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旅融合到文旅融合 《记住乡愁》聚焦黄陂木兰故里乡村振兴之路
央视《记住乡愁》聚焦黄陂木兰故里乡村振兴之路【从农旅融合到文旅融合】
武汉晚报讯(记者万建辉)从单一的农产品种植到农旅融合,旅游业带火特色农产品和传统非遗手艺,黄陂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串联起乡村振兴的新图景。3月13日晚,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九季《黄陂——木兰故里 四季花开》,聚焦黄陂木兰故里乡村振兴之路,展示春节前后央视摄制组进驻黄陂木兰生态文化旅游区大小村落,为期20天的拍摄成果。
黄陂区文化馆馆长徐晓青介绍,黄陂是花木兰的故乡,位于武汉市北部,面积2261平方公里,武汉市三分之一的自然村都位于黄陂。黄陂围绕“木兰文化”,打造乡村旅游,源源不断的客流让当地36万农民吃上了“旅游饭”。2019年,黄陂被评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每逢周末,就有3万多武汉市民来这里体验乡村生活。
时长半小时的纪录片《黄陂——木兰故里 四季花开》,展示了木兰山脚下的村民们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村庄的发展由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打理,开发成民宿、农家乐、商业和文旅四个区域,以房屋土地入股,让村民变成股东。黄陂脉地湾萝卜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脉地湾萝卜和大多数农产品一样,是应季产品。过去,老一辈人地里种出一茬萝卜,就只管卖一茬萝卜。如今,从海外留学回到村里的年轻人让萝卜开花,漫山遍野的萝卜花,白里透紫的曼妙色彩,吸引了更多城里游客。泥塑和制铜锣是享誉全国的黄陂非遗,传承人让泥塑“少年花木兰”,手持小铜锣,前往非遗集市参展。当地的老手艺人强强联合打造的非遗项目,这些传统手艺,变成了当地村民捧在手里的“金饭碗”。
从单一的农产品种植到农旅融合,黄陂人不断摸索、不断尝试,短短几年,686座现代化农场如春笋般破土而出,数字化大棚、无人驾驶的拖拉机逐渐推广开来,智慧农业让慕名而来的城里人感受着不一样的乡土气息。旅游产业带火的不仅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还有当地的传统手艺。从共建共享到农旅融合,再到文旅融合,黄陂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串联起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黄陂——木兰故里 四季花开》编导屈奥迪说,在黄陂的大小村庄,很多村民从事着和旅游相关的行业,有的开民宿、有的办农家乐、有的在景区上班。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让黄陂的乡村旅游发展如此之好?带着好奇,他们多次前往调研。第一次去黄陂调研,跟当地人聊天,发现这里的人都有一种勇猛的闯劲,不怕吃苦,敢想敢做,令人敬佩。随着调研的深入,发现黄陂人做乡村旅游仅仅靠“勇敢”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集体智慧。第四次到黄陂,跟着当地的村民和民俗专家一起寻找木兰的印记,聆听木兰小时候的故事,试图从木兰身上找到黄陂人发展乡村旅游的精神气质,发现团结协作、共建共享的精神,是黄陂人做好乡村旅游的精神。
在杜堂村,大家看到了村民集体打造的旅游专业合作社,村庄的发展由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打理,开发成民宿、农家乐、商业和文旅四个区域,以房屋土地入股,让村民变成股东。在距离杜堂村几十公里之外的徐冲村,听到了村民们一起发展农旅融合,打造现代农场和智慧农业的故事。随着游客的增多,黄陂人的乡村旅游产业也遇到了自己的瓶颈,面对困境,这里的村民们紧紧地聚集在一起,他们商议打造共享厨房、共享菜地、发展共享经济。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种团结协作的乡村旅游模式,不仅吸引更多的城里人来到黄陂品味旧时光,寻找记忆中的乡愁,旅游经济的发展也让村民们过上了家家有两层小楼,户户有小汽车的日子,祖祖辈辈耕耘过的这片土地如今焕发出勃勃生机。”屈奥迪说。
《武汉晚报》2023年3月15日12版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珍稀丹霞梧桐首次实现整群异地迁种 落户华南国家植物园
- 斯洛伐克总理和乌克兰总统相约就天然气过境运输问题会谈
- 2018年“中国胡杨·聚焦巴州”三河五城自驾之旅启动
- 云南临沧凤庆中和机场正式通航
- 发礼包、吃盆菜 广东4万余名劳动者享团年饭
- “童话小镇”阿尔山:中外游客打开的神秘画卷
- 中新健康丨达芬奇机器人+荧光显像技术精准导航 上海专家成功救回12岁女孩生命
- 广东省岭南南丁格尔护理研究院在穗成立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渭北旱塬县城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 助力县域发展
- 山西新绛:“流量配菜”做成“文旅硬菜”
- 天津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沿黄小城的振兴故事:小产业带动大发展
- 广西桂林加快建设漓江核心景区近零碳示范区
- 国际人士分享新疆之旅:多元文化令人神往
- 未来一周还有两股冷空气影响我国 然而这里的“三九”将暖如初春?
- 韩国第22届国会议员选举正式投票启动
- 日本强震后发布“大地震”风险预警,首相取消出访
- 2024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落幕 数字化和人性化成零售业发展关键词
- 空客:未来20年中国或成为最大航空服务市场
- 广东累计使用质量融资增信授信额度超789亿元
- 热门推荐
-
- AI要抓住你的胃还不太容易
- 以为吃坏了肚子,进医院才知是一氧化碳中毒
- 欧洲兴起“数字游民”群体?他们在上一种很新的“班儿”!
- 广东省内首批农商行吸收合并2家村镇银行获批
- 捷克两辆大巴相撞致77人伤亡
- 新疆阿克苏市近14万亩“冰糖心”苹果进入采摘期
- 这份防溺水安全知识指南请查收
- 浙江青年蹲点山区乡镇:在稻香中看到乡土中国
- 第四届“香凝如故”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在北京开幕
- 第二届“中日韩青年演讲比赛”在日本东京成功举办
- 扇子在法国引领时尚几百年
- 进山游玩这份“安全指南”请收好
- 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发布
- 新漫评:驴象斗气,移民遭殃,美国闹“分家”?
- (新春走基层)探黄大仙饮食文化:赤松馈青精
- 尼泊尔前总理:各国应学习中国式现代化是如何造福人民群众的 | 建党103周年·世界观
- 暑期“遛娃” 邮轮游了解一下
- 感染支原体,一直咳咳咳怎么办?
- 台风“潭美”趋向南海 海南发布海浪黄色预警
- 代表建议开发梅花鹿资源,农业农村部:鹿茸药性峻猛,不宜作食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