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中国“村BA”故乡贵州台盘:以球会友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中新网贵州台江11月4日电 题:中国“村BA”故乡贵州台盘:以球会友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中新网记者 张伟
漫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村,篮球元素随处可见:路边围墙上的“村BA”老照片、“村BA”吉祥物雕塑、“村BA”主题餐厅、篮球卡通墙体画……最显眼的莫过于中国“村BA”篮球场。这些元素构成了中国“村BA”故乡——台盘村与众不同的文化符号。
距离台江县城约30分钟车程的台盘村,正因篮球改变。从村赛到国赛,“村BA”激发了台盘村乡村振兴的新活力,让村民们有了对体育改变乡村、体育让乡村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憧憬和期待。
台盘村现有272户共计1187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2%。这个山坳里的小乡村此前一直默默无名,2022年7月至8月举行的“村味”十足的篮球系列赛事让台盘村火爆全网,被网友和众多篮球爱好者赞誉为中国“村BA”故乡。篮球名将斯蒂芬·马布里、NBA知名球星吉米·巴特勒等纷纷前来台盘村“打卡”。
2023中国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总决赛于10月25日至28日在台盘村举行。即便是带着丝丝寒意的秋雨,也不能打消台盘村村民们看球的热情,从中午到深夜,球场的看台上坐满了超2万名观众。球赛期间,台盘村和黔东南州的民众也为球员和游客们献上极具特色的民族展演。这一幕让前来参赛的山东乐平镇队队员杜士恒很兴奋,“球场氛围很好,从来没有在这么多人面前打过球,有点小紧张。”
中国“村BA”总决赛的球场上,参赛的球员们打着最纯粹的篮球;球场外,“懂球”的台盘村村民们为球场上的精彩表现而欢呼,也会用敲击铝盆的方式为球员鼓劲。来自上海的老师黄雪蓓之前不曾接触过篮球也被球场的氛围带动,“最后比赛几个三分球的时候,我也跟大家一起呐喊加油、鼓掌欢呼。”
在台盘村,村民们对于篮球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陆大江就是其中之一。81岁的陆大江从7、8岁时就开始接触篮球。陆大江回忆说,老一辈们过去在泥地里用四根树干撑起两块简易篮板,配上竹编篮筐,用石灰在泥地里画出界线。篮球则用棉花、麻线绑成“棉花篮球”。“从小跟着大人们在泥地里打球,一场球下来,石灰线都被踩掉,‘棉花篮球’被打散。”
据了解,1936年,在外地求学的台江学子利用假期之余在台江县城关街门修了一块不规范的篮球场,这也是台江县第一块篮球场。随着篮球运动的引入,20世纪40年代起,每年农历“六月六”吃新节期间,台盘村都要举办篮球赛,邀请十里八乡的村民参赛。2022年,台盘村就先后举办了上百场篮球赛,最多的一场赛事线下近2万人、线上上亿人次观看。
在村里悠久篮球历史和氛围的熏陶下,一代又一代村民都喜爱篮球。“台盘村村民对篮球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台盘村村委会主任岑江龙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说,“村里的男女老少,家家户户都喜爱篮球,每逢节日篮球赛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那时候场地很简陋,篮球架都是木制的,由村里的木匠打造而成。”“85后”的岑江龙10岁开始就学着打篮球,“小时候看父亲代表村里和周边的村民们一起打篮球,氛围特别好,几乎场场爆满。那个时候就想着长大了我也要代表村里打篮球。”
传承着对篮球的这份热爱,岑江龙即便外出打工也不曾放弃这份“执着”。“以前在外找工作时,首先就是找有篮球场的厂。”岑江龙说,2022年“村BA”火了,回来既能打球又能创业,干脆和媳妇一起辞掉工作回乡创业。如今,借助“村BA”影响,岑江龙家的餐馆生意越来越红火。
