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锦书丨包莎丽:将心比心的架“桥”者
包莎丽(Sally Powell)是加拿大温哥华“汉语桥”俱乐部的主持人。当她听到“云中锦书:我和中国的故事”全球征集活动时,就决定要分享她的中国故事。
汉语桥:
昔日的选手 今天的主持人
包莎丽现在住在加拿大温哥华。当她见到现在的参赛选手时,经常会想起当年的自己。2003年,刚刚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毕业的包莎丽在伦敦参加“汉语桥”比赛。参赛时,她唱了一首在中国耳熟能详的歌曲《南泥湾》,那是汉语老师教她的。那一年的比赛,包莎丽获得了二等奖。后来,她还获得了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的奖学金,到南京大学留学一年。
学中文
成为独特的发展路径
在中国留学的这一年,包莎丽不仅认识了很多朋友,对中国的文化、经济也有了更进一步了解。此外,凭借在中文方面的优势,她获得了参与当地电视台节目录制的机会,还为《这就是上海》杂志写评论。
毕业之后,包莎丽机缘巧合地进入一家在欧洲经营的中国公司。在这家公司里,包莎丽和中国同事们互为老师。也正是这段经历,为她以后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0年,包莎丽被一家英国的跨国公司派到上海做地区经理。包莎丽在上海工作了四年,她的团队业绩斐然。对于能取得这样的业绩,她认为这都可以归功于自己熟练掌握中文,同时比较了解中国文化。
包莎丽说,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成语是她最喜欢的一部分,尤其是“将心比心”这个词。这是她在南京大学留学的时候,一位同学教她的。包莎丽认为,这个词意味着是无论什么年龄的人都应该去换位思考。尤其是在工作中,她利用自己的双语优势,搭建起了英国和中国团队之间沟通的桥梁。两个团队发挥各自优势,工作效率高,项目效果也就会越来越好。
兴趣是每个人的专属钥匙
包莎丽在中国工作生活多年,见证了中国的高速发展。20年前,包莎丽曾向她的大学老师解释说,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她相信这一切会带来惊人的机遇。现在包莎丽依然会鼓励年轻人,有机会一定要去中国留学。她说,只要对中文感兴趣,并且尊重彼此文化,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钥匙。
记者丨张颖哲
(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楼市新政之后,北京中介“紧急取消了假期”
- 新研究称饮酒量不论多少都无益于健康
- 安徽汽车产业发展强劲 智能驾驶汽车将成增长点
- 山西再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价格 混检不超4元
- 德国十余家企业组团访问中国 首站活动落地广交会
- 超前服务 “电”助新疆乳业加速跑
- 王雄飞“月中霜里”岩彩作品展启幕
- 新疆兵团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94岁
- 山西:煤炭大省的“美丽”追求
- 2024中国·海南旅游和文化交流活动在雅加达举行
- (中国这十年)新疆公路边江湖菜“草鸡变凤凰”
- 湖南祁阳绿色防控护航38万亩早稻
- 公共服务一体化特写:一个山区县的“求学路”
- 女子向大熊猫投掷玉米芯 成都熊猫谷通报:终生禁入
- 临夏有约:千年花儿有新声
- 10家民营企业参与5个核电项目 民营企业参股核电比例首次达10%
- 对“职业闭店人”须明确身份依法打击
- 高铁设计师王成强:不断在创新突破中完成新超越
- “空中列车”让外国友人大开眼界:我希望我的国家也能有这样的空轨
- 共同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贸易秩序(环球热点)
- 热门推荐
-
-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端智库成立:让大运河“活”起来
- 韩媒:韩国公调处最早2日对尹锡悦执行逮捕令
- 清明节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
- 暑期儿童运动门诊火爆
- “开市”以来核发绿证约288万个 广西绿电助力企业扬帆“出海”
- 东润公益项目走进“红军故乡” 将加大对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的帮扶
- 江西南昌打造“绿色工厂” 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台企华新丽华精密金属材料产业园在山东烟台投产
- (乡村行·看振兴)从“老黄牛”村书记24年任职路看浙派乡村蝶变
- “电管家”护航山西吉县苹果产业发展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 丝路青年说(六) | 为世界提供稳定高效的物流服务
- 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市场规模预计超1.2万亿元
- 日本冲绳发生4.7级地震
- 防范台风“云雀” 福建海事局启动Ⅳ级响应
- 新《噪声法》让百亿市场迎机遇 你会为宁静居住付费吗
- 编程教育热度不减 竞赛背后机遇与挑战并存
- 旅客绑藏52台旧手机进境 脚步沉重神情异常被海关查获
- 工业反哺农业支持乡村振兴
- (两会声音)“微光书苑”问世15载 发起人建言打通乡村阅读“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