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丨于平:北京中轴线怎样探索历史名城可持续?
中新社北京9月17日电 题:北京中轴线怎样探索历史名城可持续?
——专访北京市政府参事室参事、北京市文物局原副局长于平
中新社记者 徐婧
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70余年建都史的北京,为古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焕发出新的活力。
北京如何平衡超大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北京中轴线整体保护何时进入公众视野?北京中轴线怎样向世界展示今日中国?北京市政府参事室参事、北京市文物局原副局长于平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分享北京在中轴线保护过程中完善文物保护机制的经验,讲述北京这座城市和历史文化遗产协同发展的积极探索。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对城市发展起到哪些作用?与北京其他7处世界遗产相比,北京中轴线有何不同之处?
于平:纵贯北京老城南北的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不断完善,历经逾7个世纪,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从永定门到钟鼓楼,作为一处线性遗产,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包含的遗产保护要素多、差异大,在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管理上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前所未有,这是北京中轴线遗产与其他7处世界遗产的显著差别。
北京中轴线总面积51.31平方公里的遗产区及缓冲区,覆盖北京老城面积的65.6%。这之中,古建筑、民居和商户和谐共处,北京雨燕、鸽子等生态“朋友”频频现身,一批中轴线文物修缮后开放成为博物馆或文化体验场所。中轴线主题书屋、主题邮局,胡同里的小微博物馆和口袋公园、文创市集、文化休憩空间,主题骑行游,中轴线文创大赛、美食文化节、古建音乐季……这些中轴线申遗带来的变化,让市民与游客感受到古都文化的厚重和现代生活的活力。发展中的城市使北京中轴线在700多年间始终活态传承,生生不息。
2017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了总面积约92.5平方公里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提出“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而北京中轴线就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内。
伴随申遗,中轴线的整体保护成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过程中,北京对标世界遗产保护的理念和要求,梳理中轴线的遗产价值,了解区域内的文物现状,根据存在的问题协调社会力量进行整治,包括解决文物本体安全隐患、提升老城活力、传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完成了对北京老城文物系统性保护的探索,而申遗成功证明了这条路径的可行性。
中新社记者:从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到申遗成功的12年,中轴线上的遗产构成要素发生了什么变化?
于平: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9个“焰火脚印”令人印象深刻。永定门、前门、天安门、故宫、鼓楼……29只大脚印沿中轴线迈入“鸟巢”,在践行“新北京、新奥运”的过程中,中轴线上的文物得到进一步保护。“后奥运”时代,北京持续重视文物工作。2012年,经北京市申请,国家文物局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12年间,北京中轴线上的15个遗产构成要素被系统保护起来。其中,钟鼓楼的变化是中轴线保护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钟楼外墙实施了替补修缮,鼓楼一层、钟楼一层进行了现代设施拆除和恢复历史原貌的修缮等。如今,鼓楼内“时间的故事”展览在完全原状保护建筑本体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可视展陈,讲述中国古代的计时报时运行机制,观众可以在虚拟“更鼓”和“永乐大钟”前“亲手”击鼓、撞钟;鼓楼二层每隔一段时间会仿照古代进行击鼓表演,让观众了解“暮鼓晨钟”,感受四季更替。这些沉浸式体验让人们更加真实地了解历史文化,让文物更有尊严,更易被人们接受和认知。
除了恢复古建历史原貌之外,钟鼓楼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曾闲置的空间被改造成“钟鼓饮时”文创店,山楂味的创意饮品令人眼前一亮;钟鼓楼广场恢复整治完成后,四季都有居民在此健身,专场演出活动时常“一票难求”……“变身”后的文化场所深受公众喜爱,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北京中轴线上,还有更多文化服务值得期待。今年8月底,“北京礼物”观中主题店(中轴线主题邮局)在钟鼓楼北侧的宏恩观亮相,这是首家以中轴线为主题的邮政文创综合服务体,游客能“一站式”打卡中轴线文创、感受古建风貌、聆听公共文化讲座。遗产保护和价值传播融入城市空间,在满足游览需求的同时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
中新社记者:北京中轴线遗产区和缓冲区涉及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朝阳区4个行政区,怎样在保持独特风貌的同时体现中轴线的完整和统一性?如何调动公众参与遗产保护?
