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大王”郑渊洁为舒克和贝塔庆祝“四十不惑”
原著作品被改编成电影上映
“童话大王”郑渊洁为舒克和贝塔庆祝“四十不惑”
“童话大王”郑渊洁记得很清楚,舒克和贝塔首次碰面发生在1983年12月30日。“1982年,我先创作了舒克的故事,那时的他还是孤零零的;随后,在1983年的年初,我写了另一只老鼠贝塔的故事。这两只老鼠一直没有相见,一直到1983年年底,确切地说,就是12月30日,舒克和贝塔相遇了。”由此,郑渊洁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自己对于电影《舒克贝塔·五角飞碟》充满期待。“这部作品选在2023年12月30日登上大银幕,也是别有意义,整整四十年过去了,舒克和贝塔这对组合才第一次在电影院里与大家见面,这就像是在庆祝他们‘四十不惑’的生日。”
《舒克和贝塔历险记》是郑渊洁的经典作品,1989年,动画片《舒克和贝塔》播出后成为不少人的童年回忆;2019年,郑亚旗导演的新版动画《舒克贝塔》上线,全网累计播放量破45亿。如今,再次执导电影《舒克贝塔·五角飞碟》,郑亚旗笑称,也是圆了自己在影院看父亲作品的心愿。
被邀请在新影片中配音
郑渊洁和郑亚旗父子对舒克和贝塔都充满感情,“《舒克和贝塔全传》一共创作13年,总共366集。当时,每写完一集后,我都会念给儿子听,根据他的反应进行修改。比如,如果他听着都快睡着了,我就知道某个地方需要改进。亚旗从小就熟悉这个作品,五角飞碟的创意跟他有关。我在写作时,让舒克与贝塔把航母、直升机、坦克等人类的交通工具都尝试了一遍。有一次玩飞盘的时候,亚旗就说应该让他们有飞碟这样的新工具。我说飞碟有人写过了。他说那你写一个不一样的飞碟。当时,我们就起名叫五角飞碟。所以,亚旗算是世界上舒克和贝塔的第一个读者。这次拍摄大电影选择五角飞碟的故事,我觉得与这个特殊的情结有关。”
在此前的动画片《舒克贝塔》中,有着郑亚旗对父亲的敬爱与致意,例如在舒克房间的天花板上,贴的是郑渊洁年轻时当空军的照片;舒克假装学习时,拿着的那本课外书,是郑渊洁著的《鼠王做寿》。在《舒克贝塔·五角飞碟》中,也融入一些“致敬”的段落。“比如,我在原著中的经典言论,以剧中人的口吻呈现出来,我相信这些情节会让老读者倍感亲切,带来会心的笑意。”
此外,郑渊洁还被邀请在影片中配音,他笑说,短短几句台词,录了一百遍才通过。“我是给一位电视台的播音员角色配音,台词并不多,但是,我一是不喜欢照着念,二是老觉得和我平时说话太不一样,所以总是笑场。相比之下,我孙女作为配音演员却一次就过了,这让我深感自己的不足。”
对改编要求“尊重原著”
这些年来,郑亚旗一直在将父亲郑渊洁的童话作品进行IP开发。2005年,郑亚旗创办了《皮皮鲁》杂志并重新策划《皮皮鲁总动员》系列,2012年又成立北京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CEO的身份运营皮皮鲁全系列版权。过去十几年,他将父亲作品的销售额翻了20倍。
郑渊洁认为,《舒克和贝塔历险记》改编成大电影的难点在于众口难调。“这部作品拥有六代读者,他们的期望肯定是不一样的。70后、80后、90后、00后、10后和20后,都有自己的独特观点。我认为这难度较高,但好在编剧和导演在原著的基础上做了许多创新,让故事更符合现代未成年人的口味。”
郑渊洁坦承自己一度对作品被改编持有抵触情绪,“我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的杂志上表示,无法忍受目睹别人‘肢解’我的作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郑渊洁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我意识到,就像手机中曾经无法想象的功能如今已变得司空见惯一样,影视媒介也可以成为作品传播的有力工具。它通过声光电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接触和理解作品。据我了解,一些网络剧集和动画片的观看量相当惊人,这无疑证明了影视改编对作品传播的积极影响。”
所以,此次得知儿子要拍舒克和贝塔的电影时,郑渊洁心态已经从容了很多,他笑称庞大的读者群中,就有人在帮自己把关。“我的要求就是‘尊重原著’嘛。之前在《舒克贝塔》动画片拍到某一集时,送审后,被提出一个修改意见,认为某些内容不尊重原著。我听说后,非常开心、得意。我猜测,这是因为我的读者已经长大了,其中最老的读者可能已经55岁了,他们对原著有着深刻的印象,机缘巧合下,站在了我这边。”
决定为新发明申请专利
