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抔瓷土成就万千姿态 德化白瓷之美惊艳世界
白瓷之美惊艳世界(美在乡村·走进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本报记者 马苏薇摄
“以为是纸,原来是瓷!”
“以为是纱,原来是瓷!”
前不久,一条热搜引来千万网友关注。短视频中,砖头上放着一沓薄如蝉翼的白纸、人物雕塑身着轻纱般的衣裙,瓷器的造型和质感令人赞叹。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白——德化白瓷展”展出的400余件(组)陶瓷佳作中的代表。展览中,像这样兼具审美性与创新性的作品还有许多。
一抔瓷土何以成就万千姿态?走进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方知其中奥妙。
德化县城东南角,一座红砖厝式建筑静静矗立在破寨山南坡,沿山而筑的回廊下,零星瓷器残片散落其间。这处屈斗宫窑址是研究中国古代南方窑炉技术体系的重要考古资料之一。千年前,匠人们便是在这里架起柴堆,烧起窑火,一件件淡雅脱俗的瓷器由此诞生。
“德化制瓷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宋元时期,德化制瓷工艺、烧瓷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青白瓷、白瓷成为主流,并源源不断地销往海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明代,德化白瓷风靡世界,被誉为‘中国白’。”聊起德化千年陶瓷发展历程,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打开了话匣子。“远销海外的德化瓷,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收藏或出土,于沉没的海船中亦多有发现。比如,在‘哥德马尔森’号、‘华光礁1号’等古沉船中均发掘出大量德化白瓷。”
德化白瓷何以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材美工巧,成就了被全世界欣赏的‘中国白’。”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连紫华看来,材美,在于德化盛产优质高岭土,铁和钛元素含量少,氧化硅含量高,胎质细腻致密、透光性强,能够烧制出冰清剔透、温润如玉的质感。工巧,主要表现在“烧”之技艺和“造”之技艺。其中,“烧”之技艺是决定“中国白”艺术创作成败的关键,正是这一技艺的不断完善,才成就了“中国白”独树一帜之美。在“造”上,瓷艺师们也不断精进,通过捏、塑、刻、刮、接、贴等多种技法,使作品极富装饰美感。一抹“中国白”,不仅彰显东方文化艺术之美,更体现了人们对君子之德、自然之美的追求。
“薄如纸,白如雪,声如磬,温如玉。”一手托起温润的瓷器,连紫华将德化白瓷的艺术特点娓娓道来。德化白瓷以质取胜、以白夺目,题材多元、内涵丰富,其瓷塑更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精品。瓷艺师制作人物瓷塑尤其是道释人物瓷塑时,擅长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由表及里,以形写神,使人物瓷塑形神兼备。无论是传统题材,还是现代题材,人物或坐、或立、或卧,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从日常使用的瓷具,到兼具工艺之巧与艺术之美的瓷塑,德化白瓷的文化内涵随时代发展不断丰富。”连紫华说。
千年窑火不熄、碓声不绝,当代德化陶瓷艺人师古而不泥古,通过丰富艺术题材、改良制瓷材料等方式,推动德化瓷烧制技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瓷器呈现千变万化之美。
“德化传统薄胎陶瓷美观雅致,但一直存在造型时易断裂、烧制时成品率低等问题,所以我尝试通过改进材料和工艺,推动薄胎陶瓷发展。”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连德理说。为完成高韧薄胎瓷衣及其制备工艺研究,他进行了上百种不同比例的配方实验,最终使高韧薄胎瓷衣的延展性、可塑性、稳定性均获提升,并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引来众多观众赞叹的德化白瓷《神话》,正是连德理运用该研究成果制成的代表性作品。人物所着纱裙厚度仅0.2毫米,发丝根根柔顺分明,尽显当代德化白瓷的细腻唯美。在德化,像连德理这样的创新者还有很多,在他们的努力下,德化瓷有了红釉瓷、色釉瓷、结晶瓷、自生釉骨瓷等新种类。
民以食为天。传统德化瓷的饮食器皿十分丰富,既有杯、壶等茶酒器,也有碗、盘、碟、匙等餐厨具。新一代德化陶瓷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锐意创新,不断拓展产品种类、形态,将德化白瓷之雅融入现代餐饮器具设计制作,为人们的饮食带来诗意享受。走进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林晓芳的工作室,几件特殊的茶具引人注目。“这套作品叫《新识器》,看起来像传统的凤首瓶、蒜头瓶,但其实是成套的现代茶具。”林晓芳边说边将凤首瓶依次拆分开来,只见盖碗、茶仓、公道壶、三只茶杯、茶托和茶滤一个不少。“这样的设计既方便在现代生活空间中陈设、收纳,也为人们的休闲生活增添了文化韵味。”
