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图书馆将全面启动摇篮书香计划
这里是世界上首座超高自承重式玻璃幕墙结构建筑,这里有目前全国最大的智能化立体书库……昨日,一座由144棵“银杏树”支撑起的知识空间——北京城市图书馆正式开放。当天,风华国乐演奏会、汉服换装体验、国风主题留影、银杏谷集章、祝福集“盒”、雕版印刷体验等一系列沉浸式体验活动,拉开了北京城市图书馆每年千场活动的序幕。
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赤印”为灵感
据首都图书馆副馆长李念祖介绍,北京城市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地上3层,地下1层,藏书量达800万册,阅览坐席约2400个,打造“临山间 于树下 勤阅览”的阅读意境。自此,北京城市图书馆与首都图书馆华威桥馆址和首都图书馆大兴机场分馆共同构成了首都图书馆“一馆三址”的服务新格局。
“在这个图书馆里,我们拥有了全球最大的单体图书馆阅览室,就是‘森林书苑’,面积有21800平方米。已经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荣誉。”李念祖介绍,北京城市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赤印”为灵感,以银杏树和银杏叶为主要设计元素,144根立柱宛如银杏树干,这些树干里隐藏着消防水系统、弱电系统、机电系统,从里到外都稳稳地撑起整座“森林书苑”。
北京城市图书馆建筑顶上的570片叶片年发电量25万度,126个采光顶让阳光照进图书馆,极大地降低了建筑物日间照明所需用电量。同时,采光顶玻璃还运用了调光技术,可以在中午等光线充足时降低透光率,在早晚增加透光率,保障阅读时的光线需求。整栋建筑最大的亮点玻璃幕墙是世界上首座超高自承重式玻璃幕墙结构建筑,通透开阔的视野将图书馆与自然融为一体,读者可低头看书、抬眼观景。
山间阅览区设图书四大专区
据了解,北京城市图书馆此次开放区域为:山间阅览区、24小时图书馆、休闲阅读区、元宇宙体验馆、库本阅览区和立体书库。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10:00-20:00。其中24小时图书馆将全年不闭馆开放,是京城首家以视觉识别实现无感借还体验的文化空间。
山间阅览区为读者提供中外文图书的阅览和外借服务。读者沿春楮径、夏墨径、秋毫径、冬石径拾级而上,随行随阅。亮点图书架设置文化和旅游图书、法律图书、获奖图书和“阅读之城”图书四大专区,开馆期间还特别点缀了“诗歌”主题的艺术家手作书,邀请读者漫步书山,邂逅惊喜。
元宇宙体验馆则构建超越想象的虚拟与现实交融的阅读世界,数字孪生技术将实体场馆复刻至云端,读者穿行线上的平行世界,可体验、参与线下馆内的展览、活动,也可与线上世界的读者、馆员、专家交流互动,固定的三个虚拟形象有鲁迅、未来和孩子,读者也可以选择他们来交流互动,尽情探索知识的无垠边界。
立体书库可自动分拣搬运
北京城市图书馆拥有目前全国最大的智能化立体书库。主库区建设面积约3000平方米,书库高度16米,藏书量达715万册,配备有13台大型的堆垛机,共计32232个货位,采用金属书箱来保存书籍。书库拣选区配置了6个拣选工作站、7口分拣机,以及智能送书机器人等设备,实现图书的自动出库、自动分拣、自动搬运,读者可从手机端或自助设备上检索和借阅库本图书,15分钟内便可在数百万册图书中完成拣选。两侧的屏幕上会有立体书库运行的原理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图书馆门前还有一个机器人在来回穿梭。据首都图书馆副馆长谢鹏介绍,这是一款室外文献流通机器人,它可以到绿心公园里的北京艺术中心、大运河博物馆“串门”,按照规划路线服务,为园区里的读者提供借书、还书、咨询的功能。读者可以随时呼唤机器人,便可在机器人屏幕或扫码后在手机终端上查看机器人书格内100余册精选图书。此外,城市图书馆还有其他“机器人馆员”,可完成自动书籍分拣搬运、为读者提供预约送书到桌服务等。
此外,北京城市图书馆将智能楼宇的建设概念叠加至智慧图书馆建设全过程。凭借先进的数字孪生技术、GIS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3D实景展现、信息实时更新。在数字孪生呈现基础上,将图书馆的建设情况、里程碑事件、馆藏信息、借阅数据、客流数据、空气质量等信息投射到数字世界中,移步换景,为读者呈现一个科技感强、体验度高的屏上图书馆,实现“一屏观全貌”。
城市图书馆还将为读者提供专属智慧桌面,与桌面高度融合的一体化设计,拥有类纸护眼显示屏幕、AA级护眼灯光,更可为读者提供坐席预约、识别阅读、文献检索、电子阅读、送书到桌、资源预约、智能咨询等服务,是连接馆内各类智慧服务的中枢设施。其中的护眼灯光可记录每位读者的喜好,登录后可调节到已经保存的设置。
