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冬天容易心梗? 装支架后还能运动吗?
寒冷的天气促使心脏疾病进入高发期,最近热搜上频频出现有关心梗去世的新闻。为什么寒冷的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的时节?专家指出,这是由于寒冷的刺激下,血管突然舒张或者收缩,从而引起心脏供血不足,血流会受到阻碍,加剧了心脏的负担。
“心梗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年轻人心梗也时有发生,有时甚至比老年人更危险、更紧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沈成兴教授告诉记者。
经常运动,竟还会心梗?
“最近一段时间,门诊患者增多,好几个血压不稳定的。有个女患者血压飙到180,吃药也很难控制,来咨询调整用药。”沈成兴对记者说,门诊患者也有年轻化的趋势,很多都是因为对心血管疾病的知识看得较多,一有不舒服就赶紧去咨询医生。
“我晚上心跳很快,有点心慌,一熬夜心慌次数就变得更多,我会不会有冠心病?”38岁的刘女士说,年底工作特别忙,睡眠也较少,对自己频繁心慌感到有些担忧。
“像这样主动来门诊咨询的患者,相对症状较轻,也比较有健康意识。我们胸痛中心收了不少心肌梗死的患者,有的还是坚持锻炼的‘运动达人’。”沈成兴告诉记者,一位50岁的中年男子,跑完马拉松后没有感觉明显不舒服,但第二天在办公室工作时突然倒地,同事打了120送至医院后,男子又突发室颤,心脏停跳,马上通过绿色通道送入导管室,做了冠脉造影后确诊急性心梗,植入支架,血管开通,男子捡回一命。
“没过几天,我们又收了一名40岁的羽毛球健将,同样是急性心梗,最后救了回来。”沈成兴说。两位患者年纪都不大,平时也喜爱运动,为何会发生心梗呢?沈成兴解释,可能和天气变化有关系,追溯这两位患者的病史发现,尽管都热衷运动,但生活节奏不良,熬夜同时大量抽烟。
而这样的年轻患者并不少见,生活不规律、饮食不科学、自我保健意识差、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都会埋下心血管疾病的“种子”。尤其是一些超重、肥胖的年轻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更是明显增加。
做完支架手术,还能锻炼吗?
在门诊,还有不少装完支架的患者来咨询,“沈医生,我做完心脏支架手术能不能锻炼?”“沈医生,我心脏能负荷多少运动量?”
王老伯今年上半年突发大面积心肌梗死,得益于发达的胸痛中心网络,他及时安上了支架。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王老伯后怕不已,爱好运动的他在家足足静养了3个月。在六院心内科复诊时,医生见他需要坐轮椅出行,便推荐他试试心脏康复。
经过为期3个月的医学监测下的运动康复,王老伯恢复了体力。这次来复查,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我在家日常锻炼,定期来门诊心脏康复治疗室进行运动方案的调整,有专业医务人员指导,运动起来很放心。”
陈先生也是一位支架术后患者,得病后常常跑急诊,但每次指标都正常。“我总感觉胸口隐隐作痛,不跑趟医院我不放心。”于是,沈成兴主任推荐他到心脏康复门诊咨询。
戴上呼吸面罩,在身上贴好电极,脚踩踏板,开始运动……屏幕上随即出现他的心电图、血压、心率、摄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等指标。康复团队经过全面评估后为他制定了运动、营养、呼吸放松训练计划。陈先生也认识到自己患病的根源:久坐,熬夜,不良的饮食习惯、无法排解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沈成兴告诉记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术后不能锻炼是一个误区,以运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治疗是安全的、必要的,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市六医院心脏康复团队结合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运动处方”。
在心脏康复治疗室内,有一排“踏车和哑铃”,通过心肺运动试验评估能够实时监测运动者的心肺功能,让客观数据来判断每个人的运动风险,以及适合的运动形式、强度与运动量。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和老龄人群在开始运动前,都应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运动风险,避免过量运动带来的风险和损害。
症状改善后,能停药吗?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进展快,如果不能在120分钟黄金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致死致残率极高。
“中青年一定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戒烟限酒,有规律地生活,适当运动,不要熬夜。”沈成兴建议,而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特别寒冷的时候不要过早出去锻炼,并且要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出门要注意防寒,另外近期天气干燥,也建议早晨起来要多喝水。
此外,医生也建议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患者,要定期监测好自己的血糖血压,并根据医嘱适当调整药物剂量。还有一点误区需要指出,很多患者认为自己症状明显改善了就擅自停药,这是非常危险的。绝大多数心血管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治疗,例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在临床上,因擅自停药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子非常多,心血管病患者应引以为戒。对患者来说,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规范治疗,是维持病情稳定、减少不良事件的重要措施。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东侨乡台山人喜用“老江菜”煲汤清暑热
- 已累计发行1万亿元!财政部第三次续发行今年第六期超长期特别国债
- 小心被高额付费面试辅导割了韭菜
- 2023世界旅游小姐中国区总决赛江西乐安开幕
- 中原地区已知面积最大龙山文化遗址呈现礼制文明特征
- 文明的坐标丨漳州古城“红砖古厝岁月长”
- 5000多年前仰韶先民面貌被复原
- (新春走基层)访豫东春会:寻找沙颍河畔的周家口记忆
- 陕西今年前五个月经济运行基本平稳 延续恢复态势
- 国产高端智能手机崛起
- 国务院国资委:一年多来央企与民企等股权合作金额超3900亿元
- 专访作词人尹约:创作似沉香,先受伤才能凝香
- 广西启动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攻坚行动
- 生态环境部: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进入深水区
- 新疆疏勒: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乡镇全覆盖
- 中国援建突尼斯国际外交学院——“为突尼斯外交人才成长贡献了力量”
- 敦煌古风文化课程“争宠”年轻人夜生活
- 一个产业聚合千家企业(经济新方位·县域经济观察)
- “摸金校尉”覆灭记:盗掘古墓、倒卖文物终获刑
- 医疗短剧《仁心》上线 探索多元化题材方向
- 热门推荐
-
- 俄军舰艇编队抵达委内瑞拉
- 阿布哈兹一家艺术馆失火致4000多件艺术品被毁
- 275公里 集大原高铁跑出内蒙古山西铁路“新时速”
- 新能源产业吸睛政企学界 多应用场景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
- 餐饮企业“花式”抢滩年夜饭市场
- 北京多措推动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
- 上海努力激发全球服务商优势 提升高能级企业集聚水平
- 海关总署: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6.3%
- 香薰精油、醋、板蓝根……加湿器里加“作料”危害超出你想象
- 青海玛沁:滑坡致山谷断流成堰塞湖 消防部门协助处置
- 黑龙江省三条高速公路通车运营
- 国开行已在中国—东盟和中日韩—东盟银联体机制下开展逾200亿元人民币授信合作
- 商务部:“2024全国网上年货节”1月18日启动
- 保险行业将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金融监管总局回应
- 小护工、大技能 青海大通擦亮“宁字号”特色劳务品牌
- “竹能源与碳材料科创中心”落户江西万安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 中国驻光州总领事顾景奇吊唁领区失事客机遇难者
-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第四跑道成功试飞
- 西十高铁西安方向箱梁架设完成
- 英国国王确诊癌症,拜登和特朗普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