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东安小红薯种出富民大产业
中新网永州1月6日电(唐涛华 唐宇)当下,在湖南永州市东安县各地,村民们忙着制作、晾晒红薯粉。
走进大盛镇铁塘村,村民黄国辉精心挑选优质红薯。清洗、碾磨、沉淀、搅拌……十几道工序,黄国辉提取出红薯淀粉。凭借着祖辈传承下来的手工技艺,他熟练地将红薯淀粉加水调和成糊,倒入漏勺,面糊如丝般垂落进开水锅中,粉条在锅内翻滚、成型。
“我是大盛红薯粉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人,手工制作出来的红薯粉条色泽黄亮,久煮不烂,吃起来筋道可口。”黄国辉说。
红薯种植在铁塘村已有100多年历史,该村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粉条,本地商人、村民将生产的淀粉、粉条、粉皮运至外地贩卖,“三粉”产业成当地人增收重要渠道之一。
为将这一传统产业做大做强,铁塘村邀请农业专家为村民提供红薯种植与粉条制作技术指导,帮助提升产品质量;通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和利用网络直播带货电商平台推广等形式拓宽销售渠道,订单从周边乡镇飞向各地餐桌,逢年过节更是供不应求。
目前,铁塘村拥有红薯粉加工作坊80余家,每年生产红薯粉10万斤,产值达100余万元,辐射带动周边村群众种植红薯面积1000余亩。
在水岭乡枧田村一食品有限公司,一排排晶莹剔透的粉条悬挂在厂内晾晒场。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忙着加工、晾晒、包装红薯粉。
“今年种了200余亩红薯,红薯做成淀粉后能卖到每斤10元,粉条每斤16元,还有一部分制作成红薯干、薯片销售。”该公司负责人陈杰说,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运行模式,带动群众种植红薯,引进红薯淀粉、红薯粉条加工设备,开发了红薯干、红薯粉条等多种产品,还组建专业电商直播团队,构建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渠道销售网络,将深山红薯粉卖到全国。
近年来,东安县延伸红薯产业链条,并深度挖掘手工红薯粉条制作历史文化,打响东安红薯粉品牌,让小红薯成为致富村民的大产业。(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把招聘的“宝”押在性格测试上,悬!
- 毕业旅行 为进入社会预热
- 厦门“百团万人游宁夏”首发团畅游塞上江南
- 外媒:乌克兰称多地遭袭至少36死逾百伤 俄回应
- “低价旅游”诱骗老年客户购买理财产品 嫌疑人被北京警方抓获
- 德里克·巴拉尔迪:中国朝碳中和方向发展需关注三个领域
- 史铁生:当代青年的“嘴替”和“人间清醒”
- 海南自贸港航运政策优势显现 外资船舶入籍“中国洋浦港”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提高对华部分产品的301关税答记者问
- “宁夏——打造文化兴盛沃土”亮相深圳文博会
- 新疆福海县奏起“夏日牧歌”
- 虚构物流单号理赔,这小便宜占不得
- “反向游”“抽盲盒”旅游新花样带火小城
- 宁夏银川:共享社区“共享爱” 结亲互助传温情
- 提供丰富材料库 上海科研团队研发通用晶体生长技术
- “中国彩绘熊猫展”活动在比利时天堂动物园举行
- 佐科晤李显龙 印尼新加坡候任领导人与会
- 四川发布校外培训消费提示:不要一次性缴费超过5000元
- 野猪频频“下山进城”背后:如何科学防控致害难题?
- 中国计划到2027年初步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
- 热门推荐
-
- 同城12元!跨城40元!无人机“闪送”来了!快递业迎大变革?
- 安徽多措并举力拓境外文旅市场
- 肺炎支原体流行下的儿科门诊:耐药但不难治疗,感染高峰预计持续至寒假
- 140余件年画作品在鲁展出 再现运河两岸“生活图景”
- 黑龙江省三条高速公路正式交工通车
- 绰尔河农牧场50年变迁事:从自建水电站到种“科技感”田
- 十里桃林醉春光 江西龙南武当桃花节开幕
- 缅甸电动汽车市场持续扩大
- “苏东坡”文物展亮相杭州 国宝级文物《斗浆图》领衔开展
- 美媒:至少38个人权组织反对美向乌提供集束弹药 称将威胁平民生命
- 国家统计局: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7%
- 世界知识产权日 新疆公安机关集中销毁侵权假冒商品
- 大爷救助游客反遭诬陷?重庆渝北区文旅部门回应
- 全球旅行商昆明共享“你好!中国”:“乐见中国入境游强势恢复”
- 从一双“筷子”看耶伦访华
- 国家移民管理局:依次逐步扩大补换发出入境证件“全程网办”试点城市
- 前9月中国市场手机出货2.2亿部 同比增9.9%
- 3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继续回稳向好
- (乡村行·看振兴)江苏丰县“以果为媒、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甜蜜力量”
- 广东防汛应急响应调整至Ⅳ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