83岁艺术家贝纳·维内:艺术的存在是为了质疑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电 题:83岁艺术家贝纳·维内:艺术的存在是为了质疑
中新社记者 应妮
一头银发,高大、精神矍铄。这是83岁的法国艺术家贝纳·维内给人的第一印象。
作为法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观念艺术家之一,贝纳·维内首次在中国举办大型回顾展。 作为2024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文化旅游年和第18届“中法文化之春”的重要文化项目,这个在中国首次举办的展览,也是其在全球范围内最大规模的个人回顾展。
在凤凰中心超过一万平方米的展览空间中,观众可以看到艺术家以表演、绘画、雕塑、摄影、声音、电影等多种媒介创作的近180件作品。
面对一个煤堆,或者布满黑色沥青的硬纸板,或者恣意的线条,观众也许有点看不懂?或许,看不懂就对了。这次展览的名字是“超越观念与物质”,因为在贝纳·维内看来,制作一些已经被艺术界接受或理解的东西是无聊的。
贝纳·维内出生在法国南部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位教师兼化学家。14岁时他听了一场关于印象派艺术家的讲座,由此认定艺术不只是在屋里画一幅画、做一个雕塑,而是要在艺术之上做一些超越性的东西。“我不喜欢创作那些看起来像别人画作的作品。”
20岁时,他从垃圾堆中捡来褶皱、凹凸不平的废弃纸板,抄起一桶工业油漆直接向纸板泼去,不用笔,而是依靠重力牵引油漆向下流动,他开创性地使用工业油漆在废弃纸板上实现“重力绘画”,这一创作一举击破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在当时世界艺坛的统治力。
这样的创作缘于他曾在军中服役,并被派往阿尔及利亚战场。一次偶然机会,他在一个废弃采石场改造的垃圾场中看到一条高9米、宽3米的沥青从卡车中流出,如同黏稠的黑色瀑布向下倾泻。这一场景激发了贝纳·维内对黑色、废弃、死亡等话题的关注。展览现场就有该系列的代表作品《废物》(1961),这种利用重力和偶然性进行绘画的方法,对绘画实践本身和所有传统观念提出了质疑。
随后他创作了《黑镜》,表达出意识和身体之间的紧密关系。接着又创作了《管》,废弃的硬纸管在艺术世界中被注入了新生命。即便是在六十多年后的今天,观众仍然可以透过展厅里的作品感受到那些日常材料流露出的生命韧性。
1963年,他创作了第一件没有特定形状的雕塑作品《煤堆》。此后他继续在雕塑、“数学绘画”、行为表演、新媒体艺术中引入“时间”“过程”概念,推动了未来艺术中的“非物质化”倾向。近年来,他以“不确定的线”等为概念创作的一系列大型雕塑受到全球公共艺术界追捧,被誉为世界观念艺术的先驱。
“艺术家要思考艺术的本质。”他强调,“艺术的存在是为了质疑,是为了成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知识领域。这是艺术保持活力的唯一方式。它必须不断发展,就像科学一样”。
对于自己的这次展览,他一再表示荣幸。“语言很难交流,但艺术是一种非常国际化的语言,它是最简单的交流方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在中法两国的交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作为展览的中方策展人,凤凰艺术总编辑肖戈表示,贝纳·维内是一位不断挑战边界的艺术家,尽管他的作品在绘画、雕塑、行为等多种艺术形式之间游走,但始终不变的是这位艺术家对材料和观念的深入探索。维内的作品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为共同的历史和未来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
在刚刚结束的法国巴黎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一座耸立于巴黎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的巨型雕塑吸引着很多观众的目光,这正是贝纳·维内受委任为纪念2024年巴黎奥运会创作的雕塑《聚合:54.5°弧×14》。不久之后,同款雕塑也将永久落户北京,作为他对中法建交60周年的致敬,“弧线在空中交织,形成一种开放而无限的连接,象征着不同文化与思想的交流共鸣。”(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春走基层)在内蒙古小城镇赶热闹大集 品浓浓年味
- 粤东城际铁路全线首跨河道连续梁顺利合龙
- 学界、业界在沪共同推进新型电池行业产学研融通与创新出海
- 西电实现防伪技术新突破 飞秒激光塑造证卡专属“指纹”
-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 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产量均实现高比例增长
- 让古老杂技文化既火又“活”
- 商务部回应中止对台部分产品关税减让
- 我国在建最北端高铁站伊春西站完成封顶
- (新春走基层)秦岭腹地的大熊猫饲养员:用爱守护“黑白精灵”
- 浙江省公安厅举行向公安英烈敬献花篮仪式
- (乡村行·看振兴)山东威海:“生态观光”铺就乡村致富新路
- 中国科学家首获国际知名癌症基金支持 探索“AI打击癌细胞”
- 微短剧岂能“危险”狂飙?平台集体出手正当其时
- (申城风景线)国乐雅音连续奏响 咏叹文明的厚重与灿烂
- 广东防风应急响应升至Ⅲ级
- 第29届“兰洽会”闭幕 甘肃新能源等重点行业投资持续升温
- 14家杭州科创企业计划入驻香港
- 电影《父亲在远方》在乌鲁木齐首映
- 第九届全球吉商大会合同引资逾314亿元
- 热门推荐
-
- 红山文化:后世礼仪体系的源头
- 青岛胶东机场海关查获濒危大凤螺外壳2个
- 教育专家评价姜萍“走红”:创新发现离不开三种品质
- 拥抱大湾区
- 绿色生态发展底色如何落地“生”金?且看林下经济的“江西实践”
- 佳节大餐多 茶点来减压
- 《浙江省一流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发布 以5年为期促学科提升
- “未来讲堂——分享音乐艺术之美”活动在北京举办
- 姐姐为亡弟追凶20多年 曾与嫌疑人网聊3年套取信息取证
- 证监会发布深化科创板改革八条措施
- 烟台市牵头发起《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
-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保持增长
- 网约公交车,你坐过吗?
- 叙利亚军方称南部防空阵地遭以色列导弹袭击
- 尼日利亚拉沙热疫情已致190人死亡
- 第八届圣保罗中国电影展举行深度对话系列活动
- 雄安这座中心,为何被称为“有气息的大楼”?
- 迎中秋国庆 重庆轨道交通客流量创历史新高
- 赛程增至47公里 智能网联汽车驾驶大赛在广州开赛
- (身边的变化)闽北以“文化康养研学”为主题 打造林业文化特色精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