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雕塑原件首次来华展出
中新社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 应妮)作为献礼中法建交60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重点项目,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巴黎圣母院修复机构等共同呈现的“浴火重生——巴黎圣母院增强现实沉浸式展览”1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巴黎圣母院的四件雕塑原件首次来华展出。
作为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巴黎圣母院是法国首都最具历史与象征意义的建筑之一。其独特的建筑特点,如拱廊承重、飞扶壁、尖顶与尖拱设计,彰显了哥特式建筑的魅力。本次展览特别展出四件来自巴黎圣母院的珍贵雕塑原件,其中包括首次跨出法国国门的著名石像怪与滴水嘴兽。
展览从2019年圣母院的意外失火开始,回溯至1163年的遥远岁月,以巴黎圣母院的重要历史时刻为线索,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其数百年的变迁与故事,深入了解大教堂修缮背后的精湛工艺。
作为展览策展人,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联络部主任朱晓云介绍,现场展出的四尊雕塑原件包括哥特式柱头、石像怪、滴水嘴兽和植物状头像,在圣母院修复过程中,这些雕塑已被替换为复制品。其中,石像怪是法国建筑师维奥莱-勒-杜克在1842年对巴黎圣母院上部进行的个性化设计,他从古代神话和中世纪传说中汲取灵感,用52尊石像怪装饰塔楼,构建了生动的寓言动物图鉴。2023年,这尊石像怪在修复时被移除并修补,以此为模型制作的复制件已安装在圣母院上。
同时,此次展览借助雕塑模型,运用增强现实技术,将实体与数字技术融合。观众不仅可以“步入”过去辉煌的巴黎圣母院,还可以参观现在的圣母院工地现场;也能了解到巴黎圣母院失火后的重修状况,包括尖顶修复、屋架和屋顶修复、砌体修复、内部和家具的清洁和修复、巨型管风琴修复等一百多项。
展览将于9月12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台湾青年湖南品茶:东方树叶的魅力从未改变
- 春风行动已发布岗位2900万个
- 从广交会看中国外贸向“新”而行
- 湖南开展儿童学生用品质量抽查 问题发现率8.59%
- 台风“潭美”停编后余波未平 海口应急响应升级
- 实习招聘会变身就业指导“练兵场”
- 中秋庆团圆 广东侨乡台山人吃螺赏月
- 【2024打卡中国】外国网红博主在珠海的“追遗逐新”之旅
- 到2025年 辽宁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营业收入达6000亿元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答记者问
- 楼市观察:6月广州成交量创年内新高
- (乡村行·看振兴)和美村庄提“颜值” 湖南芷江偏远乡村宜居宜游
- “小”与“老”为彼此开启另一扇门
- 厦金大桥厦门段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 “哈尔滨文旅补贴旅游团费政策” 为不实消息
- 北京开展50余项遗产日活动 以历史文化滋养现代生活
- 外媒:接受临终关怀一年后,美国前总统卡特继续居家
- 2023年哈萨克斯坦有餐饮场所1.5万余家
- 七十五载穿山越岭 汽笛声声催动山村巨变
- 中新健康丨上海市级医院创新再造就诊服务流程 提升民众就医便捷度和舒适度
- 热门推荐
-
- 上海:老年人可及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 健康中国 | “未病先防”为宝宝健康保驾护航
- 巴西多方人士寄语巴中友好事业更上层楼
- 缅甸小伙的针灸求学路:启梦童年 圆梦青年
- 走进东北雷锋故里 传承弘扬雷锋精神
- (新春走基层)龙年首趟中欧班列(武汉)开出
- 见证60年丨“核”力共赢:马识路
- 浙江宁波天一阁对话匈牙利罗兰大学图书馆
- 青海0至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比例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
- 携程于新加坡召开全球合作伙伴峰会 梁建章强调三大创新
- 凭借“一借一转”,牟利百万?
- 广西友谊关边检站年内验放出入境货运车辆超去年总量
- 台湾青年抗日战争历史研习营在沪举办
- 他们在西山永定河爱上北京的N个理由
- 祖国大地“丰”景正好 “烟火气”中传递经济运行积极信号
- 国际锐评丨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 网红去世,该审视“疯狂”的减肥营了
- 5户中央企业外部董事职务变动
- 专家驳“产能过剩论”:以邻为壑只会限制自身发展
- 7月25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22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