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的是年味,留住的是乡愁
阅读提示
起源于农耕时代的社火,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而充满活力的民俗文化样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0多年来,制作社火道具已融入霍庄人的集体记忆深处。随着电商的发展,原本存亡堪忧的霍庄村社火道具制作搭上了电商“快车”,迎来了新的生机。
夜幕低垂,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的霍庄村依然灯火通明,随着岁末的临近,村民们白天加急、夜晚赶工,精心制作舞龙、舞狮、旱船、大头娃娃、戏服等传统社火道具,家家户户都沉浸在一片勤劳热闹的景象中。村口汇聚的十多个快递公司的车辆,承载着一件件包装好的旱船和花灯以及各式各样的戏服,开往四面八方。
随着电商的发展,原本存亡堪忧的霍庄村社火道具制作搭上了电商“快车”,让非遗传承的保护和发展插上“云翅膀”——短短几年,从老一辈“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找销路,到坐在家中动动手指“卖全球”,如今,社火道具制作这门老手艺又重新“火”起来了。
几代人打下来的“金字招牌”
两根铁条、一根棉线、一把红丝绒,只见巧手翻飞、拨捻穿插,根根细丝反复缠绕打结,一会儿工夫,一件精致的髯口初具雏形。
“做了大半辈子髯口了,闭着眼睛也能做个七八件。”今年76岁的霍秉森制作髯口已有40多年的经验,在周边地区颇有口碑,十里八乡不少的人慕名而来,提供材料,由霍秉森在家里进行加工。
“我小的时候村里是集体生产,有各种各样的集体作坊。改革开放后,老百姓富裕起来了,逢年过节都要舞狮子、耍龙灯、闹社火,社火道具的市场需求也多了起来。”霍秉森说,凭借着社火道具制作的好手艺,霍庄村社火道具在市场上开始闯出名头。
距离霍秉森家不远处,是一家名为“随欣戏具”的店铺。进了门,几名妇女正抱着狮子头忙碌着,有人在做狮子的下巴,有人在粘威风凛凛的胡须,五六个人一组,形成了一条简易又便捷的流水线。
“我从小就看爷爷奶奶做,耳濡目染,看多了自己也就会了。我们家主要做龙灯舞狮,南狮、北狮都会做!”店铺老板霍随欣一边介绍,一边拿出手机翻看,相册中全是五彩斑斓的狮子。
如今,儿时的玩具变成了对家族手艺传承的一份责任,这对霍随欣而言,不仅是物质上的收获,更打心眼里觉得骄傲和自豪。
“年关将至,这也是村里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全国各地找年味的人会通过各种渠道联系我们,最近舞狮已经‘爆单’了。”霍随欣一边说着,手里一边给制作中的舞狮头部涂彩,“忙碌了一年的人,希望在春节前后耍起来、舞起来,‘狮子’颜色越艳丽、越喜庆,就越精彩!”
非遗创作搭上电商“快车”
“网店又接到了8个订单,这个月是最忙的时候,全家加班加点齐上阵。”今年23岁的霍云龙,是个标准的“00后”,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对传统文化特别“有感”,“大家都说我们制作的是年味儿,留住的是乡愁。”
大学毕业后,霍云龙毫不犹豫地回到村里继承“家业”,除了上手制作狮子,霍云龙还利用自己对互联网的了解,开起了网店。
在霍庄村,有许多像霍云龙这样的年轻人,从父辈手中接过老手艺,轻敲键盘,沟通客户,将社火制作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包装箱,搭乘物流快车,发往世界各地,传播着文化,收获着富裕,振兴着产业。
“霍庄村社火道具制作能够长盛不衰,关键在于守正创新,这一批年轻人的作用很关键。”霍庄村党支部书记霍军政介绍,2012年前后,在外地上学的本村青年为社火道具的发展连接了互联网,从一两家到十来家,再到整个村庄,互联网的“星星之火”最终让社火道具制作又红火了起来。
年轻人的加入,不仅让霍庄村传统手艺后继有人,也培养了一支乡村振兴“生力军”,年轻人争相创新、各出奇招——“00后”小伙霍云龙除了用老手艺做舞狮,还通过直播推广社火文化,让社火道具制作“见人见物见生活”;“90后”霍帅兵将传统工艺用于汉服生产,在共创“中国式浪漫”中,成功解锁老手艺的新商机……
“现在村里都是一条龙服务了,村里边有龙头企业给咱低价提供原材料,同时村党支部有电商培训和快递服务,我就做好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就行。”主做龙灯的霍庄村村民陈广申说,以前出去跑销售,发货不方便、销量也不乐观,现在关起门来在家生产,手机轻轻一点,全国各地以及海外都有订单。
