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生态保护推动“朱鹮之乡”绿色经济
中新社陕西洋县3月16日电 题:生态保护推动“朱鹮之乡”绿色经济
作者 杨英琦 李一璠
“羽毛如翦色如染,远飞欲下双翅敛。”唐朝诗人张籍曾如此描绘朱鹮。彼时的他不会料到,在未来,从孤羽七只到万鸟竞翔,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不仅创造出生态奇迹,也为后人的生活带来新机遇。
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东亚,但一度被人们认为已灭绝。1981年,科研人员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找到了当时世界上仅存的7只朱鹮,在随后四十余年的多方协力保护下,截至2023年,全球朱鹮数量已达1.1万只。
自发现朱鹮以来,洋县通过恢复天然湿地、封山育林、植树种草、投放鱼苗、改善水质等多种措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卓有成效。2023年,该县共获优良天数333天,全县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如何调解、生态价值的转换如何实现……身处秦巴山区腹地,区位优势并不明显的洋县面临诸多难题,这座“朱鹮之乡”仍在探索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洋县草坝村地处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这里既可远眺秦岭叠翠连绵起伏,也能近观朱鹮振翅低飞。
“为了生态保护,我们曾因不使用化肥、农药导致传统作物减产,对收入颇有影响。”陕西双亚有机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亚刚说,但随着有机产业发展,当地的乡亲们有了新生活。
“作为朱鹮繁衍栖息觅食地,草坝村积极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严格按照有机农业生产规范,统一施肥、动态监管、实现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洋县草坝村党支部书记刘煜华介绍,该村现已认证有机稻米、梨果2600亩,建成有机食品生产车间6个,生产的黑米醋等9类产品畅销中国各地。
为保护朱鹮而营造的极佳生态环境成了当地有机产业发展的根基。得益于此,洋县打造了西北地区最大规模的有机产业园,目前园区已初步形成食药制造、酒水饮料、农副产品深加工3条产业链,涵盖111种产品。
“从黑米到五彩稻米,洋县有机农产品销量可观。我们还研发出了黑米茶、黑米糊、黑米锅巴等深加工产品。其中,黑米茶远销日本、法国等地。”周亚刚的公司位于有机产业园园区内,年产值达1.5亿元人民币。收到海外客户的积极反馈,他计划加快黑米酒等特色产品的出口,持续拓宽国际市场。
因“鹮”生“机”,随着有机黑米、稻渔共生、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的发展,洋县多年来积聚的绿色“能量”已化为经济增量。“生态保护和有机产业相生相依。”周亚刚感慨:“多年前是洋县人养朱鹮,如今已是朱鹮‘养’人。”
赏秦岭四宝、逛朱鹮梨园、观蔡伦造纸、尝有机食品……与此同时,洋县正全域发展生态旅游,并逐步开发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新业态,激发文旅融合发展活力。
“洋县将紧扣‘绿色循环、生态宜居’发展定位,一如既往地做好朱鹮繁育和保护工作,同时强化‘朱鹮之原·有机洋县’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提高有机产品知名度、美誉度,以生态为特色、文化为内涵、旅游为载体,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洋县县长张军说。(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39个铁路物流中心全部挂牌成立
- 但丁巨著,意大利音乐剧《神曲》2025年将开启中国巡演
- 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开幕 倡议将开幕日定为“世界低碳日”
- 民生直通车|解决线上消费和服务维权新问题 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
- 美国上周末多地枪声不断 多人死伤
- 特写:英国社交媒体达人分享中国美食“舌尖之旅”
- 美国马里兰州师生交流座谈会在黄山举行
- 去哪儿完成数据出境申报 标志旅游场景数据出境获批
- 浙江台州今年首批出口杨梅发往新加坡
- 铜奔马玩偶遭盗版,文创维权亟待加强
- “悲鸿的精神”原章签名版画首发
- 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完后居民为啥不满意?
- 中国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
- 中国西南首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发电
- 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中小学生慎用“鼻吸能量棒”
- 天津落地知识产权融资租赁新模式 服务科创企业发展
- 一份与群众朴素情感高度契合的判决
- 央行: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87万亿元
- 埃及学者:中国站在公平正义一边 为解决中东问题作出贡献
- 10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603起
- 热门推荐
-
- 用心用情用力写好“暖”字 各地多措并举保障千家万户温暖过冬
-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聚焦前瞻科技 中外企业竞秀“大模型”
- 中新健康丨广东报告新增1770例登革热病例
- 台胞杜震华夫妇回重庆万州寻根祭祖:完成50多年心愿
- 中国铁路迎来元宵节探亲客流小高峰
- 广西多措织密养老服务网 守护幸福“夕阳红”
- 大家商量着办 融入海淀街头巷尾的“同心”智囊团
- 北京大兴群众才艺文旅秀《多彩大兴》受热捧
- 新疆乌什地震灾区一水电站恢复生产发电
- 甘肃“西”引沪上“银发族”打卡“康养游”
- 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公益电影《青爱》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 我国前8个月经济加速跑 多项数据表现亮眼
- 湖北钟祥第四届长寿文化旅游季开幕
- NASA:日本登月失败的登月舱残骸疑似已找到
- 多方反对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 福岛记者:日本民众对于排海感到愤怒
- 黄轩化身快递小哥呼吁抵制非法寄递野生动物制品
- 把文艺写进人民心坎里
- 央视元宵节晚会 小尼的牌终于对上啦
- “南方周口店”万寿岩遗址出土文物首次走出去
- 文博有了“科技范儿” 智慧旅游为文旅消费再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