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600岁老街重装亮相 赓续历史文脉、焕发城市活力
中新网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 杜燕)优化道路线形、新增路侧停车位、整治小微绿地、修缮沿街立面、拓展步行空间、增补行道绿荫······经过近一年来的精心建设和持续治理,7月19日,始建于元代、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的德胜门内大街(简称“德内大街”)重装亮相,这条长1700余米的的老街慢行舒适,出门见绿,文景融合,可游可品。
挖掘系列历史点位,让“一桥两庙”靓起来
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德内大街的“金名片”。这条始建于元代的大街,北起德胜门,南至地安门西大街,长1700余米,是什刹海地区南北贯通的历史文化街区。沿线串联7个社区、26条传统街巷,1条文化探访线路,1处湿地公园,庆王府、梅兰芳纪念馆等一众文物保护单位在大街两侧星罗棋布。
德胜门内大街空间品质综合提升项目是北京市西城区首个由街道作为立项主体的大街品质提升项目。以历史为线索,工作专班通过打造文化展示体系;挖掘沿街真武庙、永泉庵、西洋门、青白石历史构件等系列历史点位;邀请书法家为梅兰芳纪念馆旁口袋公园、德胜桥题字等方式,彰显大街的历史文化。
其中,真武庙、永泉庵、德胜桥组成的“一桥两庙”是德内大街上的地标性景观也是最具历史文化的景观。工作专班重点解决了“一桥两庙”周边交通秩序混乱的问题,并重塑了文化景观环境。未来,还将重点研究真武庙、永泉庵的文物活化利用,赓续历史文脉,焕发城市活力,留住这条历史文化大街的烟火气。
一户一策,大都工匠助力历史风貌保护
德胜门内大街沿街立面改造提升过程中,始终坚持尊重传统、致敬传统、回归传统的原则,引入传统工艺,最大限度还原历史建筑原貌。
在众多中式传统风格的建筑中,德内大街268号的西洋门显得尤为亮眼。改造前,整座建筑被贴砖包覆,仅墙顶及门楣砖檐可见端倪。
工作专班邀请专家和大都工匠对268号进行“把脉问诊”,通过人工局部剔除外贴面砖,原有的西洋门建筑逐渐浮现在眼前,保留了建筑风貌的多样性。
“工作专班尊重现有建筑历史风貌,对沿街两侧274户居民及商家所涉及的149处沿街立面点位,进行一户一策详细设计。”项目设计团队负责人、北京建筑大学张大玉教授表示,此次项目针对历史建筑做到能保必保,能修则修,做到新旧分明,内外兼修,注重风貌提升与功能业态的融合,力求展现德内大街真实的历史风貌。
问需于民,数百次调研走访聚焦急难愁盼
德内大街作为一条承载北京老城记忆的大街,近年来面临停车资源较少、公共空间绿地资源少、交通秩序较为混乱等问题,大街环境品质亟待提升。
德内大街120号原来是大街的一处脏乱点,戴女士家有一处二层老旧自建房屋,雨季到来时会漏雨,严重时只能外出租房居住。房子北侧还存在一处卫生死角,夏天气味难闻。经过工作专班与设计人员多次入户沟通,最终戴女士自愿配合拆除有安全隐患的老旧二层自建房屋。工作专班在得知戴女士是一位书法爱好者后,按照规划要求在戴女士家门前的空地上设计了一处花坛,并由戴女士亲自给花坛题字“静心”。
项目启动后,为准确了解居民诉求,工作专班深入走访了大街沿线的居民、商户,利用问卷调查和入户问询的方式,确立大街更新改造目标,在满足规划设计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解决大街居民的急难愁盼。
“在项目启动之初,首先明确了德内大街的定位,这是北京老城内传统居住风貌街巷、生活服务类的城市道路,项目要在充分展现大街历史文化风貌的同时,方便周边居民日常生活,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街道工委书记陈璐说道。
规范停车、挪移电箱,释放慢行空间
“以前在这里走路,道路高低不一,有些路段走着走着就断了,步行体验不太好。”这是工作专班在调研时最常听到居民说的一句话。