于平:从制度层面看,北京中轴线保护中的一大特点是坚持“多规合一”。《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了中轴线保护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并纳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体系,从法律层面上强化了对中轴线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保护。不同区位的遗产点在遵循相关规划进行保护时不会冲突,以申遗为抓手,带动了整座城市的发展,这也是北京中轴线申遗驶向“快车道”并最终成功的重要原因。
客观地讲,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也是破解超大历史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一次探索。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不仅向世界展示了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也展现了国际社会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认可。
一直以来,世界遗产组织和机构都十分关注遗产与人的和谐。2022年10月起施行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将“传承利用和公众参与”作为专章,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安全,遗产价值发掘、阐释和传播活动等作出具体要求,同时明确北京中轴线保护区域内的居民,对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此,北京在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建立协调机制,在环境整治、疏解腾退等环节召开座谈会,协调各方利益,提高公众对中轴线保护的认可度。
不只沿线居民参与到系统性保护中,社会各界也通过多种渠道出力。中轴线沿线的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等推出相关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让更多游客市民认识、了解中轴线;北京还建立中轴线文化遗产监督员制度,鼓励海内外人士对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开放、管理情况进行监督与反馈。
中新社记者:成为世界遗产的北京中轴线,如何继续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于平:北京中轴线申遗名称的后半段是“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中轴线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一脉相承,以中为尊、天人合一……将这些内容讲给世界,需要以更加具体、多元的方式来解读。
近年来,北京的一些工作展示出一条与人更“近”的中轴线。去年启动的“北京中轴线数字打更人”项目不仅能线下打卡,还可以用小程序对北京中轴线遗产进行“拍照监测”并上传提交,相关数据经审核后,会同步至遗产监测平台,沉淀为遗产监测重要数据留存记录;借助AR技术,北京东城推出的IP“麒东东”化身文化使者,带领游客在夜幕下漫游中轴。不久后,一场北京中轴线的沉浸式体验展览将亮相王府井,利用数字技术,让游客在45分钟内由表及里览中轴全貌,领悟建筑中的中华文化。
世界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传承世界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责任。在中国首都北京,伴随着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推进,“活”了700多年的北京中轴线将继续滋养当代人。成为世界遗产的这条轴线,应有更多方式让人们感知、体验,引领人们真正敬重遗产,吸引更多人参与遗产保护。(完)
受访者简介:
于平,北京市政府参事,研究馆员。北京市文物局原副局长。1995年以来始终在文博领域一线工作。参与北京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发展工作的研究与规划编制;参与完成《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北京市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的研究与编制工作;主持策划完成《帝都文物精华展》《北京文人生活展》等赴希腊、美国、比利时的文物展览项目。
2019年3月受聘为北京市政府参事以来,主要协助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北京市政府参事室开展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专项工作。参与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保护规划的编制,以及《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专项法规的起草、论证、申报工作等。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湖北襄阳:古城守护尽在“一砖一瓦”间
- 折扣零售风生水起,消费市场再涌波澜
- 安理会:将就俄伊尔-76军机坠毁一事举行公开会
- “跨境电商为中美民间交往搭建新桥梁”
-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冯玉萍:让戏曲在传承中焕发光彩
- 五部门联合发文启动专项行动 加快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
- 沙特20亿美元投资联想 新建技术制造基地
-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发布2024音乐季
- 受土耳其哈塔伊省地震影响 黎巴嫩所有学校关闭一天
- 清洗厕所时中毒晕倒住进EICU? 医生提醒
- 江苏睢宁粪污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 串起乡村振兴生态链
- 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新监测成果 鱼类物种数量再增加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全球首台0.235秒宽体螺旋CT竟出自这→
- 国际识局:20年前美国撒下弥天大谎,老底被“自己人”揭穿!
- 中信银行做实做细“五篇大文章”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重庆2023年器官捐献突破百例 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超15万人
- 全国将举办1.2万余场非遗活动 让年味更浓厚、节日更喜庆
- 突发!日本一新干线列车高速行驶途中两节车厢分离
- 台风“苏力”致海南岛多地出现强降雨
- 全国桑蚕丝绸文化艺术及特色产品推介发布活动举行 促产业高质量发展
- 热门推荐
-
- 国际医学期刊:美国非裔及西班牙裔术后死亡几率明显高于白人患者
- 俄战略轰炸机巡航波罗的海和里海
- 《中国关键词:文明理念篇》首发亮相并将推出多语种版本
- 雅加达空气质量“非常糟糕” 印尼总统佐科倡导居家办公
- 美方证实:拜登已授权乌军使用美武器打击俄本土
- 拜登:“当然会”出席特朗普就职典礼
- 日媒:日本小林制药保健品相关死者增至4人
- 华北北部山区农田抗旱记
- 携手共进 勇毅前行——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书画作品展在京开幕
- 香港投资推广署抛出橄榄枝 冀助四川餐饮企业“走出去”
- 中国与东盟多家机构签署海水养殖等合作项目21个
- 东西问·中外对话|“中国人民始终与非洲人民站在一起”
- 第十三届中部博览会将启 近百家跨国公司已报名参展
- 基层女工成长记:做好“排头兵” 她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 多家银行基金销售违规被监管采取措施,银行代销压力加大
- 美联储降息会带来哪些冲击
- 山西太原一专科学校引进海归博士引关注 教育部门已介入核查
- 京东11.11发布六大消费热词,以旧换新、老年轻了、华流即顶流等受到关注
- 刘畊宏夫妇在北京发布新书:练就自由,吃出幸福
- 京城周三又将迎来暴晒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