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文化观察:好“戏”连连唱响“风景独好”
中新网南昌4月18日电(巫发阳 肖文玥)采茶戏乡音依旧、赣剧优雅动听、民族歌剧恢弘大气、戏剧小镇热闹非凡……近年来,江西各地好戏轮番上演、收获观众喝彩连连,一出出戏剧正从赣鄱大地走向全国、唱响“江西风景独好”。
赣剧走进校园 创新传承步履不停
今年3月,南昌大学《赣剧艺术鉴赏》课堂上,国家一级演员、南昌大学二级教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剧传承人陈俐正在为学生们讲解赣剧里耍花枪、投水袖等动作。随后她亲自示范,先将花枪高高抛起、再迅速接住、然后回眸转身,整套动作一气呵成、十分优雅。
这一课堂片段被学生用手机拍下,上传至短视频社交平台。截至目前,该视频获得70万点赞,相关话题“#这堂课抬头率100%#”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阅读量突破3000万人次。
该课“出圈”后,许多学生慕名前来听课。不仅有南昌大学本校的学生,也有江西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的学生,甚至还有河南、辽宁等外地大学生前来“蹭课”,可以容纳200人的阶梯教室经常是水泄不通。
“我是学播音主持专业的,陈老师会在课上教我们赣剧的发声方式,这对我的专业学习也有一定帮助。”南昌大学学生鹿艺腾告诉记者,陈俐在课堂上不仅会教授赣剧的历史,也会邀请大家上台体验赣剧戏服,还会手把手教他们使用双剑、花枪等道具,有时甚至邀请其他赣剧演员担任助教,给学生化戏妆。
“戏曲中的唱念做打十分讲究,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如何让更多年轻人关注赣剧,是我一直在做的事。”陈俐表示,她一直关注赣剧的传承与创新,除了创新剧本,也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结合,吸收了话剧的表演方式,借鉴了舞蹈的身段以及交响乐的伴奏。
据了解,赣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于赣东北,其声腔基础为弋阳高腔,并在清代中期融入昆腔和乱弹,形成多声腔剧种。赣剧高腔现存曲牌二百余首,仍然保存了弋阳腔“向无曲谱,只沿土俗”“锣鼓干唱,人声帮和”的艺术特点。
赣剧《孙悟空》里,美猴王一个侧翻引得师生阵阵欢呼;《霸王别姬》中,“虞姬”和“项羽”诀别前互诉衷肠;《金色的鱼钩》里,红军战士的战友情令孩子们动容……2024年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近日在江西乐平市中小学开展,近千名师生通过现场或线上直播平台观看了精彩的赣剧演出。
乐平市文化馆馆长程慧表示,为加大校园赣剧普及力度,着力推进戏曲进校园,乐平市赣剧团每年组织校园专场演出10余场,观看人数约3万人次,并在乐平市11所中小学开设赣剧兴趣班,2023年授课500余节、培训学员1500余名,营造出“人人知晓非遗、人人热爱非遗、人人传播非遗”的浓厚氛围,让赣剧的种子在学生心底生根发芽,助推赣剧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采茶戏走出江西 展现赣鄱非遗魅力
“只要红军有盐吃,就得让老百姓的菜碗也是咸的,这就是‘有盐同咸、无盐同淡’。”4月14日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安采茶戏《有盐同咸》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为北京的观众带来具有江西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大戏。
据了解,《有盐同咸》历时三年创排而成,以“盐”为全剧的线索,讲述了山歌妹子七秀的成长经历,并运用《反穿调》《别店调》等采茶曲牌和山歌,让观众身临其境,仿佛与七秀同上井冈山,感受那段“军民一家,风雨同舟”的历史岁月。
“这部作品是我第一次以乡音写作,也是第一次完全用山歌体抒情叙事。”该剧的编剧罗周告诉记者,他在进行剧本创作时,将江西人特有的精神品质也融入剧中角色的性格,比如七秀的顽强不屈、干练,就是典型的江西人性格。
“七秀寻找红军上阶梯那段表演给我很大的惊喜,剧中用红色灯光模拟红军战斗场景也非常震撼。”观众肖晨伟表示,他是吉安人,爷爷曾在采茶剧团负责二胡和三弦的演奏,他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看采茶戏,对采茶戏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他也期待未来能够看到更多采茶戏新作品。
此外,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已在北京、深圳、长沙、武汉、南京、昆山等城市巡演102场;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走过全国97个城市,展演260场……江西采茶戏是一种传统戏曲剧种,是江西各地采茶、花灯等民间歌舞小戏的统称,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中赣南采茶戏、高安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吉安采茶戏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创新戏剧表达形式 打造江西文化新名片