德内大街历经多次整治提升、拓宽改造形成了目前的道路交通空间,受中央隔离绿化带的分割,德胜门内大街上下行交通较为独立,改造前沿线违停较严重,机动车行驶不畅,慢行功能缺失。例如,德内大街南口道路西侧、德内大街93号道路西侧,这两处点位步道不连续且高差较大;德内大街北口西侧步道狭窄,整治前最宽处不足2.4米;德内228号门前的步道有两处大电箱,以及违章停放的机动车占路。
本次项目对大街交通进行了完整的优化调整,调整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宽度,增加9处人行步道宽度,共计708米;对沿街人行步道等公共空间上的市政杆体设施进行减量合并集约化处理,对电箱进行“三化”处理,减少各类杆体77根,挪移电箱28处;完善各类服务管理设备,设置路侧机动车停车泊位101处,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区57处。增加非现场执法设备27处,规范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秩序,释放慢行空间,使步行人群有路可走,不再出现人车混行这种危险现象。
不仅要走得通,走得顺,还要走得舒服。项目为大街增补行道树52棵,优化道路中央绿化隔离带,补设绿化带915平方米。如今,走在德内大街新铺装的人行步道上,看不见一辆在步道上停放的机动车,非机动车也在区域内码放整齐,曾经占路的电箱也被挪移到绿化带内,道路两侧绿树成荫,大树下还有新添置的木质座椅,孩子们在树下嬉闹,老街坊们饭后相约在步道上遛弯儿,和谐得宛如一幅老北京风情画。
出门见绿,新建60处小微绿地
近日,家住德内大街附近的居民欣喜地发现,在梅兰芳纪念馆东侧,新添了一处微花园。玉兰树、黄杨、凌霄参差错落,黄白相间的小雏菊点缀其中。绿植旁设置了座椅,可供行人休憩。再仔细瞧,地面上《霸王别姬》等京剧曲目映入眼帘,这些都是梅兰芳先生的经典唱段。
“这块原来是围起来的一块绿地,中间有电箱,周围的墙上都是电线,绿地里也时不时有行人随手扔的垃圾,特别不美观,现在这么一改造,不仅景色变美了,我们平时遛弯儿又多了一个‘微公园’。”附近居民说道。
此次项目共新建60处小微绿地,工作专班充分利用拆除违建、清理杂物后的街头门前空间,并与社区、居民共同挖掘“房前屋后”的小微空间,通过打开封闭绿地,释放9处公共空间,增加一系列道路旁花池、小游园,营造大街丰富的花园场景,用“点点微绿”“片片芳菲”扮靓街区颜值,用小微绿地景观拉近邻里距离,形成既有厚度,又有温度的城市空间,持续提升街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业态提质升级,织密“家门口”的幸福圈
厂桥12号坐落在德内大街南口东侧,行人从南口进入德内大街时一眼就能看见,可以说是德内大街的“门面”担当。然而,该点位原有建筑不仅存在开墙打洞以及违建的现象,业态也较为繁杂无序,原为居民自行经营的几处不同业态的商户,规模小、类型分散。厂桥12号的业态问题也是德内大街业态布局的一个缩影,大街沿线原有业态呈现杂、乱、小的特点,不仅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匹配,与大街整体发展方向也不一致。
随着整条大街违建拆除,外立面升级等硬件设施的提升,由区商务局牵头,街道全力配合,联合益食家餐饮文化有限公司、天恒正宇、蓟城山水等六家社会企业针对大街沿线业态进行调整提升。
在前期民意调查的基础上,工作专班以“文化配套+便民属性”为定位,选取厂桥12号、德内265号等七处重要节点分步推进业态升级,积极引进老字号商铺,组建综合性便民服务网点,让便民服务触手可及,织密“家门口”的幸福圈。
修建无障碍坡道,擦亮为民服务底色
德胜门内大街196号居民院居住人员多为老年人,日常经常需要外出买菜、接送孩子等,在德内大街改造过程中,楼门院长周先生收集院内居民意见后提出:“因院里居住的多为老年人,能否在大门门口人行便道位置,设置无障碍坡道,便于院内老人出行”。
