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进博会)多家跨国药企进博会期间宣布“上新”计划
中新社上海11月7日电(高志苗)本届进博会上,聚集了多家连续六年参加进博会的跨国药企“全勤生”,它们也在进博会期间宣布了“上新”计划。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苏博科(Pascal Soriot)介绍,在本届进博会上,阿斯利康宣布在无锡计划投资约4亿美元建设小分子药物新工厂。全球研发中国中心也在上海启动。
2023年是阿斯利康扎根中国市场30周年,此次进博会上,阿斯利康展示了30年来引入中国的近40种创新药。六载进博,为阿斯利康在华发展装上了“加速器”。2019年起,阿斯利康在中国陆续建立了五大区域总部,分别落户北京、广州、杭州、成都、青岛,推动医疗全产业链融合,同时投资建设了无锡、泰州两个生产基地,致力于打造全球示范智慧工厂、零碳工厂。
“这是我今年第3次来到中国,可能在今年底之前还会再来一次。”赛诺菲首席执行官韩保罗(Paul Hudson)说,频繁往来背后,表达了赛诺菲对长期投入中国市场的信心以及与中国伙伴持续携手的期待。
在中国坚持“长期主义”的还有瑞典企业医科达。医科达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盛皓然(Gustaf Salford)介绍,企业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2年。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行后,医科达将区域总部迁至上海。此后,医科达持续加快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新增多条生产线,实现了工厂产能的跨越式增长。
“今年3月我来到中国,继续扩大公司在中国的业务,给中国三、四线市场提供更加先进的全球医疗的肿瘤治疗方案。我们的创新,在服务中国的同时也服务全世界。未来会继续加速创新,持续在中国投资发展。”盛皓然说。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累计批准了创新药品130个、创新医疗器械217个,仅2023年上半年就有24个创新药、28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韩保罗强调,相信中国在监管现代化方面的不断推进,可以加速公司突破性创新药的研发。“尤其近几年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这对于我们长期生物医药创新至关重要。”(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拉萨情》总导演格桑次仁:把原汁原味的西藏艺术带给北京观众
- 第六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苏州举行
- 郎朗新专辑《郎朗的迪士尼》在纽约发布
- A股沪指涨逾2%重返3400点
- 厄尔尼诺已在路上,对今冬气温有哪些影响?
- 徐工超大型塔机XGT55000-800S再次刷新纪录
- 内蒙古发出首份涉黄河干流生态环境保护诉前禁止令
- 托育人才紧缺 供需矛盾如何破解
- 中美俄三国学者线下对话 共议全球发展与未来
- 四川纳溪:教师“夫妻档” 扎根乡村三十载
- “橄榄之乡”甘肃武都City Walk:吃喝游购“玩转”油橄榄
- 对谈江志强、白宇:《焚城》不为讲灾难,也不造英雄
- 注意防护!今天傍晚华北沙尘或再增强 明天起逐渐减弱消散
- 透镜检测专家周延周:数十年深耕透镜检测 助中国科技自强
- 众志成城筑牢堤坝——河南南阳防汛救灾纪实
- 马来西亚企业考察吉林促农业合作
- 强扭之瓜——岸田访韩“底气”不足
- 拉日高等级公路将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高原路畅 百业兴旺
- 湖南自贸试验区面向全球有奖征集提升战略“金点子”
- 江苏兴化香葱进入收获期 垛田上一派忙碌景象
- 热门推荐
-
- 读书不是为了远离贫困的家乡,而是让家乡远离贫困
- 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保护区8月记录候鸟77148羽次
- 三十余位毛里求斯武术爱好者到泉州少林寺归山朝拜
- 养老服务专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 年轻人花式服务老年人
- 重庆油菜喜获丰收 总产量实现连续16年增长
- 广西升级发布洪水黄色预警 明江左江将全线超警
- 全力以赴 大胜归来
- (走进中国乡村)“中国沉香之乡”广东电白:香道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 商务部公告2024年第23号 关于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的公告
- 广州黄埔新发现清代外国船员墓群
- 职工医保费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国家医保局辟谣
- 青海省35天内实现4例造血干细胞采集
- 通用汽车将裁员超千人 美媒:担心行业衰退 美国车企正试图降本
- 西湖“元宵”限定船票将亮相 再现“龙飞凤舞到钱塘”
- 《问苍茫》热播:“人”“史”“诗”皆在
- 中国一乡一品数字经济创新基地在渝启动
- 乌克兰两架军机执行作战任务期间坠毁 致6名士兵丧生
- 河南开始形成“米字引领、双翼驱动”高铁新格局
- 巴勒斯坦红新月会:援助卡车接收总数已达84辆
- 太原文博机构清明接待游客近27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