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游客周末扎堆上海,市中心酒店“淡季”不淡
澎湃新闻记者 唐莹莹
“大家好!我是生活在首尔的韩国人。我终于看到了上海的地标。这里真漂亮。谁看都知道是上海。”
几天前,一位韩国游客在上海外滩前留下了自己的“游客照”并发布在了中国的社交平台。他的照片背景中均能看到对岸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该韩国游客在2024年3月已经来过中国,彼时中国还未对韩国试行免签政策。去年该游客去了北京游玩,称第一次喝到杨枝甘露,“我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液体”。
在最新施行的“240小时”新政以及2024年以来“免签朋友圈”的持续扩容作用下,入境游持续高速增长。其中,距离中国更近的日韩及东南亚游客更爱来中国旅游。
韩国游客周末扎堆上海,黄浦区“韩潮”浓度最高
1月14日,国家移民管理局披露的数据显示,全国移民管理机构2024年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6.1亿人次,同比上升43.9%;其中内地居民2.91亿人次、港澳台居民2.54亿人次、外国人6488.2万人次,同比分别上升41.3%、38.8%、82.9%。全国各口岸免签入境外国人2011.5万人次,同比上升112.3%;其中,过境免签政策适用人数同比上升113.5%,特别是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后,适用该政策来华人数环比上升29.5%。
2024年11月18日起,中国对韩国等9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2024年11月8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签入境。
自中国对韩国试行免签政策以来,韩国赴中国旅游预订量猛增,而上海则成为大部分韩国游客的首选目的地。
澎湃新闻搜索发现,以韩国首尔为例,目前每日飞往上海的直飞航班就有18班。
同程研究院数据显示,每周韩国往返上海的航班,釜山机场出发的韩国游客最多,同比增长超过115.8%,成为来沪最拥挤的机场;其次是首尔46.9%,第三位是济州岛机场。
1月13日,同程旅行发布的报告显示,来沪后韩国游客最集中的区域为黄浦区。
同程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分析,上海市黄浦区作为海派文化的集中地,辖区内的豫园浓缩了明清两代江南园林的精髓,外滩区域“万国”建筑群和夜间灯光的绚丽,对于韩国游客来说极具吸引力。此外,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也在该区域内,所以黄浦区的“韩潮”浓度特别高。而浦东新区“韩潮”度较高的原因,是因为坐落于此的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其占地面积大、游玩项目丰富、互动体验多样、本土IP出圈等因素都成为境外游客必打卡景点之一;同时,坐落于上海陆家嘴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和上海中心被海内外网友形象称之为开瓶器、注射器、打蛋器,以及造型别具一格的东方明珠,都成为韩国游客喜爱的打卡点。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根据韩国游客打卡的火爆程度排名,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是韩国游客排名首位的打卡点,其次是外滩、武康路、豫园、新天地、迪士尼以及田子坊等地。
中心城区酒店淡季不淡
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向多家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酒店了解到,自中国对韩国免签以来,韩国客流增长明显,年轻的韩国游客一到周五就扎堆来到上海,提升了淡季的酒店入住率。
“我们酒店这个冬天整体的出租率是高于上年同期的。我们现在的境外客人差不多占比在25%,这里面从去年12月份到目前,韩国客人多的时候差不多占到百分之二三十。”近日,华住集团上海外滩花间堂·愉园总经理韩锐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由于12月和1月对传统酒店而言原本就是淡季,对仅有逾200间客房的上海外滩花间堂而言,虽然不能从整体上看到韩国客人对酒店出租率的“贡献”,但可以感受到韩国客人的数量是呈明显增长的趋势。
万豪酒店集团相关人士向澎湃新闻透露,如集团旗下位于北外滩的上海外滩W酒店自2024年11月初的对韩免签政策发布以来,酒店里的韩国客流增幅明显。上海外滩W酒店的线上渠道显示,酒店来自海外订单中近20%来自韩国。韩国游客主要以休闲的周末行为主,酒店2024年11月、12月的整体入住率稳定,12月份较11月略有增长。