截至目前,霍庄村共发展社火和戏具电商大型企业3家、400余户从事社火和戏具产品生产与销售,产品涉及种类2大类300多个品种,占据了我国长江以北70%以上的市场份额,村民人均收入3万多元,霍庄村社火戏具产业销售额已连续5年突破亿元。
“新”机器革新“老”手艺
“这些年舞龙产品不断更迭,‘社火发烧友’的品味也越来越高。”在霍庄村舞龙制作户陈天宝看来,社火道具要想传承发展,就需要不断改进制作工艺,融入新的材料和元素。他新推出的可充电遥控款舞龙订单已经排到了春节后。
在社火道具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技艺的改进问题,家庭作坊式发展的“瓶颈”问题渐渐暴露,但改进的契机也由此显现。
“按照传统技艺制作出来的道具固然精美,但耗时漫长的技艺并不适用于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霍军政认为,依靠家庭作坊这种生产方式,社火产能已接近上限,很难再有提升。
为此,霍军政引入机器制鞋生产线,同时采用人工流水线配合机器生产。以往一人一天只能做3双戏鞋,如今3人一个生产小组,每天产能高达500双。
“机械化的到来,并没有让传统技艺失色。”霍军政介绍,目前企业所制作的戏靴,在关键部分仍延续着祖辈的传统工艺,并在原有的技术上不断进行优化,“核心的东西绝对不能丢”。
事实上,社火道具生产过程的机器化改造并不容易,社火道具种类多,生产环节多,工艺各不相同,要采用机器设备生产,投资成本、适用性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霍庄村正在谋划建设约100亩的社火产业园区,计划将生产和生活从家庭作坊中分开,进一步提升社火道具的产业发展水平。
望着村口随风轻摇的“霍庄社火”旗子,霍军政说,“我们一定要努力发展,让社火、戏具产业传承下去,守护好这门民间技艺,让这个文脉绵延不绝。”
余嘉熙(来源:工人日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联合国儿基会:遗留爆炸物已成叙利亚儿童伤亡主要原因
- 日本银发经济面临诸多挑战
- 2024年至今上海洋山港口岸出境(港)国际航行船舶量达到9860多艘次
- 韩媒社论:勿让韩美日峰会成为核污水排海正当化的舞台
- 塔吉克斯坦暴雨致13人死亡
- 逛展览、赏民俗、知历史 清明假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 李俊明当选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会长
- 首批疏解央企中国星网正式迁驻雄安新区
- 受“卡努”影响 浙江拉响最高级别风暴潮预警
- 中新健康丨中国认知中心地图发布 助认知障碍患者获取医疗资源信息
- 投洽会观察:金砖合作弥合数字鸿沟
- 北京红叶季开启!带上这份赏叶地图去秋游
- 强冷空气将影响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 华北黄淮等地雾和霾天气将减弱消散
- 天工雕奇石 中国四大名石雕刻艺术展带来视觉文化盛宴
- 漫评美国枪支暴力:“无法愈合的创伤”
- 10万亿化债早已启动,第二波发债高潮来了
- 前夫离世后她照顾重病婆婆19年 孝亲美德“代代传”
- 为什么冬天容易心梗? 装支架后还能运动吗?
- 浙江舟山:统战成员“各显身手” 海岛乡亲“富起来”
- 2023中国国际名酒博览会探索“一院一展”沉浸式展陈
- 热门推荐
-
- 南开惜别叶嘉莹:诗心不朽,莲心恒在
- 数字孪生、虚拟现实、裸眼3D……新技术让博物馆展品“动”起来
- 11月2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942元 下调8个基点
- 广西力争5年实现地籍“一张图”全覆盖
- 一艘移民船在意大利海域倾覆 约40人失踪
- 春节文化盛宴五彩斑斓
- 江南南部华南中北部有强降雨强对流
- 广东阳江地震暂未有人员伤亡
- 湖北宜昌推广“友好徽章” 破解外卖“进门难”
- 美国众议院通过债务上限法案 参议院恐难过关
- 外国留学生在桂林的“戏里戏外”
- 广西弄岗保护区首次记录到虎舌兰属“幽灵兰花”
- 乌图(昆仑山)750千伏线路工程开启重要跨越架线施工
- “北斗+”应用大放异彩,这项北斗+AI道路智能巡检系统荣获金奖
- 防范电子秤作弊 市场监管总局出“大招”
- 波司登发布ESG战略及碳目标,助力全球气候治理
- 贵州发布4条“支支串飞”“干支联动”精品旅游线路产品
- “榆林·陕北民歌展”亮相中国工美非遗馆 多媒体活态展演带来沉浸式体验
- 被“过早”唤醒的城市
- 沪港文化国潮市集举行 “海派非遗”成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