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聚力行动】辽宁凌源:数字农业绘就乡村新图景
中新网凌源10月30日电(张子怡)深秋时节,辽宁凌源的道路两旁早已一片金黄。但在辽宁省凌源市渤丰现代农业产业园,智慧大棚里却仍是一片绿意盎然的生机景象。
近日,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数字乡村聚力行动帮扶活动第九站来到辽宁省凌源市歪脖杖子村。由学界和业界专家组成的帮扶团队走进渤丰现代农业示范园,感受数字技术赋能农民种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为当地未来的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提供思路。
科技提高肥料利用率
如何知道作物生长所需的土壤含量情况,实现“因土施肥”?走进渤丰现代农业示范园测土配肥实验室,眼前是满满的实验器皿和土壤样品。据了解,测土配方施肥可以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要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有针对性地为作物补充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记者在现场看到,检验员将土壤样品放入高智能土壤肥料养分检测仪后,约五分钟便可收获一份土壤养分报告。
根据土壤分析报告,园区可以在智能配肥生产车间为农户实现精准配肥。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称,该智能配肥生产车间每条流水线只需两人即可操作,为用户实现私人定制,真正做到作物“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极大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作物产量。
据悉,渤丰现代农业示范园土壤检测中心成立于2017年,可为农户免费进行土壤检测。2022年,入选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数字乡村聚力行动示范村建设公益项目获得200万元资助后,园区增加了新型土壤养分检测仪,完善了测土配方检测系统。记者向检验员了解到,和之前的检测仪相比,新型检测仪提升了30%的检测效率。目前,实验室已陆续完成土样检测2300余份。
数字助力智慧大棚
“我们现在是在园区的数字大棚。大家看,我现在只需要通过手机便能为大棚降温、补光,也可以为作物浇水。”谈话间,歪脖杖子村副书记任俊生便通过手机为大家展示了如何用手机实现对大棚的各种操作。只见他在手机上轻轻一点,一排水管便自动向前,很快,作物便“喝饱”了水。
眼前的场景,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近年来,渤丰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进行数字化建设,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开展生产经营管理,为大棚安装升温、降温、遮阳、补光等系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标准化的条件,实现了设施蔬菜全过程的精准作业与管理。
除了远程操作实现各种功能外,数字大棚拥有的智能水肥一体灌溉系统也吸引了现场专家们的注意。据了解,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主要包括智能灌溉和智能施肥两项内容。当土壤中的水分小于设定的标准值时,系统会自动打开灌溉系统,实现自动灌溉。同样,当系统检测到土壤中的养分低于标准值时,系统就会打开自动施肥系统,真正实现了种植智能化、管理科学化。
近年来,在公司的带动下,歪脖杖子村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了种植智能化,在自家的大棚用起了农业遥感、物联网等技术。村民张艳华说:“这几年,我家大棚逐渐用了很多智能化的设备,以前我和我丈夫两个人都忙不过来,但现在靠我一个人就可以了。只要打开手机,我就可以看到作物的生长情况。现在种菜真是越来越轻松了。”
产业兴,则乡村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凌源市农业特色鲜明,设施农业占地面积达到25万亩。目前,凌源全市已有60%以上的设施农业产业实现了生产过程数字化,数字化已经成为凌源市农业增收和农民致富的新引擎。
电商赋能农业发展
“咱们现在推出的这个黄瓜苗,它价格特别好,种过的都说好!”还没走进直播间,记者便听到主播的介绍。任俊生表示,渤丰现代农业产业园设立了电商孵化基地,共有9个直播间,主要通过网络电商平台销售种苗、西红柿、黄瓜等产品。如今,园区一共培养了12位直播员,其年人均销售额达到了15万元,为本村及周边农民销售农产品起到了带头作用。
此外,自从村里实施智慧农业示范村建设后,凌源市积极组织电商培训,为农户免费讲解电商直播的相关知识。乔华是村里的种植大户,往年都得去批发市场卖菜。通过培训,她逐渐掌握了电商销售技巧。她说:“我现在用手机就能随时了解蔬菜的行情,没事的时候就在网上直播卖农产品,还积累了一些粉丝。”
搭乘直播“快车”,扩大销售渠道。近年来,凌源市迎着电商的风口,大力发展电商经济,积极建设农村电商直播基地,现已实现农村电商243个村全覆盖,农贸市场全年线上交易额突破2亿元。
从做“体力活”到干“技术活”,从收成“看天”到增收“靠技”,数字技术在乡村的逐步应用,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旧的工作模式。在凌源,我们看到了一个数字赋能乡村建设的生动案例。(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加坡兴安天后宫信众到厦门朝圣联谊
- 中国市场监管部门曝光五起侵犯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 听!中西音乐融合 奏出节气的声音
- 武广高铁提速 长沙至广州最快2小时内可达
- 广西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机构
- 澜湄六国官员专家共商热带病卫生合作新方向
- 中国正能量|微光成炬,闪闪发光
- 已是全国“果盘子”“菜篮子”,海南热带农业还有何潜力?
- 第11届赣台基层农会交流恳谈会开幕 现场签约金额3.54亿美元
- 2024年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开幕 中外优质农产品悉数展出
- LNG船舶首次靠泊停驻广州港区
- 中消协舆情报告点名直播电商“低俗”“虚假比价”等问题
- 加沙努赛赖特难民营学校遭袭 已致17人死亡
- 再创新低!民调:韩国总统尹锡悦施政好评率仅为17%
- 美国加州发生枪击事件 4人死亡
- 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办理网络暴力案件8600余起
- 企业恶意调高检测数据、制造甲醛焦虑,中消协发布提示
- 国家能源局:稳妥有序推动海上风电向深水远岸发展
- 全国首条长距离新能源运输试点项目落地山西临汾
- 新疆兵团公路总里程近3.9万公里
- 热门推荐
-
- 贵州晴隆发生山火 暂无人员伤亡
- 进入公共场所时,个人防护要做好!
- 冷空气“携风带雨”到新疆 部分区域降温10℃以上
- 3℃!广西南宁民警跳入冰冷刺骨江水救人
- 甘肃天水市3月以来累计接待游客772.5万人次
- 英国首相苏纳克希望与拜登建立“密切而坦诚的关系”
- 以军空袭加沙难民营致32死 美高官晤以总理
- 福建经济观察:税惠助厦门港扬帆起航
- 打造健康领域国货之光,三生(中国)赋能个体创业传递品牌价值
- 欧洲兴起“数字游民”群体?他们在上一种很新的“班儿”!
- 中国驻菲使馆发言人就菲方船只非法侵闯黄岩岛答记者问
- 宁夏八宝茶:有一种滋味叫“甜蜜”
- 全国职教学子甘肃高校“切磋”:以“技”会友 以赛促学
- 意大利歌剧导演飞抵上海 《波西米亚人》重启线下国际合作
- 中新健康 | 西安打造“中医药强市” 为健康城市建设增添中医药元素
- 河南文旅市场热度延续 清明三天接待国内游客超1906万人次
- 2022第八届艺术长沙双年展开幕
- 巩固和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 2024天府碳中和技术创新十大典型案例在蓉发布
- 金庸译文新书首发:读懂大师的“另一支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