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如何影响菌株抗蚊媒病毒传播?研究称到2030年代或仍有效
中新网北京8月4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最新发表一项卫生领域的建模研究显示,能阻断登革病毒等蚊媒病毒传播的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细菌的wMel菌株,在到2030年代的预测热浪情景下可能依然有效。不过,其在更长期变暖情景下的效果还不确定。
包括疟疾、登革热和寨卡病毒感染在内的蚊媒疾病影响着数百万人,随着气温影响这些疾病的地理分布和流行率,这些疾病可能在今后的气候条件下构成更大的风险。一种前景较好的生物防治技术是用携带沃尔巴克氏体pipiens细菌的蚊子取代野生蚊子,这种技术能阻断各种蚊媒疾病病原体的感染和传播。沃尔巴克氏体细菌的多种菌株已被导入不同的伊蚊物种,并在拉丁美洲、亚洲和大洋洲开展了试验,其中大部分使用了wMel菌株。不过,wMel菌株的效力可能会在热应激下减弱。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Váleri N. Vásquez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利用实验室温度对wMel影响的数据以及对未来热浪严重程度的预测,建立了一个蚊子种群动力学模型,以理解澳大利亚凯恩斯和越南芽庄市的升温对wMel的可能影响,这两个城市已经成功开展过田野试验。他们指出,虽然该技术能抵御预测的近期(2030年代)气候变化,但研究也揭示了wMel技术在温度高变率和更长期的气候变化下的潜在脆弱性。论文作者预计,2050年代的热浪可能会比2030年代(平均9.7天)的持续时间更久(平均24天),而这会对wMel产生负面影响。
论文作者总结认为,更炎热和更频繁的热浪可能会削弱wMel的效力。不过,后续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理解wMel的阈值,并针对蚊媒疾病开发适应性更强的方法。(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巴两百民众共庆伊瓜苏“瀑布之夜”中秋晚会
- 网约配送员:在城市中传递暖意
- 杭州西湖“飞来寻枫”枫树节启幕 新书《飞来寻踪》首发
- 广铁组建60支应急分队 全力迎战“杜苏芮”台风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一事终一生 吴登云在帕米尔高原书写“责”与“情”
- 普查显示我国中药资源达1.8万余种
- 中越跨境互市火热 东兴奶茶、越南咖啡 双向“出圈”→
- 中越跨国“串门游”成新风尚
- 重庆持续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 浙江“木艺三代”玩转文创设计 让远古文物“活”起来
- 2024中国海洋声学国际会议在哈工程召开
- 全球洞察|瑞士学者:欧洲汽车业的首要问题不是中国,而是欧盟委员会的错误决定
- 冰岛雷恰角半岛一年内已发生七次火山喷发
- 七万余件作品参赛 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终评启动
- 北京出台促进数字广告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 国家外汇管理局6个“加力”明确2025年重点工作
- 在潍坊,“没有什么是上不了天的!”
- 宁夏古代墓葬:少数民族何以随乡入俗?
- 美式“小圈子”只能套牢自己
- 6200元/杯!天价咖啡合理吗?网友:听到价格就提神了
- 热门推荐
-
- 川渝打造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 八省区市司机醉驾超载信息将转原籍曝光
- (新春走基层)舞龙龙头+产业带头人 江西共青城绘就“乡贤带富”新画卷
- 半年卖了270多亿!男装消费支棱起来了?
- 青海动物检疫证全面迈入“电子版”时代
- 第三届中国南昌国际金融会议开幕 促进国际金融领域学术创新
- 第六届教博会展出逾2200项优秀教育创新成果
- 广州市化妆品生产企业近2000家 居全国第一
- 中国驻澳大使肖千:2023年是中澳关系“交流、对话与改善之年”
- 广西瑶乡欢度“祝著节” 特色民俗游热度攀升
- 苏妙玲:三十而已 红与不红之间最舒适
- “粿汤” “晒秋” “啃秋”……来看立秋时节多彩民俗
- 有美景美食和有故事的人 田园治愈风成影视题材“风口”
- 斗鱼携手新快报开展中秋圆梦联欢公益活动
- 近200名中外专家学者“云端”研讨儒学思想发展与经典诠释
- 大模型重塑金融科技 如何落地到场景?
- 麻醉医学界精英聚焦眼科精准麻醉 助力舒适化医疗
- “疆电外送”第四通道电源项目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工
- 报告:生成式人工智能对金融业具有深远影响
- 岸田文雄回应拜登退选: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