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已来,科技创新如何赋能影视产业发展?
中新网北京10月27日电 2023中国·北京电视剧盛典系列活动之“科技创新论坛”10月24日下午在北京成功举办。
图为论坛现场。供图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阐述了论坛主题“科技创新如何赋能影视产业发展”的设置背景和宗旨。人类已经进入到人工智能(AI)驱动的数智时代,现有电影产业格局面临巨大挑战。数字化、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影像、XR、AIGC等高新技术带来媒介文化革命,给影视的生产、传播与接受全产业链带来了新变,影响了影视人乃至全人类的观念、想象和存在。
论坛直面这一热点、前沿、严峻的话题,邀请人工智能研究、影视与创作、影视产业一线等各方专家共同为当下影视的创作生产、制作管理、创新传播等现状问题把脉问诊,探讨影视与新媒介艺术在高新科技赋能下的当下情状与未来发展。
编剧宋方金谈道,影视作为电影和电视剧的简称,其实省略了最关键的“电”字。他表示,曾几何时当影视行业认为没有胶片、没有大数据、没有流量就拍不好作品时,实际上拍不了作品的情况只有一种,那就是没有电的时候。有趣的是,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首先催生一批烂片,再接着产出一批佳作。这表明人类的智慧和影视艺术的本性有着接受科技创新、消化科技创新继而驾驭科技创新的能力。但在人工智能来临之后,影视还能做到驾驭吗?还是被颠覆?影视与科技之间的“斗争”仍任重而道远。(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在一纸书信里和鲁迅“相遇”
- 第二届云南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巴黎赛区复赛举行
- 5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2%
- 俄罗斯一客机降落滑行时冲出跑道 暂无伤亡报道
- 吉林满族服饰“十八镶滚”技艺引“Z世代”痴迷
- 北京市超高清视听(计算视听)创新应用示范区落地门头沟区
- 2023年中国仲裁周举办比利时专场活动
- 外媒:斯洛伐克总理在一起枪击事件中受伤
- 菲律宾南部一军营发生枪击事件 造成5名士兵死亡
- 助文旅增色幸福“加码” 湖南旅发大会敲响“千年石鼓”
- 西藏那曲高校毕业生“组团”赴杭入职
- 大范围降水将至 黑龙江东宁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 乡村如何让年轻人停留得更久
- 孩子钻空子 商家偷着乐
- 《聊斋志异》手稿等十部稀世古籍在辽宁省图书馆集中展出
- 韩国游客周末扎堆上海,市中心酒店“淡季”不淡
- 安徽宣城深化跨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 第22批援冈比亚中国医疗队启程执行援外医疗任务
- 四川成都至宜宾高铁接触网工程冷滑试验启幕
- 记者调查多家青少年培训机构发现 地下二层办班的多问题也多
- 热门推荐
-
- 强化债券承销分类监管
- “国乐行者”方锦龙:国乐人要“博学”,创新不离根
- 低价买法拍房转手赚差价? 男子被“熟人”骗了70万元
- 专家:乳腺癌治疗需多学科协作 倡导高治愈率下的保乳手术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发布暴雪蓝色预警信号
- “扫一扫”成生活“必选项”? 别让扫码成负担
- 日喀则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采用全新设计 将参加国际合作研究
- 国网黑龙江电力:“机器人”带电作业 护航亚冬盛会
- 取消限购、买房落户……楼市政策“加减法”接连出台
- 国际识局:关键时刻,王毅这两通电话点出了关键问题!
- 达·芬奇作品《美丽的公主》哈萨克斯坦首展
- 广东梅州公安抢险救灾护民安 安全转移受灾群众近4千名
- 竞争力领先、韧性充足……数据见证“磁吸力” 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
- 两款进口新冠口服药降价了,但还是无法纳入临时医保支付名单
- 从11到9000+ 浙江长兴:扬子鳄以每年500条速度增加
- 王毅会见奥地利外长沙伦贝格
- 2023两岸博物馆文创品特展福州开展
- 中国国家发改委: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优化重组
- 中国代表: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唯一可行出路
- “文化国宝”守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