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家书“请”于是之“回”舞台
2013年1月24日清早,载有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遗体的灵车,从北京协和医院出发,在前往八宝山火化之前,先抵达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绕首都剧场一周,这是于是之最后一次“回到”他曾工作的地方。彼时刚刚进入剧院工作不久的闽宜,也站在送别的人群中,那是她人生中距离于是之最近的一次。
十年之中,送别场景时时浮现。在于是之逝世10周年之际,身为北京人艺场记的闽宜萌生了想要怀念并致敬这位伟大艺术家的想法,并全情投入创作了独角戏《于是之家书》。闽宜邀请北京人艺青年演员黄薇担任主演,特邀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担任艺术指导,并在今年7月9日,于是之九十七岁冥寿当天,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成功首演,这也是于是之离世十一年之后,第一次有人以剧作的形式,怀念这位深受从业者与观众爱戴的表演艺术家。
先理解于是之的“好”
随着时间的流逝,“于是之是谁?”这个问题可能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年轻人的心中。不仅是他们,对于未曾亲眼见过于是之、未曾现场观看过他演出的闽宜来说,在开始创作之前,也必须先解答这个疑问。剧院工作十余年,闽宜从身边的导演、演员、老同事的口中,听过无数次“是之老师,真牛!”她本以为这句话背后会有关于于是之过人之处的详细描述,但等来的却往往是“句号”,没有人向她具体阐述于是之到底好在哪里。对于于是之的真正魅力和成就,闽宜感到好奇和疑惑,却未曾得到过明确的答案。
首次担任编剧和导演的闽宜带着猎奇心态走进了于是之和李曼宜的家信中,她渴望以这种方式快速参与前辈们的生活之中,探究那代人的创作历程并期待寻出一条捷径,以解开埋藏自己心底数年的疑问,“于是之如何成为一名好的演员?这位杰出的艺术管理者如何策划制作那么多流传至今的经典作品?到底什么样的表演是好的表演?”
在闽宜看来,自于是之离开舞台后的几十年来,无论从业者还是观众,对定义这位艺术家的形容词是“伟大、崇高”,但她觉得反而是这些高大的词汇妨碍了人们真正了解于是之。“如果不把于是之放到当下的语境,不用他的生命体验参照人们的精神世界和价值体系,或许根本无从谈起对他的认识和敬意”。
为了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于是之的“好”,闽宜请执导过四川话版《茶馆》的导演李六乙,以“拉片子”的方式,将于是之演出的话剧《茶馆》,从其表演状态、舞台调度、角色处理,乃至导演焦菊隐当年对《茶馆》的艺术构思与导演手法,详尽地为她讲解了一遍,这个过程才让闽宜真正了解到于是之在《茶馆》中的“好”究竟体现在哪里。当闽宜带着李六乙导演的“答疑解惑”,投入到创作后,二人再次见面聊起此事,闽宜兴奋地说,“导演,你说的好,是于是之先生艺术层面的好,但我觉得他之所以演得好,因为他是个好人!一个演员的表演与其个人的品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拿出全部积蓄导“家书”
在闽宜心中,对于是之最好的纪念,只有让于是之回归舞台。剧本初稿创作完成之后,闽宜主动与于是之的儿子于永取得联系,并陪同濮存昕特地前往养老院,看望了刚刚百岁的于是之夫人李曼宜,当闽宜把自己写好的剧本呈送给于是之的家人时,得到了相同的答复:“我们不干涉你的创作。”闽宜回忆,于永当时还提出了唯一的小请求,“不要夸大父亲的成就,还原一个真实的于是之。”而这请求似乎也呼应了闽宜要创作独角戏《于是之家书》的初衷。
从过去坐在排练场里担任一部话剧作品的场记,到首次自编自导一部舞台作品,闽宜坦言,其中的挑战不言自明。闽宜最初考虑过外请一位导演执导本剧,但当她将自己对这部作品的构思、呈现方式讲给李六乙导演时,李六乙说,“你都想成这样了,谁还能当这戏的导演?这事能干成的只有你自己!”一句话激励了她。
既然是一部纪念于是之先生的作品,在闽宜心中,她觉得首演地点的选择与规格应该是最高的,国家大剧院便是首选。但很快,所有青年戏剧创作者要面临的问题来了,制作资金从哪里来?有业内的朋友劝过闽宜,“这个题材放在当下话剧市场是小众艺术,受众很少的。”但这些话丝毫没有动摇闽宜的决心,最后她决定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只为让于是之“回”到舞台上,让人记住他。
