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者阐释河西多文种文献:从“他者”视角呈现多民族融合
中新社敦煌6月10日电 (记者 冯志军)“敦煌河西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与互鉴”学术研讨会10日在敦煌莫高窟举办。来自中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30余位学者,围绕敦煌石窟等甘肃河西丝绸之路段石窟的多语言壁题、考古文献、考古艺术、丝路交流、民族宗教、敦煌民俗、多语种语言文字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由敦煌研究院主办的此次研讨会,旨在推动加强科研机构和石窟文博单位在甘肃河西丝绸之路段石窟考古文献、考古艺术、丝路交流、民族宗教、多语种语言文字等相关领域的学术力量和基础资料建设。提升长久以来河西石窟考古艺术研究、敦煌学的传统和优势学科在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小刚表示,敦煌文化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最佳例证之一,多种语言的写本、壁题以及敦煌石窟中的多元文化都是敦煌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见证。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员孙伯君说,与汉文古籍一样,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少数民族古文字所记录的历史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是曾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创制使用的“官方文字”,曾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启蒙教化百姓的载体,在少数民族接受中原王朝的典章制度、融入中华文明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孙伯君表示,加强对少数民族古文字和古籍的研究与阐释,无疑可弥补汉文史料的不足,从“他者”的视角呈现少数民族融入中华民族的过程,从而为汲取历史智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重要资源。
甘肃河西走廊(简称“河西”),自古就是中国中原地区沟通西域的交通要道,著名的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大量的文化遗产坐落于此。这里自古就是多民族文字和文化的交汇之地,汉字对很多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产生过重要影响。(完)
翻译
搜索
复制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俄官员:若美国部署,俄也会考虑在亚洲部署中短程导弹可能性
- “触网”年龄降低 如何让未成年人享有健康网络空间
- 火眼金睛的“钢轨医生”:于细微处抓住每一个可疑波动
- 计划引水超10亿立方米 宁夏引黄灌区冬灌拉开序幕
- 这本书,带你“寻找天才女友埃莱娜”
- 日本静冈县一男子在医院内杀害2人后自杀身亡
- 黑龙江:昼夜抢险 通往雪乡两条公路全线具备通车条件
- 国家能源局: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约4.7万亿千瓦时
- 2024汾阳王高质量发展共创大会举行
- 工信部:加快制定调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
- 无限极发起“晚安宝贝”活动 为贫困地区儿童成长加油
- 湖南先进制造业应用场景对接会4月28至29日在长沙举办
- 中国学者谈俄罗斯“白银时代”诗歌双杰通信罗曼史
- 北影节电影嘉年华启幕 体验“电影+”慢生活、微旅游
- 朱光耀:美国以高额关税制约中国电动汽车破坏气候变化合作
- 甘肃祁韶直流"风光火"打捆外送累计电量破1700亿千瓦时
- 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优化支付服务
- “野蛮放生”何以屡禁不绝?
- “科技感”遇上“文艺范” 重庆产业园区如何打造艺术消费IP?
- 好生态新业态,郊野帐篷释放消费活力
- 热门推荐
-
- 冯骥才:热爱非遗才能进入非遗学,有文化责任才能学好非遗学
- 广东累计使用质量融资增信授信额度超789亿元
- 清华学生“去种地”
- 安徽宁国通报“游客遭村民设卡收费”:已退还全部费用
- 转阴慢的人常有5个特点!
- 广东农企品牌价值50强出炉 总价值逾2572亿元
- 呼伦贝尔1.5亿亩天然牧草陆续返青
- 游客体验漂流蹦极 贵州景区“新户外”受青睐
- 俄称打击乌军事设施 乌称击落俄军预警机
- 安徽再掀“徽动全球”出海行动新高潮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永修:生态种养带来致富好“钱”景
- “2024爱沈阳”5大主题300余项活动开启沈阳文旅“春的乐章”
- 广东湛江渔船遇险1人落水1人伤重 出动直升机救助
- “双子星”同闪耀 浙江如何唱好杭甬“双城记”?
- “绿色经济”成全球化新主题 中外嘉宾在沪呼吁国际合作
- 重庆办“一带一路”系列专题展 一批精品画作亮相
- 单霁翔:以文化的力量 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 浙江累计救治复壮古树名木3.8万株
- 宁夏终止自治区地震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 云中锦书丨包莎丽:将心比心的架“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