“村BA”的火爆,也引来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这也让台盘村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像岑江龙一样有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发展,台盘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3000元(人民币,下同)。村民们吃饱穿暖奔小康的同时,村里的公共基础设施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新路灯、新球场,村民们的幸福感节节攀升,也为“村BA”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中国“村BA”篮球场旁,由村集体投建的“村BA”主题茶饮店,“黔东南风味的奶茶”——“高山流水微醺奶茶”“台江酸汤鱼果茶”“灵魂木姜子奶茶”……让人眼前一亮。返乡创业的茶饮店负责人刘娴静说,借助“村BA”这一IP,结合台江县当地美食特产打造有特色的奶茶,既可以吸引年轻人群体的目光,满足消费需求,又可以宣传地方美食,一举两得。
数据显示,自“村BA”出圈以来,台江县累计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23亿元。2023年上半年,台江县GDP同比增长7.7%,连续6个季度为黔东南州第一,贵州省前列,旅游接待人数同比增长58.54%,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80.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
“台盘村一年来的变化很大,游客越来越多。”对于台盘村的未来,岑江龙充满期待,“我们将保持‘村BA’的纯粹性、趣味性,通过‘村BA’来带动农文旅体融合发展,建设美丽和谐乡村,让台盘‘村BA’发源地更具活力、更有烟火味,擦亮‘村BA’金字招牌。”(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报告:燃油车消费者购车诉求日趋明确
- (新春走基层)春节过后迎来“减肥热” 传统中医药何以成为好帮手?
- 浙江义乌新生代企业家“新知新质”培训班开班
- 美国总统拜登访问佛州飓风灾区 州长德桑蒂斯:没时间见面
- 几秒钟完成的3D物体制造法出现 首次将2D打印、折纸和化学法结合
- 焦点访谈:太空再聚首 问天无止境
-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超30亿千瓦
- “金庸武侠墙”亮相古城襄阳
- 【一图读懂】职场人居家办公如何合理用眼
- 逾400件文物广州展出 还原“南海I号”航行轨迹
- 四川:新一轮降雨6万余人提前避险转移
- 德国数百名公务人员将从俄罗斯离境
- 消费潜力释放、金融大力支持……透过数据看活力 中国经济“加速跑”
- 新疆举办产业援疆集中推介活动 签约金额近1120亿元
- 泰国东北部高校举办中国语言文化大赛
- (杭州亚运会)杭州亚运会龙舟项目比赛地瓯海:城市蝶变吸引八方来客
- 台湾书法爱好者寻访书圣归隐地 笔墨寄情共促文化交流
- 花费上万元没治好1.88元的老药却管用
- 旅客飞行途中突发急症 一航班紧急备降
- 丹麦正式加入欧盟共同防务机制
- 热门推荐
-
- 1000余名抢修人员、90余台应急发电车抵达涿州 电力抢修全面展开
- 扎根基层 履职为民
- 中国四部门出台生态保护修复顶层设计
- 【经济观察】贤合庄退出一线城市警示了谁?
- 市场监管总局:前三季度我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稳步向好
- 48小时关键信息汇总|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地震救援进行时
- 打造特色读书活动!图书集市带火文化消费
- 今年前11个月上海口岸自秘鲁进口农产品增逾两成
- “16岁中学生获正高职称”后续:简历网页已撤 公号信息已删除
- 第七届世界非金属矿科技和产业论坛落幕 发布“青阳宣言”
- 中国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
- 中国电影《喀什古丽》走进塔吉克斯坦
- 医疗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
- 吉林乡村“烧烤节”热闹非凡:食材现捞 “串王”献技
- 2024首届中原粮食文化论坛在郑州举行
- 陕西“两院”报告发布 司法力量聚焦生态环境保护
- 北京人艺精彩戏剧文化活动进北航:解读“戏剧的力量”
- 2024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启动
- (进博故事)载入企业“大事记”的标志性事件
- 民航局:至2023年底我国国际客运定期航班恢复至每周478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