幸好闽宜的父亲理解和支持女儿的决定,并愿意帮助她实现这个心愿。在创排迷茫时,闽宜让父亲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她说,如果自己的全部积蓄不足以完成这部作品的制作,那么父亲可以想成是为女儿购买了一辆高档汽车,“只是它长时间放在家里,却无人驾驶过。”最终在身边的众多老师和朋友的帮助下,闽宜凭一己之力完成了这部作品的排练、制作、宣传与演出。从进入排练场的第一天起,她和艺术指导濮存昕以及演员黄薇达成共识,“对是之老师,我们不需要有额外的立场,只需要原原本本地呈现他的生活和创作。直接而立体地展示家书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使其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个体与历史的关联性,只有通过我们诚实地表达自己才能成立。因此,我们的原则是诚实和真实。”
北京人艺多位演员助力
独角戏《于是之家书》首演当天,弧形白色舞台上挂满了各种戏服,舞台上方的大屏幕,则在进场时无声放映着有关于是之的纪录片。在开场前的45分钟里,剧场里循环播放着由不同声音朗读的一封封于是之和李曼宜的书信,朗读者中,有杨立新、吴刚、岳秀清、卢芳、苗驰、雷佳、邹健、原雨等众多北京人艺演员,他们每个人都愿意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前辈的怀念和敬意。
在这些人当中,吴刚与岳秀清夫妇曾主动提出愿意出演剧中的角色“于是之”与“李曼宜”,但闽宜婉言谢绝了二人的好意,因为很早之前,闽宜就放弃了创作一部舞台版“于是之传记片”的想法。让演员黄薇一人在多个身份中无缝直切,是主创两人在导演、表演上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于是之老师一生都在追求卓越,对自己创作的成就从不满足,总觉得自己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我希望这部戏剧也不拘泥于传统的舞台模式,通过这部小作品,我们可以追随于是之老师倡导的表演美学,不断探索和创新。”
在闽宜看来,她目前能做的只是通过《于是之家书》这部作品提出一点思考,如果这个小戏能够吸引一些年轻观众去接近于是之,并从另一种全新的角度看待自己当前的生活,那么她的心愿就已经实现了,至于为观众提供一份完整的答案,闽宜坦诚地说“我目前还做不到”。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年国考:报名人数攀升 学历门槛提高
- 农业大省吉林西部盐碱地成增产“米粮川”
- “慧畜贷”+“活畜管理云平台”:海南破解畜牧企业融资难
- (走进中国乡村)“破译”生态“密码”,秦岭小山村缘何获联合国“认证”?
- 上海探索国际医疗旅游服务发展新模式 率先制定“地方标准”
- 从到岸到离岸,这种交付模式对我国液化天然气产业有哪些利好?
- 台风“贝碧嘉”经过嵊泗洋山北部海域 浙江舟山积极防御
- 县域商业体系加快建设 县域消费展现新活力
- 国家药监局:抗菌抗病毒口罩或存在安全风险
- 开门红!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660万辆
- 武汉警方“夏季行动”抓获网上在逃人员750人
-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吸引全球摄影家 聚焦人工智能与摄影融合
- 外资企业加速布局 中国中部地区释放“磁吸力”
- 海河防总、海委提升防汛及防洪应急响应至一级
- 内蒙古成立未来人工智能研究院
- 游客激增,市场迎来好日子
- 陕西首趟汉唐文化主题旅游专列开行
- 文明的坐标丨“亚洲第一街”哈尔滨中央大街
- 过去50年,这项工作挽救超1.5亿人生命
- 两岸(福州)艺术青年钢琴音乐节开幕
- 热门推荐
-
- 天津两部门印发通知 进一步加强典当行监管
- 绿色技术交易赋能高质量发展 追“新”逐“绿”正当时
- 航天员朱杨柱凯旋 父母盼儿回家好好吃顿家乡饭
- 汤加群岛发生6.6级地震 震源深度140千米
- 信俗文化搭桥 台胞组团赴闽谒祖恳亲
- 强降雨致辽宁绥中部分区域电力通信中断 救灾工作正在进行
- 【世界说】美媒:查理 芒格称美医疗保健体系是“耻辱”
- 中新健康丨上海专家为耄耋老人摆脱多年胆囊之“痛”
- 中国文学起源与中华文明基因形成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 海淘“网红神药”需谨慎
- 广东梅大高速路面塌方灾害已致36人死亡
- 上市药店刚被约谈完,又因卖彩票冲上热搜
- 新规推行即将满三个月 “旧国标”头盔仍未彻底退出市场
- 探险家刘勇:汇流成海,愿做中法交流之“海”中的一滴水花
- 外媒:埃塞俄比亚一客车坠河致至少71人遇难
- 山东成武“伯乐工坊”:传承非遗技艺 促乡村文化振兴
- 探访长安书院:灞河之侧轻展书卷,品读长安浓郁书香
- 美媒:被判有罪后神色黯然 特朗普称“真正的判决在11月”
- 美国这地流浪汉激增:盗窃、吸毒泛滥,缺少法治
- 深圳文化产业实力居全国前列 产业增加值超2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