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公历2024年比农历龙年长12天?
一问到底丨为何公历2024年比农历龙年长12天?
我们常说一年有365天,这是根据国际通用的公历,也就是我国民间俗称的“阳历”来说的,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即一个回归年的运动周期来制定的。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天,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布的日历资料显示,公历2024年为闰年,2月有29天,全年共有366天,而即将到来的农历甲辰年(龙年)则是平年,全年共有354天。为什么公历2024年比农历龙年多出了12天?
公历和农历为何有年长的差异?
为何公历和农历会有年长的差异?公历和农历又是依据什么来制定的?从古至今,人们计算时间的方式与天文学息息相关,通过观测太阳、地球、月亮等天体的运动,来作为计算时间的依据。专家介绍,公历和农历在天文学上是两种不同的历法,公历和农历年长的差异,是因为两种历法依据了不同的天体运动规律。
北京天文馆副馆长 齐锐:公历是靠观测太阳的运动来得到的这个历法。因此,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公转的这个周期,我们天文学上叫回归年,这个长度是公历年长的决定因素。天文学观测,我们得知,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天,因此这个公历的年长,就要向这个数值去逼近。从2024年来看,公历是闰年,2月有29天,因此它的年长是366天。 农历要考虑月亮的运动,因此,每个月它的月长是要看月相的阴晴圆缺的变化周期,朔望月的周期是29天半多一点,因此农历的每个月的月长无非就是29天或者是30天,甲辰龙年,它是一个农历上的平年,它这一年只有12个农历月,因此年长是354天。
公历闰年和农历平年的天数如何计算?
前面提到公历2024年有366天,农历龙年有354天,那么这两个数字是如何算出来的?公历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即一个回归年的运动周期来制定。
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天,并不是整数,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公历每4年设置1个闰年。凡公历年数能被4除尽的年份为闰年,2月有29天,全年366天。除不尽的年份为平年,2月有28天,全年365天。2024年能被4除尽,所以是闰年。这里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如果是整世纪年,如1800年、1900年、2100年,可以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仍为平年。
农历龙年的天数,农历每个月的月长是要看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也就是朔望月,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一个朔望月,以从朔到下一次朔或从望到下一次望的时间间隔为长度,平均为29.53天。全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
即将到来的农历甲辰年没有闰月,因此是一个平年,其对应的公历日期为2024年2月10日至2025年1月28日,共计354天。所以比公历2024年的366天少了12天。
农历的平年和闰年如何计算?
即将到来的农历龙年没有闰月,是一个平年。那么农历的平年和闰年又是如何计算的?农历年与公历年之间存在着年长差距,为了防止因年长差距造成四季脱节的情况,古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为了协调公历与农历的年长差距,古人就通过“十九年七闰”置闰方式,在每19个农历年中选择7年设置闰月,使得当年有13个月共384天。这就是农历闰年的由来。
北京天文馆副馆长 齐锐:到了现今,我们国家的农历的闰年置闰方式,已经不再采用古代的这种方式,是更加科学,简单地说叫“当闰则闰”。实际上我们看这个字的本意:闰,从天文学上讲就是多出一个的意思,实际上,我们知道严格地讲是没有闰年这个概念的,有的是闰月和闰日。公历是什么?闰日。它是把2月多加了一天,从28天变成29天,因此公历的2024年应该叫闰日年,简称闰年。而农历,它是真正的闰月,就是农历的这一年如果是闰年的话,那这一年就有13个月。
“大月”和“小月”是如何划分的?
在一年中,不同的月份天数各不相同,人们根据月长将不同月份分为“大月” 和“小月”。那么“大月”和“小月”是如何划分的?大小月的划分方式与天文学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北京天文馆副馆长 齐锐:公历的“大月”和“小月”完全是人为来规定的,公历的“大月”是31天,“小月”是30天,这个和天文上的太阳月亮地球的运动规律没有任何关系,它是纯人为定义的一个量。
专家介绍,农历月长的规定与“定朔”的概念相关。定朔,也就是将太阳与月亮合朔的日子定为每月的初一。此时,日月在黄道上处在同样的经度。太阳与月亮两次合朔之间相隔29天或30天,即为农历的月长。
北京天文馆副馆长 齐锐: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以及月亮围着地球运动,这两个运动都不是匀速的运动,它们的轨道都是椭圆的,也就造成了每个月的月长都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只能认初一是在哪一天,那么下一次(初一)出现我们就定为下个月的初一,这中间是29天还是30天要根据天文观测来决定。我们如何知道今年或者明年农历的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呢?一定要看权威机构发布的年历。
(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经济观察:直播卖房需要更强的专业性和更高的责任感
- 山西发改委公布10类定价听证项目 涉及出租车运价、景区门票等
- 粤剧电影《范蠡献西施》广州首映 展示南国红豆魅力
- 杭州退休老人拉着一箱中药周游世界
- 度过适应期!大熊猫“爱莲”“青花”“青露”“巧月”首次亮相
- 成都金融周活动启幕 发布跨境投融资数字平台
- 中国对非法引进外来入侵物种犯罪行为开展专项打击
- 调查:物价飙升福利削减 越来越多美国人艰难度日
- 通讯:355米内看到《清明上河图》的背后
- 雁鸿:火到国外的国风手艺人
- 7部国产新片2部进口大片集结 看春节档好戏
- 2023“一带一路”国际商协会大会:专家共话数字丝路发展新机遇
- 成渝金融司法协同中心成立一周年 共受理金融案件逾17万件
- 电影《雪豹和她的朋友们》在京举行首映礼
- 澳大利亚汉学家马克林:“‘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纯属无稽之谈”丨世界观
- 海口面向全球征集城市元素提炼与创意设计方案
- 世界首套单机容量最大冲击式水轮机配水环管研制成功
- 台商来辽助振兴 现场签约9个项目投资金额3.2亿美元
- 深化全球交通合作 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开幕
- “Talk and Show江西”主题短视频大赛收官 中外19部作品获奖
- 热门推荐
-
- 泽连斯基“突访”立陶宛 系2024年首次出国访问
- 央行定于8月27日发行应县佛宫寺释迦塔金银纪念币一套
- 市场监管总局:上半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率2.40%
- 法国艺术家雷米·艾融杭州办个展 盼推动两国艺术家交流
- 我国网络零售新业态新模式活力彰显 覆盖行业和产品种类持续扩大
- 民宿火了!大学生毕业实习都在搜“月租房”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女骑手田丹:“所做的一切都挺值”
- 释放冰雪消费潜力 山西“冰雪消费季”将启
- 珠江流域韩江发生2024年第2号洪水
- 总金额超千万元 新一轮广州文旅消费券发放
- 奥运订单加持 国内体育用品销量大增 中国制造“征战”世界赛场→
- 山西晋中精准识别资助对象 助学金解学子“后顾之忧”
- 欧盟指苹果公司阻碍流媒体音乐市场竞争 开逾18亿欧元“罚单”
- “离太阳最近”的图书馆
- 广东多举措推进珠江口海域综合治理
- 土特产变“新国潮” 这个展会上中国品牌“新花样”真不少
- 60余件吴昌硕作品亮相八大山人纪念馆 上演跨时空“对话”
- 南宁警方通报醉酒男子地铁站推倒女站务员:已拘留
- “文明交流互鉴理念国际研讨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
- 国际识局:尹锡悦陷入政治麻烦,因为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