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秒钟完成的3D物体制造法出现 首次将2D打印、折纸和化学法结合
科技日报北京7月27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日本东京大学官网最新报道,该校研究人员首次将2D打印、折纸和化学方法相结合,创造了一种实现快速制造3D物体而不会产生任何废料的方法,新方法可使材料几秒钟内即完成自动折叠。
复杂物体的3D打印通常需要很长时间,因为打印过程必须铺设大量的2D层来构建物体。该过程通常会浪费支撑未完成物体所需的大量材料。目前也存在一些使平面材料自折叠成3D形状的新方法,但有耗时长的缺点。科学家一直希望使用最少数量的材料来缓解这些问题,即通过选择材料中的某些特殊性能,允许它们在适当的条件下,自动折叠成复杂的3D形状。
团队此次发现了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创建自折叠的对象。从本质上讲,他们制作的其实是带有折纸图案的平板,这些图案非常复杂,即使是熟练的折纸艺术家也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但是凭借新开发的特殊工艺,几秒钟内材料变身复杂的3D形状。
该技术利用一种特殊的喷墨打印机,将2D折纸设计打印到塑料片的两面,塑料片会因加热而收缩,但它使用的墨水却不会收缩,干燥时可保持柔韧性。这一微妙的“差别”可在一侧或另一侧的墨水部分之间留出间隙,让设计人员可控制纸张的某个部分的折叠方式。
与之前相比,研究团队将输出分辨率提高了1200倍,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创建的设计不仅具有新颖性,而且还可以用于实际应用,在任何存在紧张的物流或存储情况下发挥巨大作用。
【总编辑圈点】
将2D打印、折纸和化学法结合,充分体现了科学家们融合多领域新旧技术的巧思。简单来说,他们是将现有物体扫描成平面图案,再通过加热时材料基页收缩、油墨则抵抗收缩的特性,找到墨水间的“空隙”进行折叠操作。很棒的一点是,由于预折叠的形状是完全平坦的,因此该技术可以将现实中的物体转换为2D,需要时再回到3D,譬如在灾难重建领域,它可以将某些难以运输的医疗物品折叠送达再释放。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A股周五上涨 沪指重返3000点
- 苏宁易购开启中秋国庆“千城万店家年华”
- 美国国会两院通过临时预算案以避免政府“关门”
- 暑期溺水事件多发 如何科学施救?为你划重点→
- 上海奉贤滨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开工 修复岸线总长17.4千米
- “农科院”食品有多少是真冠名?
- 哈马斯、以色列无法就释放人质数达成一致 停火谈判陷僵局
- 以军称也门发射导弹 以中部地区拉响警报
- 内部分歧加深 冰岛总理宣布解散执政联盟
- 航天科工二院联合街道举办“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主题文化活动
- 俄媒:乌军总司令在俄军袭击中头部受伤 或已无法履职
- 银发阅读如何蓬勃发展?他们有话说……
- 美媒:“北溪”被炸,最新情报暗示幕后黑手是……
- 1针完成!机器人辅助高效穿刺活检
- 广州今年首个高温预警生效 开启“下开水”模式
- 超级月亮、流星雨……2023年天象剧场“节目单”来了
- 62国逾300名国际交流员已在甘肃研习
- 著名书法艺术家孙伯翔逝世 享年90岁
- 中国142家公司上榜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 脑干出血+“大白肺” 上海专家克服重重困难抢回老人生命
- 热门推荐
-
- 大山深处“追花人”乘上高速路“快车”
- 上海发布脑机接口产业培育行动方案
- 2023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4.9亿元
- 助推动漫IP产业化 “湾创力”动漫授权大会在穗举行
- 2024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3%
- (经济观察)中外金融高管热议中国资产 配置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 网红代糖赤藓糖醇“塌房”了吗?还能放心吃吗?
- 不合格率为2.95%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三季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
- 2024宁夏自驾线路发布及自驾体验活动正式启动
- 希腊海运和岛屿政策部长因乘客被船员推入海中死亡事件辞职
- 重庆女子考古队的故事
- 佩斯科夫:弄清“北溪-2”管道爆炸现场附近不明物体的性质至关重要
- (“八八战略”观澜)“八八战略”20周年:“逛一逛”中体验温州之“变”
- HPV疫苗?生理盐水!警方提醒:预约接种疫苗别信“私人渠道”
- “长江2024年第2号洪水”抵达三峡水库
- 中国官方修订印发《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备案办法》
- 引进专业服务 满足多元需求(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
- 云南腾冲:小小“火塘会”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 北京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
- 百度CTO王海峰:百度“智能代码助手”整体采纳率已达到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