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时期精品文物展亮相安徽 复现明中都遗韵
中新社合肥9月29日电 (记者 张强)“天下中都——明洪武时期精品文物展”29日在安徽博物院蜀山馆(新馆)开展。
本次展览由安徽博物院联合中国12家文物收藏单位,精选明洪武时期文物300余件(套),通过“日月重开”“择中建都”“中都遗韵”三个部分,展示了明朝建立之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
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选择他的家乡临濠(今安徽凤阳县)为中都。营建中都的工程持续了六年后罢建。
明中都城沙盘。中新社记者 张强 摄
在展厅入口处,布展人员利用明中都遗址考古的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用沙盘复现了六百多年前明中都城的璀璨辉煌。
据安徽博物院副院长卞坚介绍,明中都宫城规模84万平方米,比北京故宫还大12万平方米。作为明代以京师之制建造的第一座都城,明中都虽没有发挥其都城的真正作用,但在中国都城建造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成为此后改建南京宫城和营建北京都城的“蓝本”。
记者看到,展览中布置了大量的砖瓦件文物,上面均刻有文字。安徽博物院社会教育部工作人员朱邦祺指着一块城砖介绍,“这是中国古代物勒工名制度的具体体现,要求每一件产品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并对不合格产品有严格的追查和处理机制。物勒工名制度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东山:“娇气”蓝子鱼成“致富密码”
- 中柬医疗专家相聚金边:重温抗疫情谊,续写合作新篇
- 突破700万吨 哈铁“北粮南运”运输量、装车量、外运量创新高
- (成都大运纪事)《舞彩家园》主题晚会在大运村上演
- 北京持续开展艺术普及服务 丰富数字文化馆线上资源供给
- 艺术和美育如何赋能城乡融合发展?专家强调要重视市场机制
- 时尚濮院·音乐周末解锁古镇新玩法 打造文旅体验新风尚
- 国际专家聚焦良渚:考古学中的世界文明有何异同?
- “官方指定”“保过”? 安徽禁止培训机构发布虚假误导等广告
- 2023年1-11月 我国企业在RCEP项下享惠进口货值同比增长45.2%
- 中物联:11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为101.3%
- 海南岛仍有强降雨 台风“康妮”将影响东南沿海
- 2023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种苗交易超百亿尾(粒)
- 如何深挖金曲价值?作词人易家扬频出“新招”
- 【节气里的韵味中国】立秋未觉凉,残暑日犹长
- 古镇旅游何时不再“抄作业”
- 2023年广交会设计创新奖颁奖 141件产品脱颖而出
- 广州多举措防御台风“摩羯” 前置安排4万名抢险人员
- 日本新闻节目一播音员脱稿口播:钓鱼岛是中国领土
- 三星堆博物馆临时增加春节假期线上预约人数
- 热门推荐
-
- 2024五一档电影市场洞察报告:15.27亿元票房收官
- 国内世遗 哪些更适合游玩
- 中国G219(西藏段)旅游推广活动在穗举行 拓展大湾区市场
- 山西朔州发生一起刑事案件 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
- 新疆天山南麓和硕县14万亩工业辣椒幼苗移栽工作全面铺开
- 总投资额406亿元的46个项目集中签约落户重庆长寿
- (寻味中华|名园)芙蓉园里望长安 盛唐之韵传千年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 4月11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中新健康丨专家:“手术可以治愈近视”是常见误区
-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链博会开设火锅专区是很好的尝试
- 寒潮导致线路覆冰 广西电网在桂林启动今冬首轮融冰
- 中国科技馆:中秋国庆假期将推出多项科学探索主题活动
- 外媒:因乌军“活动”,俄别尔哥罗德州疏散部分地区人员
- 两院院士陆元九逝世 享年103岁
- 全彩印《敦煌文献全集》出版工作启动
- 四川雅江:麻郎措镇森林火灾成功扑灭
- 端午假期 “2小时高铁圈”短途游受欢迎
- “山地公园省”贵州邀客避暑 寻找夏日的“诗和远方”
- 美国4月新增就业25.3万人 失业率降至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