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演员郑铮去世 曾说艺术创作是生命中不可或缺部分
中新网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 上官云)看过87版《红楼梦》的人,多半都能记住性情刚烈、聪明灵秀的“鸳鸯姐姐”,这个角色的扮演者,就是知名演员郑铮。
21日,记者从知情人处获悉,郑铮因病与世长辞。
郑铮是演艺界公认的才女,除了塑造过“鸳鸯”等多个荧幕角色,还出版过长篇小说,写话剧、电影剧本,甚至创办过民间剧团。
几十年的时间里,她将艺术创造视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塑造过多个经典影视形象,演戏很有张力。正如一位老师评价过的那样,“郑铮是个肚子里有戏虫的演员”。
她是87版《红楼梦》里清新俊秀的鸳鸯姐姐,也是现实中不断追求艺术梦想的郑铮。
“鸳鸯姐姐”的诞生
在《1987,我们的红楼梦》中,著名演员欧阳奋强曾用“娴静”来描述对郑铮的印象。但许多人在得知了她的经历之后,往往会由衷地钦佩她的毅力和执着。
郑铮从小身体不太好,算得上是个“药罐子”。但她很喜欢跳舞,小学一年级被选入少年宫,之后便坚持练了十年舞蹈。
后来,中央歌舞团在全国遴选演员,郑铮也去参加了,凭借实力进入前三名,可惜最后遗憾落选。她去参了军,成为一名话务兵,与最初的“文艺梦想”多少有些南辕北辙。
在部队里,郑铮依然表现出色,成了一级技术能手。不过,她后来没有选择去军校深造,而是复员回到了北京。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知了87版《红楼梦》剧组海选演员的消息。一番面试之后,剧组告诉郑铮,回去准备个小品,来剧组试戏。
郑铮准备的小品是“鸳鸯抗婚”,原著中,贾府的大老爷贾赦,打算让鸳鸯做姨娘,性情刚烈的鸳鸯不肯,于是便跪在贾母跟前,当众表明心志,并拿出剪子剪短头发,以示决心。
这次试戏,郑铮表现很出色,最终收到了剧组的通知。经过一番艰难的选择后,她放弃了在检察院的工作,进入了87版《红楼梦》剧组,想要实现做演员的梦想。
郑铮的个子比较高,因此,可以选择的角色也不多,最后剧组定下来由她饰演“鸳鸯”。
鸳鸯是贾府里比较有地位的丫鬟,很受贾母器重,处理人际关系左右逢源,但是很有主见和原则,对待感情问也是“人间清醒”,面对贾赦逼婚,勇敢地说“不”。
仔细观察一下87版《红楼梦》就能发现,哪怕没有台词,郑铮饰演的鸳鸯只要出场,也会随着贾母的言行举止,做出相应的表情、动作,使得整个人物一下子就立体起来了。
87版《红楼梦》播出后,成为当年的“爆款”电视剧。而由郑铮塑造的“鸳鸯姐姐”形象,从此深深的烙进了观众的记忆之中。
塑造多个角色
郑铮仿佛天生就和“表演”这行有缘。其实,在等待《红楼梦》拍摄期间,她曾去拍了一部电视剧《走向远方》,担任主演,成功塑造了杜建英这一角色。
拍照这部剧时,郑铮表现出了很高的艺术天分,细腻地诠释了人物复杂的内心变化和情感的涌动。凭借对角色的出色演绎,她获得了“飞天奖”优秀女配角奖。
生性低调的郑铮没有因为这次获奖而“飘飘然”。她回到87版《红楼梦》剧组继续拍戏,依然非常好学,经常和饰演贾母的李婷老师讨论表演。
她也是个能吃苦的演员。欧阳奋强在自己的公众号上讲过一件往事:拍摄“鸳鸯抗婚”时,正值酷暑,摄影棚温度已达四十多度,照明灯一打开,温度瞬间爆表,一下冲到五十多度。
为了能演得更加投入,郑铮很早就跪在摄影棚里酝酿情绪,神情专注。灯打开后,温度升高,郑铮衣服很快湿透了,一段台词没说完,虚脱人事不知,中暑了。
在医务室,郑铮被灌下去的藿香正气水刺鼻的味道呛醒。醒来之后,她重新化上妆,继续拍完那场戏。那次中暑,给郑铮留下了点“后遗症”,闻到藿香正气水就想吐。
拍完87版《红楼梦》后,郑铮的知名度大涨,戏约纷至沓来。在当时的一些热播剧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比如《万家轶事》、《九九归一》、《家有九凤》等等。
