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学党史|百岁红军遗孀:“如果有来生,我还愿意嫁给他”
中新网于都7月16日电(刘越)1932年,一对新婚小夫妻在一棵大樟树下依依惜别。
少年王金长参军入伍离开家乡,临行前对妻子段桂秀殷殷嘱托,“你要听妈妈的话,等我回来。”
人世间的面,见一面少一面,而这是他们的最后一面。她痴等一生,只等来了一张烈士证明书。
岁月流转,世事变迁,青丝熬成白发。段桂秀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里,对丈夫的深情与对革命的信仰却从未改变。
“金长哥哥最讲信用,我要等他回来”
7月15日,“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网上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车溪乡坝脑村。在这里,采访调研团见到了赣南革命老区唯一健在的红军遗孀段桂秀。
虽已106岁高龄,但老太太依旧精神矍铄,蓝色布衣,黑色抹额,不仅头发梳得利落,亮堂堂的客厅也收拾得妥帖。“妈妈身体还可以,每天正常吃饭,喜欢吃素。”儿子王地长笑得腼腆:“可以生活自理,有时候还能去赶集。”
桌上摆着水果和零嘴,段奶奶热情招呼随访记者们坐下尝尝,引来旁人调侃:“大家来吃点西瓜,不吃西瓜,奶奶要不高兴的!”
奶奶不会不高兴,奶奶很温柔。采访开始后,段奶奶看着蹲在地上艰难拍摄的摄像师,多次示意小姑娘坐到自己身边来。她反复表达感谢:“感谢共产党让我过得很幸福,感谢你们来看望我,祝你们工作顺利,步步高升,身体健康。”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儿媳段陈香嫁过来40多年,很少跟婆婆红过脸。“婆婆很勤快,会教我怎么种菜、炒菜。”段陈香还说,婆婆还会教导小辈们要懂文明、讲礼貌,见到隔壁邻居要叫叔叔阿姨。而在王地长的回忆里,妈妈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他,要勤俭节约,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感觉段奶奶家的家庭关系特别和谐,儿孙都很孝顺。客厅墙上贴满了曾孙辈孩子的奖状。”来自江西师范大学的两名学生彭潭悠、李梦瑶跟段奶奶合影留念,“奶奶给人的感觉特别慈祥,特别暖。”
临别之际,段奶奶从堂屋里走出来,朝大巴车上的记者们挥手道别。车辆渐渐驶离村庄,小路两旁风吹稻浪,香樟树郁郁苍苍。后视镜中,那道瘦弱的蓝色身影越来越小,村落也越来越远。
92年前,段奶奶也曾对她的爱人挥手道别。
1932年,段桂秀还是位新嫁娘,手掌远没有如今的沧桑。也是那一年,她青梅竹马的金长哥哥去参了军。结婚不到20天,段桂秀万分不舍,含泪将爱人送到车头圩的一棵大樟树下。毅然奔赴革命的王金长,将身上穿的旧衣服并仅有的几块钱全部塞到妻子手中。
金长哥哥说的话,段桂秀到现在还记得——“你要听妈妈的话,我至多离开三五年,你一定要等我回来。”
三年又三年,爱人却杳无音讯。那些年里,段桂秀与婆婆、小叔子相依为命。家里最困难时,婆婆需要外出乞讨才能勉强维持生活。年长些后,段桂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一百斤一担的石灰和煤,她每天要挑二三十担,瘦弱的腰背被生计压弯。
娘家哥哥心疼她,三番五次劝她改嫁,村里的红娘想给她介绍对象,还有其他年轻人要娶她,段桂秀却通通不愿意,她倔强又执拗地反复说明:“我跟王金长从小一起长大,他这个人最讲信用,他说出来的话一定会做到,我要等他回来。”
一张烈士证明书 一颗鲜红五角星
1953年,段桂秀等来了一张烈士证明书。
村干部告诉她,王金长在福建牺牲了,村里许多去参军的小伙都牺牲了。段桂秀不识字,她想不明白,一张薄薄的纸,为什么能决断金长哥哥的生死?
所以她还是选择等。等到尘满面,鬓如霜,等到婆婆去世,小叔子结婚分了家,等到王家老宅只剩她一个人。那是1960年,樟树头下匆匆一别,竟已过去二十八载春秋。
她还是不敢离开,她怕金长哥哥找不到回家的路。
1965年,她将小叔子9岁的儿子王地长过继来抚养。为了贴补家用,她到寒信供销社做饭,那双曾经属于少女的柔软的手,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变得骨节粗大、纹理分明,每一道痕迹都刻满了岁月起伏。
那双手,执过粗粝的镰刀,挑过家庭的重担,也曾在儿孙的小脸上慈爱摩挲——也是那双手,在触碰到烈士陵园墙上深深镌刻的“王金长”三个字时,止不住地颤抖。
车溪乡民政所所长郭湖北回忆,直到2019年,段奶奶依旧不相信王金长的死讯,她总问郭湖北,金长哥哥在哪里?郭湖北不知该如何回答。
某一天,他领着段奶奶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转悠,画像、雕像、衣服,段奶奶一件一件看过来,停在了一面草鞋墙前——“那面墙上有一颗红色五角星,她一直摸着那颗五角星,不肯往前走。她哭了,说金长哥哥帽子上也有一颗五角星。”
因为这颗五角星,那一刻,段桂秀似乎默认了王金长已经牺牲的事实。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她问郭湖北,为什么馆内找不到金长哥哥的名字和照片?
