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天幕“加热” 车主奇招防晒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邓莉
“现在外面快40℃,坐在车内,开着最冷的空调,依然有头顶烤炉的感觉!”近日,国内多地正开启高温模式,在强烈阳光照射下,有多位配置“全景天幕”的纯电动车车主需“全副武装”——戴墨镜、戴遮阳帽、套好防晒袖套。一位副驾驶乘客往纯电动车车顶泼水降温的视频更是在各社交平台上走红。
跟一般全景天窗不同,“全景天幕”设计上更加“彻底”,也更美观,未曾想结果却先被烈日当空“暴击”了一把。业内人士指出,部分车型的全景天幕隔热效果堪忧,建议车企从“源头”为用户配备好“防晒”科技或配置。
体验:车内开着空调还出汗,天窗很烫手
暴晒之下,车内温度到底如何?记者亲自体验了一把。午间11时许,户外温度高达38℃。记者坐进了一台看起来就“明亮通透”的新能源车内,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触摸头顶的全景天幕,喷薄滚烫的热气马上“劝退”了记者的手指。
“我已经提早用手机设置为车内降温十分钟了,现在坐进来还是觉得很热。手距离天窗大概还有5厘米就能感觉到温度很高,更别说我这种大高个,脑袋离玻璃那么近。”身高一米八的车主肖雷告诉记者,如果在十点后太阳猛烈的时候出门,坐在驾驶舱体验就是“冰火两重天”——胸口以下很凉快,胸口以上热到流汗,头顶感觉在“烧烤”。
记者实测发现,虽然肖雷已经提前设置车内空调温度为20℃左右,但手持测温计所示,乘员头顶附近的温度却高达35℃。记者又体验了其他几款同样带有无遮挡全景天幕配置的新款车型发现,全景天幕均会让车内温度升高。
在车友论坛上,关于全景天幕车型不隔热的讨论越来越多,一位轿跑车主发帖表示:车顶大玻璃从前挡延伸到后排座位上方,明亮好看,但架不住高温的“暴击”。肖雷告诉记者,原厂一般不会配备遮阳帘等,也不可开启,夏天在路上行驶,即便开最冷的空调,对降低温度也无济于事,反而更加耗电。
网店遮阳帘月销上万件,车主各出奇招
“以前我们都是给车门车窗和前后挡风玻璃贴膜,这些天忙着给全景天幕贴隔热膜,技师都贴到‘手软’了。”广州燕塘附近的一家汽车美容连锁店店长麦先生告诉记者,近日接待了不少开着新款新能源车的车主来为全景天幕贴膜,目的是为了降温。“这么大面积的贴膜,一般两千元左右,牌子好一些的膜就要上到四五千元了。”
为了防晒降温,车主们还有其他奇招,如车内戴遮阳帽、额外摆个小风扇、在车顶贴报纸、往车顶浇凉水等。记者发现,在电商平台上,某几款热门电动车的遮阳帘、防晒罩、遮阳伞等防晒类产品成为爆款。一家专做特斯拉全景天幕遮阳帘的商家,近一个月销量超万件;另外一家做小鹏全景天窗遮阳帘的商户,相关产品月销也超过2000件。这些产品售价普遍在200元~400元左右。
调查:全景天幕缘何“火”起来?