为了在保障街区更新品质基础上,解决院内老人出行难题,工作专班多次对该处改造工作进行协商,并实地踏勘,最终选择在靠近196号位置上,进行无障碍便道处理,既保证整体街区风貌,又方便老年人出行。
项目推进过程中,这样的为民服务实事比比皆是。德内56号院下水长期堵塞问题,借助项目契机,在市政施工掘路过程中为管线改造预留时间及场地,对堵塞管线进行疏通;德内大街34、36号的鼎香润生意火爆,经常出现占用盲道等位、门口杂乱无序的情况,工作专班通过景观种植池结合设置座椅的方式,既能做到有序引导居民排队,留住“烟火气”,又能保证街面景观整洁干净。德内大街更新改造充分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标志着在历史文化保护与高水平人居空间探索融合方面迈出坚实一步。(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首次线上线下联动举办人才招聘会 @数字经济人才,上万个岗位等你来
- 旅比大熊猫“宝弟”“宝妹”欢庆4岁生日
- 宁夏隆德:岁暮天寒忆乡愁 千人共品暖锅宴
- 合肥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开通
- 北京市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首次举办“赛展演会”活动
- 天通卫星电话:应急黑科技守护通信畅通
- 辟谣!网传“南阳某某鱼餐馆臭水沟清洗烧烤架”为谣言
- 甲骨文有了新“活”法 引领“最潮中国范儿”
- 2024年第三季度用户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得分为83.7分
- 从农旅融合到文旅融合 《记住乡愁》聚焦黄陂木兰故里乡村振兴之路
- “十一”婚宴:撑面子浪费的少了,主动光盘的多了
- 暑期档何以如此热力十足
- 滇东北崛起科技新高地
- 山东充分释放惠企政策 助力外贸企业“乘风远航”
- 北京提供“实训+招聘”一站式求职服务助力毕业生上岗
- 进博会展现“健康未来”
- 成都“男子被诬陷地铁偷拍案”一审宣判
- 奥运临近 中国制造优质商品加速飞往巴黎
- 北京创新“金种子”在津冀生根
- 维也纳铜管三重奏首次来华演出 北京音乐厅首站掀起“金色热潮”
- 热门推荐
-
- 广西全面开展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提升行动
- 受强降雨影响 湘西部分列车将停运或晚点
- 到乡村亲近自然、体验民宿、品尝美食——乡村旅游增长强劲
- 官方临时结果显示乍得过渡总统穆罕默德·代比赢得大选
- 中外学者阐释河西多文种文献:从“他者”视角呈现多民族融合
- 外国留学生走进山东庆云 “沉浸式”体验民俗文化
- 《烟火人家》今晚开播 徐帆马思纯携手诠释家庭“疗愈”本质
- 湖南冷水滩非遗焕发新活力 建设非遗传承人队伍
- 日媒:丰田汽车子公司在日本所有工厂停产
- 亚洲遗产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推介项目面向全球征集
- 又到食菌季了!“防中毒”指南了解一下
- 自动驾驶商业化加速落地
- 大空间高沉浸探险体验项目《神秘的西夏陵》首发仪式在上海举办
- 2023厦门国际秋季茶博会为经济复苏注入信心与动力
- 云南携手印柬蒙“云”贺新春 精彩活动轮番上演
- 2024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广东开幕
- 管涛:近期人民币升值有市场基础 未来将双向波动
- 中式传统节俗火热 山西古建门票一半来自年轻人
- 今年1月至11月济南机场出入境人员71.74万人次 同比增长248.8%
- 汽车智能安全和智能驾舱两大评价体系在渝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