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社区建设 民众共享“唐诗里的长安”
中新网西安10月22日电 (杨英琦)随着仿唐仕女们翩翩起舞、西安兴庆宫公园内奏起乐声,22日下午,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政府主办的西安市首届社区文化艺术季“唐诗里的长安”展演活动正式启幕。
活动现场,《千古绝唱斗诗会》《古琴弦歌唐诗里》《秦腔秦韵诵唐诗》等10余个节目精彩亮相。这些节目在呈现唐诗之美的同时,将诗情融入了茶艺的细腻韵味、书画的笔墨流转、游戏的趣味互动、音乐的悠扬旋律以及当代生活的诸多方面,让市民和游客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深刻感受到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与情感联结。
节目《茶语清香迎宾客》将诗朗诵与茶艺表演相结合。庭院中,诗人以茶迎故人,与宾客品茶对诗,在田园意境中,演绎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节目《书画意境颂秦岭》则有“诗人”以诗歌赞颂秦岭之美,“画家”以书画描绘祖国河山,“朗诵+书画+武术”的表演形式吸睛众人。
“我们不仅仅是对古代诗歌艺术的致敬,更是致力于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当代生活的融合创新,让诗词‘活’起来,以传统文化撬动基层文化供给,不断丰富活跃广大民众的文化生活。”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一工作人员说。
为广泛提升民众的参与度,本次活动设计了互动环节,并在前期利用社交媒体、社区公告栏等多种渠道进行了宣传,吸引诗歌爱好者参与其中。舞台上,来自社区的诗词达人,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场面紧张而热烈,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据悉,西安市首届社区文化艺术季正式启动以来,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利用西安市丰厚的文化资源,创新文化现代表达,推出“歌声满长安”群众歌咏活动、秦腔戏迷擂台赛、“唐诗里的长安”三大系列、10项重点活动,以文化赋能社区建设,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民众:美国为了自身利益毁掉“北溪”
- 中越边境河口口岸今年以来进出口货物突破400万吨
- 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孙从彬举办离任招待会
- 韩国警方对总统府展开搜查
- 上海扩龄延续性治疗“新政”满月 多位“大龄患儿”受益
- (文化中国行)丹青出毓秀 翰墨见文心
- 四川雅安全力做好新一轮强降雨防范应对 已转移避险群众19247人
- 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通知稳定肉牛奶牛生产
- 今年上半年内蒙古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903.2亿元
- 新东方《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发布
- 中国医美行业发起自律倡议 致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 内蒙古首份输越南自助打印原产地证书“诞生”
- 又撕起来了!“封口费”风波后,德桑蒂斯又呛特朗普
- 梨泰院踩踏事故两周年之际 韩国国会举行悼念仪式
- 2024浙江金秋购物节启幕 多轮驱动加速释放消费潜力
- 活力足人气旺 透过税收大数据看中秋国庆假期消费热潮
- 包汤圆、猜灯谜 外籍人士在海南喜迎元宵节
- “万千气象看四川”大型主题采访聚焦四川新质生产力
- 美国飞虎队后人穆言灵重回鼓岭 溯百年中美交往史
- RCEP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
- 热门推荐
-
- 俄两架战略轰炸机完成白令海巡航任务
- 安徽前三季度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19家
- 一季度广东制造业贷款保持高增长态势
- 国际识局:“为什么要用美元结算?”卢拉在中国,说了这些话!
- 拜登再战特朗普 选举年美国频打“中国牌”
- 韩国六个在野党发起尹锡悦弹劾动议案
- 河南(郑州)-东盟(越南)农产品出口专列首发
- 武汉都市圈与英国大曼彻斯特地区共觅合作商机
- 特朗普现身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右耳包扎绷带
- 福建社会治安呈现“三个下降”良好态势
- 大胖媳妇儿杰米:余生都想留在北京
- 2025年元旦假期火车票已开售!这些地方是热门区域
- 上海持续探索更可持续模式 专家指推进城市更新应留住城市记忆
- “四箭齐发”!证监会为加强资本市场监管“下狠招”
- 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 多家沪市公司宣布半年度分红
- 【科教文卫】百余件商周青铜器在山西太原展出
- 院士并非万能权威应成共识
- 浙江发布全国首个微创技术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
- 《甲骨金文小篆书法速查手册》在穗首发
- 湖北来凤:土家存玉“锦” 指间“织”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