未来将开通京津冀读者网借服务
对于未来运营计划,李念祖介绍,北京城市图书馆将在全市率先提供免押金办证服务,读者可免费借阅中外文图书和期刊、视听光盘、少儿中文图书,最大外借数量达30册/件,位列全国省级馆第一。此外,还将开通覆盖京津冀三地读者的“送书到家”网借服务,更提供百余个数据库、400余万册电子书、近5万种电子报刊多平台线上服务,数字资源总量达600TB,永不打烊的云中图书馆是全媒体学习时代的知识宝库。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城市图书馆将全面启动“摇篮书香计划”,向全市新生儿免费发放第一张读者证、第一本书、第一份书单、第一张书签,满含书香的新生礼物陪伴孩子茁壮成长。另将提供1000种“终身阅读书单”纸电一体免费阅读资源,并通过线上平台分龄分级开展包含启蒙共读、通勤阅读、深度阅读等社群活动。
在公共阅读活动方面,坚持普惠与分众相结合,充分挖掘馆藏资源,每年开展1000场以上活动,让全民阅读多姿多彩、深入人心、熠熠生辉。“森林阅读季”则将于春秋两季面向少儿读者举办名家讲堂、森林故事会、童心舞台、绘本戏剧、cosplay、图书漂流等活动;“书林隐语”围绕《牡丹亭》和《山海经》两大主题打造沉浸式阅读,为读者带来年轻化、趣味化的阅读体验;“百部经典传习课”邀请专家系统讲授经典典籍,同步开展线下授课与线上资源发布;“典籍里的非遗”邀约读者体验“品茶、读书、看戏”的雅韵生活;“我们的节日——非遗陪你过大节”将在春节等7个传统节日安排表演、技艺、雅集等不同形式的非遗活动。
文/本报记者 张恩杰
(来源:北京青年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祭英烈寄哀思 福建森林消防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 注射玻尿酸美容 这两个误区要避开
- 外逃7年 “红通人员”麦凯常回国投案
- 北方多地风寒效应明显 福建广东等地气象干旱持续发展
- 北京铁检院:网络侵害公益行为日益呈现智能化特征
- 外媒:以色列下周将重启加沙停火谈判 哈马斯官员回应
- 南唐三君主与茶的“缘分”有多深?
-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佛山地铁3号线在建段开通运营
- 青海省绿源能源储能消防安全中心成立
- 圆明园考古发掘揭露出“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遗址
- 美式“长臂管辖”终将扼住自己的咽喉
- 亚马逊中国Kindle电子书停止运营 中国市场曾占全球四成
- 十大文旅活动助推兰州“夜经济”
- 援藏干部参与见证迪庆藏族自治州从落后贫穷走向开放富裕
- 第六届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开幕 总投资115.5亿元20个项目签约
- 加拿大蒙特利尔港去年12月以来查获近600辆失窃车辆
- 退休干部返乡当义工:我的快乐就是老有所为
- 云南打造“国家咖啡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成效初显
- 杭州灵隐寺声明:从未开通或授权开通网络商户号
- 当代年轻人的养生搭子来了!
- 热门推荐
-
- 中国纺织大会在浙江柯桥举行 科技赋能“万物可织”
- 中新真探:咸鸭蛋脂肪含量特别高吗?
- 加入金砖赋予埃塞更好的形象和机会
- 民警点赞建行!这波反诈配合干得漂亮
- 辽宁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交流大会沈阳举办
- 全国森林草原防灭火新质能力建设推进工作会议在穗举行
- 中新健康|百雀羚添加禁用原料?上海药监局:调查认定不存在违规行为
- 海南建立诉求“直通车”助港澳台侨企在自贸港谋发展
- 浙江发布工业碳效码3.0 实现企业碳排放“有迹可循”
- 讲好中国故事 民族舞剧《热血当歌》研讨会在京举行
- 7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5.7%
- 小事情大民生 多方发力持续提升适老化交通出行服务
- 英国皇家骑兵队马匹受惊失控 在伦敦街头狂奔(图)
- 滴滴租车携手携程租车 举办“特惠错峰游 租车5折起”优惠活动
- 多措并举,防范外卖食品浪费
- 西安聚焦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推动“枢纽+产业”深度融合
- 清明节逢疫情,外出祭扫牢记七大建议
- 三季度中国清洁能源建设景气指数处于较景气区间
- 吴清:近期上市公司未出现“扎堆减持”和大量违规减持现象
- 彭森谈要素市场化改革:这是最关键、最基础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