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戏曲服装为主角 话剧《万火关》用当代视角思考传统文化
中新网北京4月19日电 (记者 应妮)两件戏服“老靠”与“新靠”,三代戏曲艺人之间的不同命运,18日晚在京上演的话剧《万火关》用当代视角思考传统文化。
《万火关》的故事发生在北京某条胡同的深处。编剧闫小平介绍,故事从两件戏服讲起:学京剧的男孩与当网红的女孩组成临时搭档,男孩是京剧武生,有着专注而纯粹的眼神;女孩决心成为主播,理性、冷静、生机勃勃。他们来到小院寻找和追问,试图在流量时代里摆脱孤独和恐惧。
全剧形式上采用传统的三一律,故事在一天、一地完成一事。场景几乎不换,但回忆脱逸、色彩幻化、情节紧张。两件会说话的戏服在等待合作的演员,两个迷茫的青年在寻找各自的未来。始于两件大靠的半夜对峙,终于两个当代青年照亮黑夜,一段类似于“等待戈多”般的故事就此展开。
导演邵泽辉表示,“当年轻人越来越多地关注到传统文化,他们真的看懂了传统文化吗?所谓的国潮,根基在哪里,又该如何发展?”他希望通过这部剧给观众一点启发。
《万火关》把戏曲服装作为主角,将武生三代演员的口述历史、服装制作者的行业秘辛、同龄演员的人生经历融入其中,古雅、超然又一片生活气。戏曲服装不是简单的演出服,而是戏曲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戏里靠旗、水袖、褶子的功夫,不仅需要演员的技巧,也需要戏服制作者的技巧,后者同样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两件靠与男孩一同嘶吼出“腾啸三五声,决胜千万字”,当两靠两人将银袍白马、臂力万钧的少年英雄杀遍南北、未逢敌手的故事呈现在直播间,四个人逐渐读懂彼此内心的热爱和执着,带着火星的气流点亮生命青春礼赞。
据悉,作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小剧场话剧《万火关》将持续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小剧场演出至4月27日。(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什么时间可以申报?北京市小客车指标办发布申报期常见问题答疑
- 义乌江畔的生命托举:从救起一个人到温暖一座城
- 世界葡萄酒大师赵凤仪品鉴龙谕葡萄酒
- 988元礼盒已抢光!“天价”月饼又回来了?
- 胡歌:梅开二度蓄谋已久
- 国家出台首个专门文件——银发经济催生新领域和新赛道
- 年轻人抑郁,是因为他们变脆弱了吗
- 《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启播
- 中改院:我国服务型消费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 台风“小犬”趋向粤西到琼东部海域 广东沿海风雨明显
- 土耳其外长将赴俄罗斯出席俄土伊叙四方外长会
- “花月醉雕鞍——大唐金乡县主展”开幕
- 尼日利亚油罐车爆炸 造成至少8人死亡
- 工信部官宣了!前11个月这两项数据双增长
- 山西加强经营性自建房安全管理 清查整治违法行为
- 高校人事调整密集,这些高校迎来院士校长
- 巴以临时停火协议生效 联合国加大对加沙地带人道救援
-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福田赳夫传记》中文版将出版
- “百岛之市”珠海来厦推介万山群岛旅游
- 中国天文学家发现宇宙最好“标准烛光” 实现星系批量高精度测距
- 热门推荐
-
- 尹锡悦:将虚心接受国会议员选举民意 革新国政
- 指数报告在沪“出炉”:健康消费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和升级趋势
- 平台模式创新要以安全为底线
- 北京优化调整公交专用车道通行措施8月31日起陆续实施
- 电影《749局》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 “郑州—索非亚—列日”跨境电商全货机航线开通
- 华东师范大学交叉科学发展战略联盟成立 推动多领域创新
- 王毅会见巴西总统首席特别顾问阿莫林
- 如何加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
- 各民族如何交往交流交融?这场研讨会展示了这些文化“密码”
- 北京将迎降雪降温天气 供热系统提前升温蓄热、加强运行调节
- 九部门明确养老金融发展“规划图”——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 颜色在某种程度上会改变饮料原有味道
- 岸绿景美 生态宜居
- 横跨供港水库 广东长深高速新丰江大桥合龙
- 国际热评:日本应正视福岛核污水问题 停止混淆视听
- 京津冀同步启动夜市招聘活动 就业服务站开到家门口
- 7月29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上周五上升0.89个点
- 云南临沧:民警中缅边境救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凹甲陆龟
- 沈阳故宫开放文博书房 打造博物馆“公共阅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