在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中,德化陶瓷产业之路越走越宽。
如瓷生活文化创意产业园采用“众创、众筹、众包”的经营模式,上游与百余名设计师合作,下游连着数十家工厂。“当下流行的中国风创意插画等作品,很快就可以被我们转化为精巧时尚的陶瓷产品。”该产业园总经理徐海燕说。
步入顺美集团,设计部的00后小伙兰国超正坐在电脑前,手执机械笔认真创作。屏幕上,一件立体陶瓷已见雏形。“这是利用电脑设计软件制作的3D陶瓷模型。”兰国超解释道,“通过数字化模型,我们能更加快速、准确地与海外客户交换修改意见。而数字化模型的精确数据,也有利于提高生产的标准化水平,从而实现产品质量提升。”
制作精美的户外花园装饰摆件、图案丰富的陶瓷垫片……在顺美产品区,公司总经理郑鹏飞逐一检查着这些海外市场的新宠。“这个青蛙造型摆件加装了太阳能光板,一到晚上,青蛙的眼睛就成了夜灯。”郑鹏飞说,这类兼具装饰和实用功能的新产品,很受市场欢迎。通过自主设计、来样加工、合作定制等,公司保持着较高的产品更新频率,更与全球知名品牌合作,制作陶瓷类衍生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因瓷而立,因瓷而兴。除了大力发展日用瓷及陈设瓷,德化县还鼓励企业开发工业电子陶瓷、纳米陶瓷、生物陶瓷等精细陶瓷,发展机械化生产的陶瓷制品。如今,德化县有陶瓷企业4000多家,陶瓷从业人员10多万人,陶瓷产值达数百亿元。
“精美的瓷器不仅要做出来、摆出来,更要传出去。”德化县委常委黄世兴表示,会以此为目标不断擦亮白瓷品牌,让白瓷之美惊艳世界。(人民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3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南举办 专家学者聚焦开源与软件赋能
- 中国—东盟产教融合 携手培养“国际铁路工匠”
- 澳门高龄心脏病患者在广州接受二次换瓣手术重获新生
- 河南一学校火灾致13人遇难 相关负责人已被控制
- 伊拉克总理:为美国空袭事件遇难者哀悼三天
- 中国商务部:帮助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间顺滑切换
- 北京养老机构床位总数10.9万张 平均入住率约45%
- 莫斯科州州长:针对俄罗斯音乐厅恐袭现场的救援行动已结束
- 国网重庆电力建成投运22个超级充电站 护航市民绿色出行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黄沙成“金沙” “塞上江南”各族群众共创沙漠繁华
- 沪指小幅收涨0.2% 旅游股继续走强
- 云南铁路开行“银发”专列 1740名老年旅客开启“春日”之旅
- 台湾海峡中部发生3.7级地震 福建沿海多地有震感
- 香港金管局推出Ensemble项目沙盒 促进代币化应用
- 浙江义乌至宁波舟山港第三条海铁联运抵港直装班列开通
- 涨至1小时4.5元?部分城市共享单车已贵过公交地铁
- 日本冲绳旅游业引入中国新能源汽车
- 一种水凝胶可再生子宫内膜 有望治疗不孕不育症
- 为什么说杭州国家版本馆是“聪明”的馆?
- 总台重点推介的38部电视剧中文学作品改编占比近六成
- 热门推荐
-
- 《窃听风暴》导演:电影不需要任何无聊的时刻
- 辽宁大连出台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 推动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
- “上海之夏”消费火爆,上海抖音团购消费环比增长92%
- 全球最贵!首款血友病基因治疗药物获批
- 冰雪“冷资源”为旅游复苏注入“热动力”
- 苏丹多地武装冲突升级 呈扩大和激化趋势
- 通讯:乘着集大原高铁去跨年
- 用镜头发掘“春牛首”之美 全国摄影爱好者春日探访牛首山
-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 展出600余件创新产品
- 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之后杨紫琼的周边热度飙升
- 宁夏银川市第二届群众戏剧节上演特别呈现节目
- 全国铁路今天预计发送旅客1345万人次
- 驻村书记、农学博士、外国人……三个“老男孩”因农结缘
- 山西阳泉:向“绿”而行 筑牢发展底色
-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进展顺利 “全面体检”摸清全国土壤家底
- 中马50·以心相交绘画比赛得奖作品在吉隆坡开展
- 【光明论坛】准确把握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 “准妈妈”罹患巨大胸腺瘤 上海专家个性化精准诊疗守护“母亲梦”
- 重庆市工艺美术及非遗展亮相100件匠心作品
- 新疗法有望防止急性髓系白血病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