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古迹遗址日”:郑州市民触摸千年历史脉络
中新网郑州4月18日电 (记者 韩章云)“钻木取火”体验6000年前仰韶先民的生活技能;观看模型了解3600年前商代城墙修筑工艺;打卡盖章留存2000年前汉代冶铁“印记”……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河南省会郑州市多个遗址博物馆开展丰富多彩的沉浸式体验活动,吸引观众参与其中,近距离触摸千年历史脉络。
每年的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旨在鼓励人们关注和保护世界古迹遗址。当日,郑州市多个遗址博物馆开展多样主题活动,迎接“国际古迹遗址日”。
被誉为“仰韶文化的标尺”的大河村遗址见证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全过程,是仰韶文化的关键性遗址。在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小学生们体验“钻木取火”,感受仰韶先民的生活必备技能;手握毛刷、手铲,变身“考古工作者”,探寻地下埋藏的历史“谜题”;化身“小小文物修复师”,了解文物修复背后蕴含的科技和历史文化信息。
该馆工作人员介绍,在“国际古迹遗址日”举行系列活动,旨在向社会传递遗址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对遗址保护的关注和重视,推动遗址保护工作进一步发展。
郑州商城是商代早期都城遗址,3600年来,这里人脉不熄、文脉不断、城址不移,2022年,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进入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序列。当日,来自河南一高校的百余名师生走进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了解商代城墙的修筑工艺、商人的生活起居方式、商都迁移路径……人们在这里探究郑州商城的前世今生,感受生生不息的商都文化。
古荥汉代冶铁遗址,是一处兴盛于西汉中叶至东汉早期的冶铁遗存,作为汉代河南郡第一冶铁官营,这里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汉代冶铁遗址。在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700余名中学生将自己带入“冶铁工匠”的角色,从原料准备、竖炉冶铁到模范制作、锻造成器,同学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沉浸式参与其中。“铁六角承”“铁犁铧”“河一铭文”……一枚枚以文物为原型的文物印章留痕研学手册,为同学们解锁博物馆研学的专属记忆。
“古迹遗址既是探寻历史沧桑的专属印记,也是凝聚文化认同的启明灯塔。”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国际古迹遗址日”的系列活动,旨在提升公众对古迹遗址的关注度,共同保护身边的古迹遗址。(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五一”假期国内长线游将占主导
- 中国杂交水稻“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已为几十国培养几千名农业专家
- 摒弃“低小散”,浙江龙泉竹木产业的“涅槃”记
- 中新人物|演员王智:演员与角色互相成就,喜欢的事情要坚持
- 江西安远:“最美消防员”守护红色土地的绿水青山
- 粤东城际铁路全线首个车站三联道岔连续梁浇筑完成
- (寻味中华 | 文博)乘“移动博物馆”一日看尽长安花
- 各方合力协作 不给股市“小作文”留藏身之地
- 首届百花山气象论坛举行 探讨以气象金融保险“护航”经济发展
- 通讯:“85后”博士伉俪扎根中国北疆找到人生新赛道
- 南北唱“江姐” 红梅赞歌颂英魂
- 世界环境日|这些塑料污染令人“触目惊心”
- 市场监管总局:针对换新产品 已检查生产销售企业约35.7万家次
- 医院不敢收部分“复杂病人”背后
- “鸳鸯”演员郑铮去世 曾说艺术创作是生命中不可或缺部分
- 新疆打造冰雪产业新优势(追着雪花看新疆)
- 浙江:到2025年打造300个以上现代化美丽城镇示范镇
- 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铺展迁徙长卷,唱响脱贫史诗
- 国家高寒水稻种植标准化示范区7.6万亩稻田进入插秧季
-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四川资阳市濛溪河旧石器时代遗址等六项目入选
- 热门推荐
-
- 杭州机场持续发挥亚运红利 曼谷航线每周加密至25班
- 让更多年轻人体验中医药文化魅力
- 官方通报湘雅三医院科主任被举报:已成立联合调查组
- 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实证3000年前城市规划
- 重庆发布乡村振兴林业碳汇方法学 助力山区高质量发展
- 中国快递公司掀起港股“上市潮” 背后有何“生意经”?
- 菲律宾“慰安妇”幸存者敦促日本反省侵略历史
- 中外学者共同撰写“跨文化中国学丛书”第一辑新书面世
- 延安站普速场开通运营 西延高铁建设进一步加快
- 中国最大国家公园已斥资超86亿元修复生态、实施基建
- “冷”资源变“热”经济 沈阳丰富文旅场景让冬季游“燃”起来
- 潮玩经济何以“弄潮”新蓝海
- 内蒙古:“00后”女子卫生间产女后将其杀害 获刑4年半
- 成都国际班列中越(成都-越南)冷链班列首发
- 走进民企看发展|“创一代”周成建:依然相信身体力行的力量
- 全球最大汽车滚装船在江苏交付出江
- 四川黄龙景区单日游客接待量达到最大承载量2.5万人次
- 报告:到2027年中国民用直升机机队规模有望达到1449架
- 国产油气管道焊丝 一次焊接合格率超98%
- 农业农村部: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