作为童话大王,郑渊洁只是“小学肄业”,但这并不影响他之后的学习和钻研,他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如今,郑渊洁依然喜欢不断探索未知。他透露,目前自己的工作重心已经发生了转变。“从下一批印制的图书开始,我的简历就要改成第一个职业是作家,第二个职业是造口师。”
对于“造口师”这个新身份,郑渊洁告诉北青报记者:“我父亲已经92岁了,在2023年5月份被诊断出患有肠癌。为了治疗,父亲接受了一场大手术,包括肠道造口,就是排泄物直接从腹部的开口分离出体外,进入一个袋子里。手术之后,我一直在照顾父亲,至今已持续了七个月。在护理的过程中,都是我来更换造口袋。我于是就开始深入研究造口用品。我发现,尽管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造口用品,但它们的价格普遍较高且设计复杂。我父亲的造口袋是80块钱一个,一天用一个的话,有些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用不起,他们甚至不得不使用垃圾袋和胶条来替代。”为此,郑渊洁决定开发一种更加实用、廉价的造口用品。“目前,正在准备申请专利。”
郑渊洁透露,自己未来的目标是要为中国的“造口人”提供更好的护理产品。目前,中国有130万造口人,且这个数字正在以每年15万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郑渊洁还要通过文字作品来警示人们,避免肠道疾病。“所谓‘上医治未病’,我希望告诉人们预防肠癌的重要性,例如,避免食用卤腌食品和烧烤,避免久坐不动,适时地站起来活动,不要熬夜等等,这些生活习惯的改变有助于预防肠癌的发生。”文/本报记者 肖扬
(北京青年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韩国零售业模式加速转换
- 深圳铁路部门6月20日起将实施新图
- 印尼国防部长普拉博沃宣布赢得总统选举
- 福建高速科技创新平台在福州揭牌
-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驶入“快车道”
- 华为:5G商业成功正在发生,2024年是5G-A商用元年
- 江苏盐城建湖县发生一起煤气罐爆炸事故 致1死1伤
- 西延高铁全线隧道开挖总量突破七成
- 江西打造“慧赣家”巾帼家政服务品牌 促进妇女就业创业
- 西藏拉萨:植树添新绿 不负好时光
- 痛风患者年轻化 防治关键管住嘴
- 慕尼黑国际车展首场中国媒体沟通会召开
- 海南自贸港离岸金融实验室等金融平台揭牌成立
- 寒潮影响我国大部 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局地降温达12℃以上
- 马哈蒂尔加入新政党 或继续参选公职
- 互联网技术让敦煌传统文化焕发新魅力
- 世界周刊丨中东局势走向“危险区域”
- 美国网络霸权挑战世界安全底线
- 馆小而趣大 河南小型专题类博物馆受热捧
- 北京:垃圾分类责任将立法
- 热门推荐
-
- 俄航天公司总裁称普京批准建造俄罗斯轨道站
- 西班牙前国防参谋长呼吁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 浙江上半年外贸外资稳定增长 消费市场回暖
- 重庆市完成17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布局
- 绝版木刻拓创者贺昆:从“有形”到“无象”
- 海南:与电影共成长
- (第六届进博会)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尹正:“中国中心”战略坚定深耕中国雄心
- 美国今年超1.1万人死于枪支暴力 近500名未成年人丧生
- 同人创作还能“站在前人肩膀上”吗?
- 美军一架直升机在亚拉巴马州坠毁,“无人生还”
- 引导合理依法表达诉求 更好维护劳动者权益
- 免签入境游“热度”持续增长 政策利好“变现” 需求潜力释放
- 日本股市大幅下跌 日经225指数收盘跌幅超4%
- 韩媒:韩歌手朴宝蓝在朋友聚会中猝死 未发现轻生痕迹
- 第二届两岸少数民族乡土文化研习营福建东山开营
- 第24届湖南安博会长沙开幕 数智赋能“智慧安防”
- 更“新”更“绿”更“智能” 看老工厂如何焕新升级
- 中国开始办理2023年度个税汇算
- 惠龙高速正式通车 推进惠州北部深度融入大湾区
- 重庆将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升级为Ⅲ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