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代表走进布达佩斯
中新网上海5月12日电 (记者 王笈)记者获悉,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代表于当地时间5月11日抵达匈牙利布达佩斯,在MOM文化中心为当地观众奉上“玉兰花开·魅力上海”戏剧专场演出。
“玉兰花开·魅力上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代表专场由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办。专场演出上,京剧演员陈圣杰、杨亚男,昆曲演员黎安、张冉,越剧表演艺术家章瑞虹、方亚芬,沪剧表演艺术家华雯,为观众呈现了京、昆、越、沪等传统戏曲艺术的迷人魅力;女高音歌唱家王作欣,男中音歌唱家杨小勇,芭蕾舞演员吴虎生、戚冰雪,杂技演员张珂、魏郭俊,则以歌剧、芭蕾舞剧、杂技剧等多种戏剧艺术展现了中国戏剧的独特风采。
“当中国之声在布达佩斯响起,当国粹艺术京剧传播到布达佩斯,我感到无比激动与自豪。”陈圣杰希望,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能多多走出国门,让更多世界友人感受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
演出结束后,不少当地华人华侨来到后台,与演员们合影。19岁的李政桥在布达佩斯上学,从小喜欢戏曲,在网上看到演出消息后,立刻与家人一起来看演出。“非常惊艳,一下子看到那么多不同的戏剧艺术,一睹名家风范,机会真的特别难得。”
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谷好好表示,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代表走进布达佩斯,在国际舞台上呈现一台融合优秀戏曲表演与多元戏剧艺术的精彩纷呈的演出,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加强上海和布达佩斯两座城市的友谊。
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金浩表示,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下一步将更好地服务于中匈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包括将邀请更多像“玉兰花开·魅力上海”这样的高水平的演出来到布达佩斯,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民心相通。(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高校研究生“卖画救母”引关注:今后希望通过作品传达大爱无疆
- “难上加难”双面侧柱碰试验 比亚迪CTB技术挑战成功
- 中越友谊关智慧口岸项目完成IGV无人车换电站调试
- 浙江文成一房屋局部坍塌导致3人被困 1人已救出送医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克曼:教会人们做好人工智能取代不了的工作
- 从台北到东北 两岸媒体人眼中的故宫
- 巴基斯坦一煤矿瓦斯泄漏致11人死亡
- 广西举行综合实战演练 提升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能力
- 打卡安徽16市美食 创意传统糕点吸睛
- 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在贵阳开展
- 乌溪江引水工程今年首次大流量供水
- 湖北对东盟贸易十年年均增长15.6%
- 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今日将启用 各项工作准备就绪
- 浙江成功开展全国首例微创人工心脏植入术
- 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7% 电力供应保障有力有效
- 啥叫“蓝色循环”?浙江已经有200+企业、10000+渔船加入了
- 中国多地进入伏季休渔期 本土养殖“代餐”填补民众餐桌
- 浙江嵊州小笼包进杭州 壮大“小吃经济”
- (走进中国乡村)新疆创客打造“梦工厂” 传统工艺品“破茧成蝶”
- 台商加码在中越边境投资 将在越寻求更多合作伙伴
- 热门推荐
-
- 中国驻美使馆:敦促美方切实尊重中国主权和香港法治
- 人民网评:让丝路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 日本民众举行抗议活动 要求美军基地迁出冲绳
- 从古城荆州,品味中华文明赓续千年
- (文化中国行)天下三分明月夜 文脉活化看扬州
- 中国西南地区首条直飞吉尔吉斯斯坦国际客运航线开通
- 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发生3.1级地震 震源深度11公里
- 中新健康|专家:三阴性乳腺癌一线治疗迎新标准
- 德国总理朔尔茨慢跑时跌倒 脸部被擦伤
- 外媒:美国同意延长日铁放弃收购美钢的最后时限
- 北京亦庄集聚智能网联汽车企业120余家
- 植树添绿 西藏林芝森林消防开展志愿服务
- 黄河郑州段五年来成功应对13次编号洪水
- 福建各级法院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持续加大司法救助力度
- 北京石景山计划到2025年科幻产业年收入突破100亿元
- 锡林郭勒清洁能源建设:昔日发电卖能源,今朝产业建集群
- 长沙岳麓区教育局:校党总支书记和涉事教师停职
- 洞庭湖水位快速回涨,结束长达308天的枯水期
- “国潮”崛起下,传统汉服与“新中式”何以“花开并蒂”?
- 与AI相伴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