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三万亩再生稻头季按下插秧“启动键”
中新网福建南平3月29日电(张丽君 温良英)时下正值春耕春种时节。3月29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和平村再生稻田里,满目葱茏的头季再生稻秧苗成排成行,长势喜人。农户们卷起一片片秧苗,正在为它们“搬家”,几名农机手驾驶着插秧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一盘盘嫩绿的秧苗从插秧机苗盘上井然有序地插进稻田里,不一会儿,成片农田满眼翠绿。
闽北再生稻头季开始种植了。陈琦辉 摄
建阳区水吉镇和平村千亩再生稻示范片已连续八年亩超“吨粮”,今年又是闽北最早移栽大田的再生稻示范片。
“以前插秧全靠人工,现在机械化,一小时就能栽插3-5亩,天气好的话,我这300多亩再生稻预计10天左右就能全部栽插完成,不仅效率提高了,人也轻松多了。”种粮大户李家寿说到。
再生稻是种一茬收获两次的水稻,再生稻具有一种两收、省时省工、增产增收、节本增效、米质优等优势特点。近年来,建阳区强化政策扶持,加大种粮农民补助标准,鼓励和引导种粮大户规模化种植,对连片种植再生稻30亩以上,给予每亩一次性最高补助200元。
头季再生稻带来一片春色。陈琦辉 摄
建阳区农业农村局大力推广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种植,强化科技支撑,2024年引进2条自动化水稻育秧生产线,填补了建阳水稻生产种植环节育秧智能化空白,通过托管服务和代耕代种等形式实现小农户和大农机有机衔接。
据统计,2024年建阳区新增千亩以上再生稻示范片2个,百亩以上示范片8个,再生稻种植面积由去年的2.3万亩,发展到3万亩。预计全区将于4月15日完成3万亩再生稻秧苗的移栽,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福建南平是农业大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被誉为福建粮仓。(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深江高铁最大跨度斜拉桥主墩承台浇筑完成
- 鹊桥浪漫“邂逅” 200名青年心动相约
- 山西签发首份输菲律宾RCEP原产地证书
- 中国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累计发送旅客破1亿人次
- 英国将加大投入打击社区犯罪
- 插电混动技术引领市场,先进技术助力可持续发展
- 广西自然资源系统举办竞赛培养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人才
- 美国寻求在波兰的“永久军事存在”,波兰:欢迎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塞北小镇打造“蛋业联盟” 年产值达4.2亿元
- 受降雪及路面结冰影响 18省区市境内190个路段封闭
- 金圣华:“谈心”十八载,写出最真实的林青霞
- 来重庆过年,这篇攻略就够了!
- 被控受贿1647万余元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局长张务锋认罪悔罪
- 财税体制改革如何推进? “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 美美与共 中乌对话激活古老文明新生机
- 全国首单实现“带租过户不停航”的船舶登记业务在天津落地
- 生态环境部公布4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 湖北算力和大数据产业初具实力 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 广西长洲枢纽船闸高科技“防撞装置”:一根“小铁链”可保船闸安然无恙
- 多国驻华使节共品“楚天好”茶 助力国际茶文化交流互鉴
- 热门推荐
-
- 高考在即 各地全力以赴护航高考 为考生撑起“安全伞”
- 成都一餐馆展示牌印“伤心凉粉” 被诉侵权索偿8万元
- 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世贸组织体系正在遭受侵蚀
- 宁夏银川:美丽河湖绘就宜居新画卷
- 江苏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种粮大户获奖拖拉机
- 辽宁沈抚示范区奏响春日项目建设“奋进曲”
- 中新健康丨关注肝炎日:请温柔呵护你的“小心肝”
- 共赴丝路之约 陕西“多元蓄能”推进对外开放
- 【中国有约】比利时自媒体人首次走进新疆 感受民族团结的力量 期待发掘更多美好
- 人民财评:以“科技范儿”保障“丰收味儿”
- 今天你收到玫“贵”花了吗?
- 中国神经外科精英探行业热点 共推神经内镜技术发展
- “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研讨会在俄举行
- 福建平潭海坛海峡水下考古遗址公园开工
- 中国国家发改委:将坚持常态化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
- 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中国人寿这样做
- 浙江水利观察:丰水区夏季多雨 既要防汛也要抗旱
- 新疆吉木乃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揭牌
- 案值68.91亿元!黄埔海关开展打击走私及虚开骗退税专项行动
- 首届昆仑美食节在青海格尔木启动 烹调高原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