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银发族“求知若渴” 老年大学如何满足?
公办老年大学“一座难求” 民办教育机构“夹缝求生”
新银发族“求知若渴” 老年大学如何满足?
9月开学季,除了各大、中、小学迎来了朝气蓬勃的新生,各地的老年大学也纷纷开课开讲。银发族学员们,忙起来了。
但“一座难求”的老问题,依旧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求学若渴”的老年人们。
62岁的吕颂芝在报名武侯区老年大学的走秀课时,就没能报名成功。初次报名的她总结了“失败”原因:手机没开5G、忘记定闹钟、缺乏实操经验……“因为‘抢课’是门手艺活儿,总有人比你更快更灵活。”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及老年人观念意识的改变,愿意走进校园接受教育的老人越来越多。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然而教育资源的供给力度很难匹配老年人需求的增长速度。在此形势下,立足老年教育的社会办学力量开始崭露头角。
在成都,民办老年教育机构是从2020年后开始出现的,目前已有桑榆教育、心智青、忘年依燃、美好盛年等十余个品牌。
但与公办老年大学“一座难求”不同,民办老年教育机构的经营往往并不乐观。
数据显示,2021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7亿人,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
“假设有三分之一的老人愿意来上学,那就是非常庞大的群体了。”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老年大学校长程伟说,当前,公办老年大学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社会办学力量理应成为公办老年教育的有力补充。
一边是抢课“一座难求”,另一边却是经营“不容乐观”,缓解老年教育资源紧张,社会办学力量能否迎头顶上?对此,记者展开了调研。
1
“新银发族”兴起:
公办老年大学人数屡创新高
今秋招生,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老年大学的学员人数创了新高。“我们今年的课程、班级较以往新增了约三分之一,目前有100多个班,学员人数达3100多人,比去年新增了一千多人。”校长程伟告诉记者,学校的大多课程都属爆满状态,尤其舞蹈、走秀等艺术课,报名一经启动,“很快就满员了”。
成都市老年大学今秋新开设了青羊校区,其本部加上青羊校区共计约500个班级,总学员已达到15000人次。同样,许多课程从开始报名到报名满员,只需三五分钟。事实上,我国老年教育相关的公服建设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例如,四川省老年大学的建校时间是1985年,成都市老年大学是1986年创办。但“一座难求”却是近些年才有的现象。究其原因,与老龄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观念转变等因素相关。
今年9月,成都市发布《2022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其中显示,截至2022年底,成都市户籍人口1571.57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24.24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0.63%。
而从接受教育的老年学员的年龄结构上来看,“在成都市老年大学,40岁到59岁年龄段的学员占比36.42%,60岁到69岁年龄段的学员占比47.97%,70岁到79岁年龄段的学员占比14.97%”,成都市老年大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成都从事养老教育行业多年的上官子芮告诉记者,比起人们传统认知里的老年群体,“新银发族”普遍更有自我意识,乐于社交,并愿意进行一定的“悦己消费”。
“新银发族”普遍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与时代并没有明显的距离感。成都市老年大学相关负责人举了个例子,前些年也曾“一座难求”的智能手机课程,在今年其实并未报满,“因为老人们玩智能设备已经越来越熟练”。与此同时,成都市老年大学近年来新增了许多“潮课”,比如无人机、收纳,甚至街舞等,都是满员状态。
在上官子芮看来,随着“新银发族”走进校园,未来,老年教育的受众群还会进一步扩大,这就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教育资源。