在高温夏日让车主们头疼的全景天幕,是伴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逐渐兴起的潮流配置。某自主品牌主机厂车身研发部门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仍存在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想要续航里程更长,铺在车里底盘的电池体积也会较大,势必会占用了车内的空间。如此一来,让空间看上去更通透敞亮、让整车颜值更高、更有科技感的全景天幕就成了解决的手段之一。
调查显示,天窗是用户购车的重要考量因素。伟巴斯特2021年中国市场汽车天窗消费趋势调研报告显示,在购车考量的配置中,天窗占比为70%,居第二位,仅次于倒车影像。新能源乘用车的持续渗透更带动全景天幕(即全景天窗)渗透率上行,2020年全景天幕在新能源车中渗透率约 16.7%,而到了2021年,其渗透率已超过23.2%。预计整个乘用车市场2025年全景天幕渗透率为25%,其中新能源车中渗透率有望达到55%。
据悉,一般车辆的全景天幕面积在0.5~0.9平方米之间,部分新能源汽车的全景天幕面积更达1.3~1.4平方米,其所采用的天幕玻璃每平方米价格相比传统天窗玻璃提升30%~40%左右。据招商证券测算,全景天幕的成本为2000元-4000元,相比现有的钢铁车顶+天窗的构造,零部件配套成本反而降低了。
此外,全景天幕还能够有效减轻汽车的重量,有车企数据显示,整车重量约能减轻4公斤左右。生产成本更低,造型更美观,这也是全景天幕成为趋势的原因之一。
建议:为“天幕”增加“防晒装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秘书长章弘表示,全景天幕大多都可隔绝紫外线,且隔绝率大多都可以达到90%以上。“但大多并未对红外线、可见光等有透露指标。”业内人士指出,抗紫外线指数只是防晒,红外线及可见光都是热量的主要来源,要想达到隔热的效果,需要在玻璃上镀上多层特殊材料,譬如9~20层、厚50-250纳米的金属化合物膜等。
也有越来越多车型开始重视配套“防晒装备”,最常见的就是采用“全景天幕+电动遮阳帘”的组合。某豪华品牌车企的产品经理告诉记者,全景天幕肯定是趋势,如他所在的品牌规划中的未来新车将大部分配备全景天幕,但肯定会考虑加配“遮阳帘”,甚至高端车型会应用上如波音787飞机上的“智能变色可调光玻璃”。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青海茫崖为“荒漠孤城”穿上“绿装”
- 民谣歌手与市民因“乐”而聚:广州推出城市音乐营地
- 浙江夫妻11年绣28米“清明上河图”赠予家乡
- 香港金管局:美国加息周期是否完结有待确定
- (身边的变化)安徽六安:家门口就医“云”办事 长三角一体化惠民生
- 第三届小十月文学奖在京颁发
- 春节档票房破25亿 业内:市场恢复信心
- 秋冬呼吸疾病高发 专家提醒“从老到小”均应开展肺健康守护
- 湘籍画家苏高宇回乡做“成长汇报” 近百幅佳作展现墨韵乡愁
- 受台风“海葵”影响 福建漳州秋季学期开学时间继续推迟
- 中国首位女消防飞行员:为了把生存的希望带给受困者
- 山东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打造政务服务“总客服”
- 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在三亚启动 将持续至明年2月
- 半年备案2859部 传统影视公司入场微短剧新风口?
- 湖南祁阳:“河长制”绘就碧水清流新画卷
- 元宵灯谜,你猜对了几个?
- 赏冰雪赛龙舟 边城呼玛第二届武侠文化周启幕
- 和评理|陷于零和思维的所谓“去风险”,要不得
- 迅速响应!洽洽驰援西藏近百万元营养食品物资已发车
- 长三角铁路昨增发列车399列
- 热门推荐
-
- 黄柳霜:刻在美国硬币上的华裔面孔
- 2023常州太湖治理完成投资35.94亿元 常州太湖湖心区水质首达Ⅲ类水标准
- 从7亿到80亿,从影院冷清到票房飞驰
- 福建福清一熔铸车间疑似发生闪爆事故 造成2死1伤
- 青海西宁至四川成都铁路四川段首批箱梁预制完成
- (经济观察)中国工业经济稳步回升 积极因素积累
- 新疆阿合奇县发生5.7级地震
- “2023冲绳中国音乐节”10月举办 导演蔡国平“剧透”幕后故事
- 金庸小说翻拍史:停不下来的“射雕” 毁誉参半的评价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评估拟建的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
- 上过太空,它们有了“超能力”
- 北京本次PM2.5污染过程受区域传输影响达八成
- 泰国公共卫生部通报首例疑似猴痘病例
- 上半年中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49亿元 同比增长6.9%
- 湖北咸宁钱亦石故居修缮揭牌
- 节令美味贺端阳!古人吃粽子有啥讲究?
- 山东以大赛“兴产、兴业” 激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 现实题材发展趋势报告发布:作品增速全品类第2 近八成获奖作品已授权开发
- 旅游人打开绿色环保生活的N种方式
- 浙江舟山东极岛海域翻船事故5人获救 2至4人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