“这是我第一次观看歌剧演出,看了之后发现果然不虚此行!”来自武汉的苏女士在清明假期专程来到南昌观看民族歌剧《八一起义》。演出中,“邓颖超送别周恩来”“贺龙递交入党申请书”等场景让她印象极为深刻,剧中的布景将实物和科技结合,给了她更加真实的感受。
据了解,民族歌剧《八一起义》由江西省歌舞剧院、南昌市文化艺术中心创作演出,南昌交响乐团、南昌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联合演出,以八一起义为创作蓝本,再现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打响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创建人民军队的峥嵘历史。
“《八一起义》运用了独唱、对唱、合唱、重唱等多种声乐演唱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舞台音乐风格”“《八一起义》精妙借用了电影、戏曲等其他舞台艺术的创作手法,实现了虚实相生、松弛有度的舞台效果,从视觉与听觉上给人带来强烈冲击”“该剧勇敢地打破了线性叙事的传统叙事思路,而改用以八一起义前夕不同场景下的故事来渲染主题和概念的非线性叙事方法,拓展了当代中国歌剧的题材领域和表现空间”……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的多位工作人员观影后好评如潮。
今年1月,由黄定山担纲总导演的原创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南昌进行首演,创下开票仅9分钟就全场售罄的纪录;开演4天,就有5000余名观众走进剧场观演,其中不少观众来自湖南、湖北、广东、山西等地。截至目前,该剧已进行30余场演出,并计划在2027年前完成100场(巡演),作为对建军百年的献礼。
据介绍,2023年,江西文旅部门实施艺术创作“四名工程”,全年创排47部大戏,推出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青春版赣剧《红楼梦》等一批精品剧目,并开展“百馆千万场服务来共享”群众文化活动2万余场,参与群众超3000万人。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梅亦表示,2024年,江西将持续擦亮“江西风景独好”品牌,继续深入推进“赣鄱好戏”惠民工程、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工程、文博场馆“百馆晋级”工程,打造江西特色文化惠民品牌,让“风景独好”的江西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羲皇故里”新鲜事:现代科技夜空中“描摹”伏羲像等古老文化画卷
- 杂技情景剧《福人游记》献演 致敬福建文化遗产
- TCL李东生: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是要与当地共建工业能力
- 塔里木沙漠公路如何打造“零碳”新维度?
- 从源头到大海 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以“影像”诠释命运紧相连
- 北京大兴机场今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
- 黄山武夷山摄影联展:用镜头书写双世遗名山的秀美传奇
- 3万多吨核污染水已经入海!日本4月或启动新一轮排海
- 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不该再是个争议话题
- 商务印书馆发布2月好书 《辞源(第三版·音序本)》首次面世
- 年轻人热衷“躺营”松弛度假
- 市场销售加快恢复 8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4.6%
- 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 西藏西部等地仍有强降雪
- 中国国产支线客机ARJ21开启“环青藏高原”演示飞行
- 尘封10年的世界纪录,被这名少年打破!
- “国韵”悠长,国潮何以成热潮
- 巴西多地停电 各州抢修恢复供电
- 西藏昌都森林消防开展水域救援集训 锤炼水上“真功夫”
- 浙江聚力培育高品质消费集聚区 构建城市消费新图景
- “仲夏夜之梦”开启2024年湖南省(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
- 热门推荐
-
- 崔克勤:广东木偶戏是高雅艺术 展现岭南文化气质
- 第三届中国西藏“环喜论坛”:规模规格创西藏外事活动历史新高
- 女子3万元卖掉亲生女儿后又后悔 求助警方成功找回
- “航班取消”后下载App领补贴金?警惕这种骗术!
- 秦淮灯会7月1日起在拉萨布达拉宫前上演
- 福建芳华越剧院携优秀剧目赴浙江绍兴参加越剧展演
- 今晚,他们圆梦工体!
- 新疆石河子市:“龙行龘龘 福满军垦”迎春灯会年味浓
- 第四届金剧奖在深圳举行 快手为“剧星梦想”提供舞台与空间
- 雁栖湖畔“地球”转起来 能精准模拟地球上气象洋流植被等变化
- 台风“泰利”来袭 广东湛江市区所有商场停止营业
- 智能手表检测睡眠质量 不靠谱!
- 辽宁自贸区运营七年累计使用外资49.9亿美元
- 援柬中国中医医疗队赴“一带一路”水电项目巡回义诊
- 哈尔滨机场春节黄金周运送旅客、起落航班数均创历史新高
- “五一”出入境游高峰将至 日均出入境客流将达220万人次
- 内脏脂肪关联高患病风险 吸烟会增加腹部脂肪囤积
- 亚蓉欧大通道(成都—大湾区)铁海联运班列首发
- 以色列议会投票决定将紧急状态再延长一年
- 空前火爆的假期:多地预计中秋国庆假期游客接待量将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