就成都目前老年教育的办学情况而言,省级层面有四川省老年大学,市级层面有成都市老年大学,区县一级则有各区县的老年大学,例如锦江区老年大学、武侯区老年大学等。此外,各区县内,街道一级也在发展街道老年大学。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老年大学就属于街道老年大学。程伟告诉记者,学校自2019年秋季开办,四年里人数连年增多,不乏跨区来上课的老人,“因为目前并不是全市每一个街道都开设了老年大学”,程伟表示,老年人受教育需求大,但教育资源并不均衡。
2
民办老年学校的忧虑:
面对公办学校与商业培训的压力
面对公办老年大学的“一课难求”,以社会力量办学作为公办老年教育资源的补充,已在各地逐渐成为共识。2021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出炉,其中就提出,“面向社会开放老年教育”。
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奂平清看来,公办老年大学持续火爆,然而市场上优质的民办老年教育机构却为数不多,社会力量在老年教育方面的参与严重不足。
但现实情况是,在公办老年大学强有力的办学条件以及低廉的收费价格面前,在目前,民办老年学校尚不具备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前不久,民办老年学校忘年依燃关停了其在武侯区栖霞路上的校区,并将目光瞄准社区,在金牛区曹家巷地瓜社区开设了新的分校。
“成本高”,是摆在眼前最大的问题。该校负责人告诉记者,栖霞路上的校区租用的是临街门面,并为了匹配教学进行了一系列装修,但收费却参照的是公办老年大学二三百元一门课的收费水准。这样的收费要维系高昂的物业租金,有些“得不偿失”。
“当前成都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走高端路线的老年教育机构,收费定价一门课800甚至上千元”,长期从事老年教育、康养等领域投资事业的汪女士告诉记者,这些机构通常租用商业写字楼、临街铺面等,房租成本较高,所以定价也较高,但办学质量其实很难与公办学校相比。
“这类机构的受众通常是经济条件较好、家距离机构较近的60岁以下中老年,群体不大,所以这类民办学校并不具备高人气,目前也很难谈盈利。”在汪女士看来,不论低收费高人气,还是高收费低人气,民办老年教育都存在“夹缝生存”的问题。
“大多老人一定是首选‘物美价廉’的公立老年大学的”,汪女士说,而另一类小众群体,对某一类兴趣爱好有极大热情,那么他们会选择专业的商业培训机构,比如舞蹈工作室、瑜伽工作室等,这类老人并不会在意专业机构动辄三五千元的高昂费用。
所以,在公立老年大学与专业机构之间,民办老年学校就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夹缝生存”状态。
“公办老年大学拥有政府财政支持,长期以来,老年人享受普惠的老年教育,教育的‘普惠’性已经在老人心中扎根。”程伟认为,民办老年教育不仅面临成本高、办学资源和力量有限等问题,还面临着老年人在接受度、认可度上的抵触。但“让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成为老年教育资源的补充”,也已是大势所趋。
在程伟看来,一方面,政府可以给予适当扶持,利用税收补贴、政策鼓励等方式降低企业办学成本;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发挥市场化的优势,在课程上、教学上多进行突破和创新,契合老年人的真正需求,开创老年办学新模式。此外,程伟认为,利用社区闲置空间场地,与社区充分合作,资源互补,也将成为重要突破口。
3
向社区延伸:
能否为民办老年教育打开突破口?
不论公办、民办,对于老年人而言,最好的教育永远是在家门口的,触手可及、步行可达,多彩且便利。若老年教育能充分延伸到各个社区,对老年教育需求将是大大的缓解。
成都市老年大学就在探索在社区设立教学支持点,派出师资力量进驻社区,满足老年人在家门口上学的愿望。“目前已经设立十余个社区教学支持点,计划年内达到20个。”成都市老年大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教学支持点覆盖了龙舟社区、马鞍路社区等,在每个社区教学支持点,课程几乎都是报满的。而这也在意料之中。
“便利,对老人而言十分重要。”该负责人认为,未来,各个社区内都将完善与养老有关的一系列功能,其中也一定包含教育。但在当前,社区大多不具备独立办学条件,需要依赖与办学机构的合作。“所以,要让老年教育延伸到社区,就要探索与社区的合作模式。”在该负责人看来,这也是民办老年教育机构的重要机遇。
其实,忘年依燃关停了其在武侯区栖霞路上的校区,在金牛区曹家巷地瓜社区开设新的分校,也是这样一种思路。“社区提供给我们的场地成本较临街门面或写字楼低得多”,该校负责人告诉记者,但弊端是,比起能够依照教学需求来装修的临街门面,社区的场地用于教学当中并不算十分理想,有时候还要与社区文化活动错开时间。“我们曾跑过许多社区看场地,有些社区同意提供活动室,但前提是一旦有临时活动或外来参观,我们必须临时通知学员取消课程。”
