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行走在诗词中是什么体验?去济南百花洲感受一下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在拥有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山东济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至今延续着古风古貌,泉水滋养的街区极具老济南韵味。《文化中国行》,一起走进济南百花洲,感受齐鲁大地老城老街的文化底蕴。
在济南古城中心区域有这样一片历史文化街区,名叫百花洲,名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北宋文学家曾巩任齐州也就是现在的济南知州时在这一片修筑了百花堤、百花台等等,因而取名百花洲。
北宋时的齐州城,经常遭受水患。曾巩到任齐州知州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包括修建水闸、修筑堤堰等等。
文史学者 张继平: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先生把大明湖,现在叫大明湖,过去叫西湖,他把西湖的淤泥疏浚,疏浚之后就修了一道堤坝,叫百花堤,然后有百花台。说起百花洲,有18个字可以概括它的特点,历史久、文化厚、风景美、特色浓、故事多、烟火旺。历代的文人墨客来到了百花洲附近,留下了大量赞美百花洲的诗篇。
曾巩所作《百花台》诗流传至今,“烟波与客同樽酒,风月全家上采舟。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似武陵游”,他眼中的百花洲,芙蕖映绿,鲜花烂漫,如同在桃花源中游览一般。
百花洲的秀美景致,备受古代文人青睐。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曾在百花洲畔筑白雪楼,隐居在此。为纪念这段故事,如今街区里也有一座白雪楼,作为举办展览和演出的公共美学空间。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这是清末作家刘鹗对济南的传神描述,至今在百花洲依然可以看到这样的风貌。自古以来,济南群泉奔流,光名泉就有72处,济南老城内的珍珠泉、芙蓉泉等众多泉水都汇流于百花洲,再向北流入大明湖。
济南泉水与天然染料相结合,诞生了独具泉城特色的扎染技艺。在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向到访的游客们呈现着代代传承的美好,非遗已经成为这里一张亮眼的名片。
匠心造物、以物传情,街区内一座座非遗工坊,传递跨越千年的指尖情怀。
2018年,百花洲挂牌成立了国内首家位于省会城市中心区的传统工艺工作站,邀请当地非遗传承人入驻。
出生于皮影世家的李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南皮影戏的第五代传承人。皮影制作、创作剧本、上台表演样样拿手,李娟还创办了以“80后”“90后”为主力的“皮影女团”。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桥氏木作”技艺传承人乔一兵在工作站里也有自己的工作室,他用一整块木料、不用一钉一铆,制作鲁班枕结构的系列用品。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桥氏木作”技艺传承人 乔一兵:它本身是一整块木头六个面,通过锯和凿,形成一个器物,这个器物过去古人是干什么用的呢?当枕头用的,也可以当凳子用,它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折叠携带,非常方便。传说是鲁班发明的。和众多的优秀的传统技艺一样,它深层次的代表的是中国的一些思想、一些哲学、一些文化在里边,(鲁班枕)核心是平衡和和谐,我觉得我很有必要把它传承下来,发扬光大。
工作站不仅展示技艺和作品,还面向学生开展非遗研学活动,成为了解非遗、学习非遗的技能库。
这片曾让不少古代文人流连的街区,在诗词里既有“树影山光逐水流”的自然美景,也有“池畔弦歌漾酒旗”的市井烟火,还记录过“采莲烟水里”的劳动场景,诗歌不止活在历史中,这个假期,在百花洲举办对诗擂台赛,诗词爱好者们来到这里参加诗词接龙挑战。
百花洲游客 李柏萸:传统文化我觉得就像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根基,大家来到百花洲来亲自感受一下,一定会爱上这样的传统文化。
在流动的光阴中,文化音符始终在百花洲流淌。
(总台记者 文永毅 赵晶 张煜 张涛 济南台)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香港妇女来闽感受家乡发展新貌
- 92岁传媒大亨默多克正式宣布卸任 长子将接棒
- 白鹭飞鱼跃美 杭州2万尾鱼苗被投放新安江湿地
- 国庆假期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偏低,这些地方有大到暴雨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阿富汗首都发生爆炸致7人丧生
- 今年前十月北京艾滋病新增病例数稳中有降
- 外媒: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任期再延长一年
- “新星梦 华夏情”第二届中韩文化交流之夜在韩国仁川举行
- 贵阳:路边音乐会成城市新名片
- 已达300起!2024年以来美国大规模枪案频发引关注
- 在守正中创新 在提质中突破——2022国产电视剧创作观察
- 做月饼练书法 国际友人浙江桐乡花式过“中秋”
- 人人都能当歌手 浙江“村K赛”焕发千年古镇新活力
- 浙江宁海千年古村以“爱”为名 燃起“庭院夜经济”
- 休痛经假阻碍重重 记者调查“小众”假期落地难
- 人文纪录片《韩美林》开机启拍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称生成式人工智能加剧性别偏见
- 一端口一收费 喜马拉雅上演分拆式割韭菜
- “镜游青海”摄影作品展为游客献上视觉盛宴
- 热门推荐
-
- 重庆警方侦破特大集资诈骗案 涉案金额3亿余元
- 中国多地发力优化支付服务 境外人士体验“加分”
- 泽连斯基到访比利时 比方将向乌交付30架F16战机
- 中国碗要装更多优质粮
- 印度中央邦一寺庙发生坍塌事故已致35人死亡
- 父亲用奖学金交学费被孩子指“好恶心”,问题出在哪
- 第十届成都汽配展在蓉开幕 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
- 俄法两国防长通电话
- 建议为耐药结核病患者免费治疗
- 广州南沙出现龙卷风 致铁皮房顶被掀飞、树木折断
- 广西力争5年实现地籍“一张图”全覆盖
- 车企收集应用车主行车信息得有边界
- 北京三山五园艺术中心将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 外媒:哈马斯将前往开罗 讨论加沙停火谈判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国家模式动物科学中心”揭牌
- 山西大同科技赋能“菜篮子” 打造直通中欧蔬菜集散地
- 保障食品安全要靠科技 专家:区块链、大数据用起来
- 国家消防救援局:冬季火灾呈六大特点 将加大对重点领域火灾防控力度
- 临时停火协议到期 苏丹多地再度爆发冲突
- 甘肃乡村安居变优居:村子像大花园,家门口还能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