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演员郑铮去世 曾说艺术创作是生命中不可或缺部分
中新网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 上官云)看过87版《红楼梦》的人,多半都能记住性情刚烈、聪明灵秀的“鸳鸯姐姐”,这个角色的扮演者,就是知名演员郑铮。
21日,记者从知情人处获悉,郑铮因病与世长辞。
郑铮是演艺界公认的才女,除了塑造过“鸳鸯”等多个荧幕角色,还出版过长篇小说,写话剧、电影剧本,甚至创办过民间剧团。
几十年的时间里,她将艺术创造视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塑造过多个经典影视形象,演戏很有张力。正如一位老师评价过的那样,“郑铮是个肚子里有戏虫的演员”。
她是87版《红楼梦》里清新俊秀的鸳鸯姐姐,也是现实中不断追求艺术梦想的郑铮。
“鸳鸯姐姐”的诞生
在《1987,我们的红楼梦》中,著名演员欧阳奋强曾用“娴静”来描述对郑铮的印象。但许多人在得知了她的经历之后,往往会由衷地钦佩她的毅力和执着。
郑铮从小身体不太好,算得上是个“药罐子”。但她很喜欢跳舞,小学一年级被选入少年宫,之后便坚持练了十年舞蹈。
后来,中央歌舞团在全国遴选演员,郑铮也去参加了,凭借实力进入前三名,可惜最后遗憾落选。她去参了军,成为一名话务兵,与最初的“文艺梦想”多少有些南辕北辙。
在部队里,郑铮依然表现出色,成了一级技术能手。不过,她后来没有选择去军校深造,而是复员回到了北京。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知了87版《红楼梦》剧组海选演员的消息。一番面试之后,剧组告诉郑铮,回去准备个小品,来剧组试戏。
郑铮准备的小品是“鸳鸯抗婚”,原著中,贾府的大老爷贾赦,打算让鸳鸯做姨娘,性情刚烈的鸳鸯不肯,于是便跪在贾母跟前,当众表明心志,并拿出剪子剪短头发,以示决心。
这次试戏,郑铮表现很出色,最终收到了剧组的通知。经过一番艰难的选择后,她放弃了在检察院的工作,进入了87版《红楼梦》剧组,想要实现做演员的梦想。
郑铮的个子比较高,因此,可以选择的角色也不多,最后剧组定下来由她饰演“鸳鸯”。
鸳鸯是贾府里比较有地位的丫鬟,很受贾母器重,处理人际关系左右逢源,但是很有主见和原则,对待感情问也是“人间清醒”,面对贾赦逼婚,勇敢地说“不”。
仔细观察一下87版《红楼梦》就能发现,哪怕没有台词,郑铮饰演的鸳鸯只要出场,也会随着贾母的言行举止,做出相应的表情、动作,使得整个人物一下子就立体起来了。
87版《红楼梦》播出后,成为当年的“爆款”电视剧。而由郑铮塑造的“鸳鸯姐姐”形象,从此深深的烙进了观众的记忆之中。
塑造多个角色
郑铮仿佛天生就和“表演”这行有缘。其实,在等待《红楼梦》拍摄期间,她曾去拍了一部电视剧《走向远方》,担任主演,成功塑造了杜建英这一角色。
拍照这部剧时,郑铮表现出了很高的艺术天分,细腻地诠释了人物复杂的内心变化和情感的涌动。凭借对角色的出色演绎,她获得了“飞天奖”优秀女配角奖。
生性低调的郑铮没有因为这次获奖而“飘飘然”。她回到87版《红楼梦》剧组继续拍戏,依然非常好学,经常和饰演贾母的李婷老师讨论表演。
她也是个能吃苦的演员。欧阳奋强在自己的公众号上讲过一件往事:拍摄“鸳鸯抗婚”时,正值酷暑,摄影棚温度已达四十多度,照明灯一打开,温度瞬间爆表,一下冲到五十多度。
为了能演得更加投入,郑铮很早就跪在摄影棚里酝酿情绪,神情专注。灯打开后,温度升高,郑铮衣服很快湿透了,一段台词没说完,虚脱人事不知,中暑了。
在医务室,郑铮被灌下去的藿香正气水刺鼻的味道呛醒。醒来之后,她重新化上妆,继续拍完那场戏。那次中暑,给郑铮留下了点“后遗症”,闻到藿香正气水就想吐。
拍完87版《红楼梦》后,郑铮的知名度大涨,戏约纷至沓来。在当时的一些热播剧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比如《万家轶事》、《九九归一》、《家有九凤》等等。
