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援藏考古:在“世界屋脊”找寻多民族文化融合之“迹”
在西藏昌都芒康县扎金玛尼做石刻调查。 受访者提供
中新网西安9月11日电 题:陕西援藏考古:在“世界屋脊”找寻多民族文化融合之“迹”
中新网记者 阿琳娜
“我们用考古实证了自古以来青藏高原都并非隔绝于世的‘孤岛’,多民族在这里交往交流交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席琳说,三十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陕西援藏考古工作者为西藏考古积累了大量基础资料和研究成果。
1984年,陕西派遣援藏考古工作队参加西藏自治区第一次文物普查(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此后,陕西支援西藏文物考古的工作一直没有间断,足迹遍及整个西藏高原,对多个重要文物遗址和文化线路开展了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如拉萨市温江多遗址考古发掘,山南地区吉堆墓地与吐蕃摩崖石刻考古调查,昌都地区吐蕃摩崖造像考古调查与研究,阿里地区古格故城考古调查、托林寺考古发掘、南亚廊道孔雀河流域与环神山圣湖古廊道考古调查等。
2022年是陕西援藏考古的第39个年头,先后有40余名考古专业研究人员、技工、学生等赴藏工作,开展各类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近30项,出版考古报告及专著7部,发表各类简报及论文40余篇。这些成果填补了西藏考古部分区域的空白,为建立西藏尤其是阿里地区古代文明的时空框架提供了重要依据,进一步确立了西藏在古代高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2008年读博期间,在西藏考古专家、导师张建林老师的安排下,我跟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袁明、颜泽余进藏参加西藏自治区第二次文物普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第一次接触真实的西藏考古工作,足迹遍及七个地市,感受到了高原自然环境与考古遗存的特殊性,也切身体会到了藏族同胞的淳朴、热情,时至今日仍记忆犹新。”席琳告诉记者,从那以后,她便与西藏考古“难舍难分”。
陕西援藏考古始终秉持区域系统调查、“三位一体”综合研究等一系列新的工作和研究思路、方法,这极大助力了西藏文物考古工作科学和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西藏考古最终还是要以西藏本土力量为主,援藏考古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西藏考古提供人员、技术、方法和思路的支持。”席琳认为,在具体的项目中,必须加强与西藏本地考古机构及同仁在技术、理念方面的交流与探讨。
席琳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西藏本土考古力量的加强、方法的完善、理念的进步,援藏考古工作也逐渐由援助转变为合作性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变化,一方面表明国家对考古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过去各省份和科研机构、高校援藏考古工作的显著成效。
“在西藏做考古发掘和调研走访时,能明显感觉到近年来,随着公众考古的普及,西藏当地民众对本地历史有了更多了解。”席琳说,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历史自豪感,也让他们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认同。
“考古人应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只要身体条件允许,西藏考古工作也有需要,我会一直干下去。”席琳说,三十多年来,不少当年“风华正茂”的陕西援藏考古人已过花甲,也不断有“90后”甚至“00后”的“新鲜血液”加入,这其中唯一不变的是大家对援藏考古的热忱和对考古工作责任与使命的坚守。(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州近期气温将先升后降“坐过山车”
- “南国药都”药香飘四海
- 收费内推、保offer等多属虚假宣传 求职毕业生须警惕
- 第三届长白山粉雪节开幕 打造“中国最美雪山”
- 辽宁省第十三届全民读书节阅读盛典在沈阳举办
- (第七届进博会)各界精英“中外品牌论坛”共同探索品牌发展之道
- 【在希望的田野上】各地抢抓农时 有序推进春季农业生产
- 2023年我们追过的医疗剧:“真实”的召唤与回响
- 2023年济南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 居全国GDP万亿级城市前列
- 强降温来袭 山西多地最低温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 湖南娄底以紫鹊界梯田对话世界 用农耕文化交流互鉴
- 杨怡芬新作《海上繁花》:虚实之间 凝望历史
- 英国今年上半年诈骗案增长迅速
- 触摸大唐风华:百余件河洛唐文物山西展出
- 今天民航预计运输旅客220万人次
- 做个“田野调查派”
- 传播未成年人黄谣信息 平台被判担责
- 巴西今年报告登革热确诊及疑似病例已破300万例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会见“北京—东京论坛” 日方执行委员长武藤敏郎
- “利剑斩污”护生态 山西持续推进专项行动
- 热门推荐
-
- 北京推动“阅读驿站”进社区 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范围
- 中国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滨海湿地型史前遗址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京城“寻龙” 用中文讲龙的故事
- 俄乌局势进展:乌称“爱国者”防空系统已投入战斗 多国防长开会讨论进一步援乌
- 天津海河游船2024航季正式开航
- 国风音乐如何守正创新?从传统萃取养分,在现代融入多元
- 中泰东盟创新港揭牌
-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拒绝接收“毒列车”废物 州长: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答
- 代表委员热议“好产品才能留住八方游客” 3.33亿人次去年玩转武汉
- 韩国在野党党首再批二战劳工赔偿方案:可能导致日本自卫队进入半岛
- 哈尔滨经受流量考验
- 湖南祁阳葡萄“甜蜜”上市 特色产业富民增收
- 张小泉三名实控人中两人被“限高” 董事长将换人
- 广西夜市从“冷清”到“爆红” “俘获”大批游客
- 2024大江论坛·第四届智库论坛在重庆举行
- 美的集团港股上市 首日股价涨近7.85%
- 直击海口街道内涝:“我的车泡水里了”
- 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进口原木集散地福建莆田向“新”求“质”
- 海内外文旅人士福建泉州共话海丝旅游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