但寻求与社区合作,却已成为忘年依燃接下来的方向。“我们还是计划继续探索合作路径,争取尽快开设更多社区分校。”
另一家涉足老年教育的民办机构桑榆教育也将视线对准了社区。桑榆教育的相关负责人郑先生告诉记者,目前该机构与社区的合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作为第三方来运营社区场地,然后购买成都市老年大学的师资服务,为社区老人提供教学。二是直接用自己的师资在社区开课。
走社区路线,也就意味着要将“普惠”坚持到底。忘年依燃的课程价格在300元上下,桑榆教育的课程则参照成都市老年大学的价格,仅100~200元。
“目前还谈不上盈利,探路阶段,利润的事情可以往后放一放。”郑先生说,既然老人有受教育的需求,街道、社区又纷纷建设起养老综合体,那么老年教育势必会向社区延伸,社会办学力量也一定会有用武之地。
成都市老年大学对外合作与远程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认为,民办机构在与社区合作模式的探索上,可以通过以免费课抵消部分租金、承接部分社区活动等方式降低成本。也可以与场地运营方合作,通过老年教育的人气促进楼宇的活力,从而实现租金的减免。“未来,社区养老综合体内一定会需要老年教育”,这不仅是民办学校的突破口,更是教育资源能够广泛惠及老人的新路径。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记者 王垚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说走就走”的中国行持续火爆 文化游成新风尚“圈粉”海外游客
- 河南将迎雾霾寒潮天气过程 气象部门提醒需关注人体健康
- 表情包迎来40岁生日:何以成为“沟通之盐”?
- “北国陶都”窑火不熄:“Z世代”接过祖辈技艺
- 北京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
- 福建首个“出入境+边检”台胞台企服务站在南安成立
- 《狂飙》《三体》……谁是2023年上半年的“剧王”?
- 【数字乡村聚力行动】辽宁凌源:数字农业绘就乡村新图景
- 吉林辽源一小区门市房疑燃气爆炸:住院13人,其中重伤2人
- 中国掘爆机将为世界长大隧道建设提供新方案
- 广西锚定“再造一个工业梧州”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乡村行·看振兴)湖南零陵打造智能蛋鸡养殖场富民增收
- 南非消费者信心指数攀升至近五年新高
- 外媒:全球港口面临重塑 中国海运居领先地位
- 英国王查尔斯三世患癌后首次出席公开的王室活动
- 读懂中国——欧洲青年体验中国式现代化丨前进!新能源汽车
- 紧急驰援!东航护送搜救人员携搜救犬飞赴兰州
- 外媒:涉嫌侵犯隐私 ChatGPT在意大利下线
- 从沈阳故宫书法展看“篆隶中兴”
- 青海省“高原医学博士服务团之家”揭牌成立
- 热门推荐
-
- 外专谈乌镇峰会|巴基斯坦信息安全协会会长:中国倡议推动全球合作 将极大地造福全人类
- 长期侧躺玩手机会诱发斜视?专家给出三点护眼建议
- 国际最新研究:南极洲东部冰盖下发现远古河流侵蚀地貌
- 马来西亚成为金砖伙伴国 专家:将助力提升该国在全球合作中影响力
- 国际观察:中国和尼加拉瓜共同谱写战略合作新篇章
- G20合照发布后,网友发问:“拜登去哪了”?
- 年轻观众为何偏爱纪录片
- 调查显示人工智能在泰国企业应用正在增加
- 深山中什么样?擅自进山有多危险?有关哀牢山的疑问这篇都回答了
- 从麻辣转清凉,《水煮三国》作者推自然文学新作《你好,优诗美地》
- 近二十岁的《博物》,用短视频点燃孩子们的热爱
- 财政部:1-5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总收入增长3.1%
- 黑龙江嫩江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致4人死亡 1人受伤
- “清粼粼的汾河水”网络主题活动在山西太原启动
- 6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5% 企业生产保持扩张
- 湖南成交首例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试点项目
- “2024年广州文化企业30强”榜单出炉
- 三季度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 呈现加快回升态势
- 山西运城赴深推介文旅资源 现场签约17.5亿元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西安站赈灾义演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