馆内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可以去烈士陵园看看。第二天,郭湖北把段桂秀带到烈士陵园,他一抬眼就看到了“王金长”三个字,指给不识字的老人看。
那一刻,段桂秀号啕大哭。
“如果有来生,我还愿意同他做夫妻”
“你说三五年就回来,现在等了80多年,你怎么还没回来?”
哭完,段桂秀又告诉她的金长哥哥:你有儿子,有孙子,有重孙了!党和政府很照顾我,我现在过得非常幸福。
谈到这一段时,郭湖北有些动容,他身旁的段奶奶也同样红了眼眶。闪烁的泪光中,这位老人似乎还有着许许多多的未竟之语。
她也许想告诉爱人,曾经,村内低矮破旧、透风漏雨的土坯房成为拔地而起的客家小楼。如今走进车溪乡坝脑村,青松掩映中,800余亩的富硒蔬菜大棚傲然伫立,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园核心区的荣誉熠熠生辉。
昔日,王金长未能见证新中国的诞生,更无缘目睹首都的壮丽风采。2021年,103岁的段桂秀从于都启程辗转前往北京。她的步履蹒跚又坚定,只为在天安门前驻足,以她之眼,代金长哥哥完成未竟的梦想,让那份跨越时空的期盼得以圆满。
王金长用生命守护的祖国早已山河无恙,国富民强,若英雄在天有灵,大抵会满怀宽慰。而党和人民也从未忘却他的家人——每个月,段桂秀都能领到补助,逢年过节,村干部们也常常上门关心走访。
在政府的帮助下,一家人住进了小洋房。孝顺质朴的儿子儿媳,已成家立业的孙子孙女,抱着她撒娇的重孙小辈,四世同堂其乐融融。段桂秀的晚年幸福安逸,生活甘甜。
百年光阴倏忽而过,而在这段名为“守候”的故事尽头里,她仍旧从未忘却他。她说:如果有来生,我还愿意同他做夫妻。
段桂秀身后,被精心装裱起的烈士证明书,和曾孙辈的奖状上下排列挂在墙头。阳光洒落到堂屋里,将她花白的头发镀上了一层金边,仿佛有谁在轻柔抚摸着爱人的脸庞——那一刻,她看起来已经老了,又好像依旧年轻着。(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2024年片单发布
- 北京CBD影像季开启
- 菲律宾债务总额攀升至14.1万亿比索 创历史新高
- 千亿产业集群成型成势 广东海洋经济蓄势待发
- 山东德州平原震中现场:村民已恢复正常生活
- 打开孩子探索未来世界的窗 《探险家学院》系列发布
- 北京陶然亭早春花卉已绽放
- 见证巴黎圣母院五年修复之路:“浴火重生”再现法兰西辉煌
- 同一场电影票价不同 一张电影票背后藏了多少猫腻?
- 国家图书馆“四季童读”2024年春季卷书单在京发布
- 云南临沧警方中缅边境循线追踪 缴毒逾59公斤
- 巴勒斯坦申请加入国际法院诉讼 以军确认4名人质死亡
- 印度铁道部长:已确定列车脱轨相撞事故原因与责任人
- 今年前5月柴达木有机枸杞出口同比增长20.08%
- 大选选举日到来,美国总统候选人将如何度过?
- 湖北假日旅游消费充分释放 旅游目的城市扩容
- “下雪场 尴尬”上热搜,电影营销不应存安全隐患
- 2024北京民企百强出炉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 前8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增长
- 厚植生态优势 “美丽长春”画卷徐徐展开
- 热门推荐
-
- 湖北咸宁推行“线上代发” 打造“无欠薪城市”
- 突然不愿起床 竟是中风征兆
- “民歌大观”走进云南文山唱诵古老爱情密码
- 德国马牌全球首款自修补+静音棉旗舰XC7轮胎发布,途虎养车平台独家首发
- 国风华服,秀出“Z世代”的文化表达(文化中国行)
- 联合国报告:本轮巴以冲突使巴勒斯坦被占领土遭受严重经济破坏
- 俄乌局势进展:俄舰向黑海货船鸣枪示警 乌已修复部分能源设施
- 浙江杭州办“三重境”展览 展示杭州世遗的城市贡献
- 寻找“满江红”年代里的燕京遗迹
- 第96届奥斯卡奖揭晓 《奥本海默》夺7奖成最大赢家
- 特写:母亲节里“走不开”的母亲
- 社会组织力量助力青海国家公园管理能力建设
- (新春走基层)京广线上的桥隧“神探”:每天敲击“问诊”上万次
- 靖黎高速正式通车 湘黔桂区域性高速公路走廊形成
- 浙江:350余万人次博物馆里过年 文创销售火热
- 中国多地政府开展调研走访 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 福州“三条簪”走红:头戴锋芒 柔中有刚
- 玉树州文旅局局长谈“文旅热”: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 美国议员“离职潮”暴露国会运转失灵
- 上半年广东外贸进出口4.37万亿元 同比增长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