在电影《无问西东》里,郑铮又饰演了许伯常的妻子刘淑芬。片中的刘淑芬本性并不坏,全心全意为丈夫付出,但经受着长期的冷暴力,后来心灰意冷,走上了不归路。
郑铮将这个角色的“凶悍”,以及内心的凄楚、矛盾演绎得入木三分,收获一众好评。
此外,热爱舞台剧的郑铮,于1993年创办民间剧团“火狐狸剧社”,她制作并主演的小剧场话剧《情感操练》演出后收效不错,还曾经得过奖。
日子在不知不觉中往前走,郑铮逐渐淡出了演艺圈。她喜欢读书,生活看上去闲适自在,有时候会在网上晒出私房菜,跟网友们分享美食。
对于表演,她曾经说过,艺术创作,不是我的谋生手段,却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空气,如水,如食物,于名利无关。
如今,斯人已逝。
鸳鸯姐姐,再见。(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四川达州引进落地10个百亿级工业项目 推动产业融圈强链发展
- 中新健康|创新药物上海落地为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带来福音
- 以“深圳精神”致敬凡人英雄 舞剧《咏春》伦敦首演举行
- 云南发现兰科植物新种——盈江虾脊兰
- 广州花都加快临空总部经济集聚
- “活血化瘀”真的能治愈心脑血管病吗?
- 约合2300万光年 国际最新天文研究检测到已知最长和最大黑洞喷流
- 上海邮轮入境游客渐多 两艘访问港邮轮陆续抵沪
- 中蒙最大陆路口岸中欧班列运行线路增至70条
- 各省份拼“开门红”,拼的是什么?
- 上海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比肩国际先进水平
- 虾兵蟹将上演“江湖争霸” 浙菜以舌尖共鸣讲述创新故事
- 万千乡村 美丽蝶变
- 湖南张家界与大湾区文旅“双向奔赴”
- 澳大利亚维州格兰屏国家公园大火持续蔓延
- 住建部:各地要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成“好房子”
- “唐宫夜宴”演员与郑州歌舞剧院的18年舞剧梦
- 外媒:拉法主要医院多次遭以军袭击 病人和医务人员纷纷逃离
- 防御台风“摩羯” 广西向钦州急调1.25万件(套)应急物资
- 台湾苗栗县青工总会一行参访武汉交流青年工作
- 热门推荐
-
- 财政部将于12月在香港发行60亿元人民币国债
- 弱冷空气11日前后影响结束 西南地区阴雨模式持续
- 以创新视角拓展创作边界 《装腔启示录》研讨会举办
- 焦点访谈丨理财投资、电商平台……警惕这些传销新花样
- 山东探索“生态农场+”模式 擦亮绿色农业发展底色
- 北京:考古新发现丰富中轴图卷
- 第八届广州创投周启动 促资本与产业“双向奔赴”
- 上海±500千伏南桥换流站“中国心”完成首次“全面体检”
- 中国青年力求婚礼省心省力 职业伴娘应需而生
- 松辽流域78条河流超警 辽宁吉林洪水防御应急响应升至Ⅲ级
- 中国物流 十年巨变
- 北京即日起开展防汛救灾爱国卫生专项行动
- 科幻电影观察:“AI+”是创作的起点还是终点?
- (乡村行 ·看振兴)湖南浏阳村干部当“主播” 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出山
- 强金融防风险 浙江国企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邮储银行携手中国银联、瑞幸咖啡 发布“邮幸小绿卡”
- 中国—中亚五国青年新锐设计交流展在陕西榆林开幕
- 疫情提升控糖意识,为何这些甜食反而卖得更好了
- 中国科学研究机构计划未来5年实现量子模拟研究高温超导
- (身边的变化)安徽六安:家门口就医“云”办事 长三角一体化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