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条簪”走红:头戴锋芒 柔中有刚
中新网福州9月22日电 (彭莉芳)近日,越来越多身着汉服、头戴“三条簪”的年轻身影,款款穿梭在福建福州古色古香的巷弄间。在当地,一项古老而独特的妆束技艺——“三条簪”正悄然成为新的文旅热点。
旧时福州女发髻上插戴的是三个银制发簪,形似刀剑,中插一支,左右各一支,福州人称之为“三条簪”,又叫“三把刀”,相传在世道不宁的年代,以备杀敌、劳动、防身之用。作家冰心在《故乡的风采》中提到这一福州女性传统妆束,盛赞“天下没有一个国家的农村妇女能和我故乡的‘三条簪’相比,在俊俏上、在勇敢上、在打扮上,都差得太远了。”
“头戴锋芒,柔中有刚。”“特别英气勃发,大女主!”“女性可以温柔贤淑,也可以张扬明艳。”……在社交媒体上,与“三条簪”相关的话题热度持续攀升。福州妆造商家、写真馆也嗅到商机,在多个热门景区,推出多价位的造型拍摄产品和体验活动套餐,游客可以亲身体验“三条簪”的梳妆过程,穿上汉服,拍照打卡。
“又特别又美!不虚此行。”来自江西的吴女士早前在网上刷到“三条簪”,趁着中秋假期与亲友专程来榕“簪刀”,调侃自己已经拍了几百张照片留念。
在四川工作的福州人林晗,在抖音上刷到家乡这一“武器”上头的打扮,感慨不已,作为本地人对此竟知之甚少。“下次回家一定要妆扮一次,福州女人有家国情怀、有血性,一直没变过。”
在很长一段时间,福州的“三条簪”妆束几乎不见踪迹。“三条簪”妆束得以“重现”,离不开“80后”汉服妆造师黄秋辉及其团队多年的研究复刻。今年6月,“三条簪”作为“福州传统妆束技艺”被列入鼓楼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簪的形状扁平如剑,刻有花纹,插在发髻之间,主簪刀刃向下,左右副簪交叉,刀刃向外。”走进黄秋辉的工作室,化妆镜前,她正为模特描眉画鬓、盘发戴簪,讲解传统梳法。手快时,黄秋辉15分钟左右便能完成“三簪一髻”,但无论妆束如何简化,“发髻梳法这一核心,不能轻易改变”。
在黄秋辉看来,“三条簪”的出圈,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如今年轻人对非遗的热情,加之“三条簪”蕴含着的福州女性刚柔并济、勇毅独立的铿锵之美,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不过时。
走红的“簪花围”给了黄秋辉灵感,在传统“三条簪”妆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和国潮元素,推出贴近年轻人的改良版,将柄部形似矛的主簪替换成毛笔头样式,左右副簪变换为砍刀状;在银制头饰外加上多宝簪、富贵花等头饰,赋予吉祥如意、招财进宝之意。
8月下旬,黄秋辉和团队推出全复原和轻复原两类“三条簪”妆造体验,颇受顾客追捧。福州本地博主“陈楚念”带年迈的外婆找到黄秋辉,体验这项差点消失的“头顶簪刀”。让二人动容是,做好造型后,外婆感慨,“好像看到我妈妈以前的样子”。
借着“三条簪”这把火,位于中国船政文化城的《最忆船政》剧场,以及福建人艺浸入式戏剧《雀起无声》都将“三条簪”妆造加入角色中,让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在现代艺术舞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福州市文旅局9月也启动“来福州簪福气”2024福州“三条簪”妆造文化活动,让游客市民在中秋假期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
近年来,中式魅力频频成为国内多地文旅火爆的文化支撑。业内人士认为,各方对“三条簪”文化的不断深入挖掘和推广,将为福州文旅产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不仅丰富福州文化旅游资源,还带动服饰、美妆、摄影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更好地推动文旅和非遗的深度融合,培育更多文旅消费热点,助力做大做强做优福州文旅经济。(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兵故事:“我的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兵”
- 7户中央企业领导人员任职公布
- 晋疆交流进行时:文化交融须臾间
- 美国海岸警卫队:失踪潜艇还剩约40小时的氧气支持
- “2023南中轴·夜天桥”大幕拉开点亮西城之夜
- 南昌取消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 4月1日起实施
- 广东计划今年新增公办普通高中学位13万个
- 国际锐评丨从美企到韩企,它们为何被中国动力电池“圈粉”?
- 美资深调查记者:美国炸毁“北溪”管道旨在切断德国退路
-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 青海临近两县尚未接到伤亡报告
- 古文化街为啥年轻人也爱逛?
- 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重庆)启动 落地项目超2000亿元
- 中国科学家荣获多项创新水研究国际奖项
- 预防运动猝死,健康教育先行
- 武汉专家取得异种移植研究重要突破
- 好客山东“冬游”模式渐升温 “冷”“暖”体验受热捧
- 美国加速打造电池产业链,相关人士:美国最大命门是工程师队伍匮乏
- 新疆兵团:春耕春播忙 田间美如画
- 马来西亚副总理:三个月内制定举措遏制吸毒现象
- “五一”假期广州这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持续推进
- 热门推荐
-
- 青洽会邀浙江当“主宾”见证浙青友谊“历久弥新”
- 探访北京暴雨受灾区:重建家园过暖冬 多措并举待春来
- 美司法部指控伊朗在大选前策划谋杀特朗普 伊朗暂未回应
- 台风“摩羯”已登陆海南广东 华南云南有强风雨
- (乡村行看振兴)湖南桃江“蜜蜂姐姐”:靠诚信发家 带村民致富
- 科创赋能产业兴
- 为何公历2024年比农历龙年长12天?
- 福建京剧院复排经典传统剧目《辛安驿》 彰显国粹艺术传承
- 87幅绘图摄影作品见证山西考古历史
- 市场监管总局:直播带货必须说清楚“谁在带货”“带谁的货”
- 美国这州又传枪声 2024年以来超3.8万人因涉枪事件死伤!
- 和评理|共筑交流平台,推动中美经贸稳定向前
- “中国长三角——巴尔干半岛生物医药国际技术转移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启动
- 中华文化勃勃生机 多维度讲好“何以中国”的山东故事
- 美国债务膨胀影响全球金融稳定
- 中国A股船舶制造板块周一逆势上涨
- 回家、突破、实现、超越……见证2023年中国时刻
- 今年上半年广东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877起
- 柬埔寨将开展全国农业普查
- 外媒:美国制裁波黑塞族共和国总统相关公司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