在电影《无问西东》里,郑铮又饰演了许伯常的妻子刘淑芬。片中的刘淑芬本性并不坏,全心全意为丈夫付出,但经受着长期的冷暴力,后来心灰意冷,走上了不归路。
郑铮将这个角色的“凶悍”,以及内心的凄楚、矛盾演绎得入木三分,收获一众好评。
此外,热爱舞台剧的郑铮,于1993年创办民间剧团“火狐狸剧社”,她制作并主演的小剧场话剧《情感操练》演出后收效不错,还曾经得过奖。
日子在不知不觉中往前走,郑铮逐渐淡出了演艺圈。她喜欢读书,生活看上去闲适自在,有时候会在网上晒出私房菜,跟网友们分享美食。
对于表演,她曾经说过,艺术创作,不是我的谋生手段,却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空气,如水,如食物,于名利无关。
如今,斯人已逝。
鸳鸯姐姐,再见。(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华南农业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启动全面战略合作
- (乡村行·看振兴)当智能科技遇上温室大棚 新疆泽普反季节西瓜“甜蜜上市”
- 魏建国:2024年中国经济将“龙抬头”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铜鼓黄精种植忙 致富路上有盼头
- 看广西国储林项目如何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 “碳”路先行|生态优先 山西绿色矿山建设位居全国前列
- 一“路”联结两地泼水节 中老铁路成畅游两国首选方式
- 福建省终止防台风应急响应 提升防暴雨应急响应为Ⅲ级
- 山东德州平原县地震已有24人受伤
- 连续“出海” 揭秘上海豫园灯会背后的故事
- 30载不懈追踪 内蒙古包头警方千里擒凶
-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4.1级地震 震源深度16千米
- 援外医疗队的240多个日夜:用生命护佑生命
- 补充鱼油能降血脂?不一定
- 透过数据看中国邮轮经济持续向好 新的经济增长点展现“勃勃生机”
- 商务部:对镓锗相关物项出口管制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
- 中国(陕西)·比利时创新合作论坛在安特卫普举行
- 农民画家用黏土绘家乡:热爱藏在色彩中
- 闽北举办婚俗文化节 32对新人着汉服迎亲巡游
- 俄总统新闻秘书:普京将于12月6日访问阿联酋和沙特
- 热门推荐
-
- 尺素金声|突破1200亿件,“小包裹”如何折射中国经济活力?
- 菲律宾首都居民区发生火灾 已致15人丧生
- 复苏挑战下,小微经营者生存境况如何?
- 交通运输部:7月份共收到网约车订单信息8.21亿单,环比上升7.6%
- 国际原子能机构召开理事会会议 将讨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等议题
- 三峡机场将开通直飞泰国曼谷国际航线
- 法国埃菲尔铁塔2024年接待游客630万人次
- 第六届进博会倒计时:百日后新老朋友再赴“进博之约”
- 巴黎人的怨言:法国公共服务在退步
- 绿水青山成色足 护佑候鸟迁飞绘就和谐共生画卷
- 浙江杭州成立“小哥学院” 技能提升 新就业群体拓宽发展路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永泰月洲村发掘名人文化促文旅发展
- 行程卡取消星号后机票搜索量猛涨
- 铁路无线通信工丁巧仁如何练就“电波永不消逝”?
- 南越王博物院展出200余件织绣枕顶藏品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2023年精品节目片单发布
- 传统地方剧种宁波甬剧《柔石桥》 在京上演
- 广西第三季度民众安全感98.42% 持续保持历史高位
- “自导自演”终将自食其果
- 老挝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