万豪酒店集团旗下位于苏州河畔的上海浦西万怡酒店2024年12月的酒店入住率同比增长了7%,其中韩国客流的占比同比增长4.5%,提升幅度较大。上海浦西万怡酒店负责人表示:“近一段时间,韩国客流增加,提升了酒店入住率。”
从价格来看,澎湃新闻搜索发现,上海外滩W酒店周末最低的房价一般一晚在2200元至2500元;上海浦西万怡酒店周末最低的房价一般在800-1000元/晚。上海外滩花间堂·愉园周末最低的基础房型价格在1000元/晚左右,而酒店的特色房型270度外滩江景大床房的价格为2000元/晚左右。
携程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以来,上海的境外游客主要来自韩国、泰国、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美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等地。其中韩国入境上海游玩的游客产生的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超2倍,高于上海酒店市场大盘增速。
“他们通常周五入住,周日退房”
“韩国客人主要是周五周六过来,周日退房,然后大部分也都是从浦东过来,入住的时间不如其他外国游客的时间周期长。”据韩锐观察,从入住时长来看,韩国游客区别于其他国家游客的特征非常明显,预订周期一般提前一周,入住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而其他国家的客人预订周期更长,入住时间也更长。“比如韩国游客在这个周六周日确定下个周六周日(入住),这样的情况会比较多。而其他国家的客人(近期)都已经在订3月份的客房了。”韩锐说。
浦西万怡酒店负责人也表示,韩国客流增加的时间段主要在周末及节假日,他们通常周五入住,周日退房。
在游客年龄上,不同于欧美和东南亚的客人,有不少50岁以上的“银发族”和35岁至45岁的家庭出行,而韩国游客主要以年轻人为主。“韩国客人可能只有20多岁,都很有礼貌,打扮得很时尚,一般会去新天地、南京东路shopping(购物),拍照打卡相对来说也会比较多,相对来说会比其他国家的客人活泼一些。另外韩国客人参加我们酒店的活动以三五成群的‘小姐姐’居多,还有年轻情侣。”韩锐指出。
“另外,韩国客人在选择酒店的房型上,大多要么是性价比比较高的基础房型,要么就是很贵的270度的能看到江景的特色房型。”
韩国游客被中国美食“硬控”,韩国用户在中国本地生活平台访问量成倍增长
不仅酒店要选好的,找好吃的更是韩国游客前来上海旅游的“头等大事”。社交平台上,韩国游客在上海被羊肉串和火锅“硬控”的帖子屡见不鲜。
有上海本地市民向澎湃新闻表示:“最近去位于第一百货商店的一家日本料理餐厅吃饭,隔壁的很久以前烤串店门口排队等位的都是韩国人,差点以为来到了韩国。”
澎湃新闻从海底捞方面了解到,近期海底捞世茂广场店、海底捞人民广场店、海底捞打浦路店等日均接待韩国人人次在60-200位之间。如今,经常被韩国游客光顾的几家海底捞门店里不仅设置了中韩双语的欢迎牌和菜单,店员们也都能说上几句韩语。
位于第一百货商场的海底捞人民广场店的经理胡小征表示:“从去年11月10日开始,门店里的韩国游客开始增多了。从数据来看,我们门店平均一天接待顾客在1200-1500总人次之间,其中,韩国顾客在150-200位,能占到总接待人次的15%左右。”
韩国游客也喜欢尝试上海本地餐饮。
“现在每天都有十几桌的韩国客人,因为我们是正餐餐厅,家庭型和几个朋友一起来的居多。”上海菜餐厅人和馆的相关负责人蓝总表示,韩国游客到店最喜欢吃肉,“本帮金牌红烧肉还有法式黑椒牛柳很受欢迎,蟹粉捞饭也是必打卡菜品,可能是因为韩国没有这样的烹饪手法,所以又新奇又喜欢。”此外,生煎包、小笼包等菜品也备受喜爱,“这算上海美食符号吧,在韩国人眼里,上海差不多就等于生煎小笼包。”
莱莱小笼作为主营上海小笼包的特色餐厅,毫无疑问成为韩国游客来沪旅游的必打卡美食的选择。据餐厅相关负责人透露,近两周店里的韩国客人以及各国外籍客人占比能超过20%,最喜欢点的是招牌蟹粉鲜肉小笼,也会尝试馄饨、猪排等本地特色菜。
大众点评数据显示,去年11月以来,韩国用户日访问量持续攀升,总访问量比免签政策落地前增幅接近40%,最高单日访问量同比增长超过300%。去年11月以来,平台上韩文评价增幅最多的餐饮门店集中在烤肉、本帮江浙菜、韩国料理等品类。而正餐之外,霸王茶姬等网红奶茶饮品店、洗浴汗蒸店等休闲娱乐商家的评价区也留下了韩国游客的足迹。
境外游客爱上中国旗袍,东南亚客人花费3万元购买旅拍照片
从多方披露的数据来看,即将到来的春节也将迎来大批外国游客。
据携程此前发布的数据,蛇年春节期间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203%,主要客源地国家包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泰国、英国、俄罗斯、越南等。其中,春节期间韩国入境游预订订单量同比增长452%。外国游客热衷的国内目的地是上海、深圳、广州、北京、哈尔滨、成都、厦门、珠海、重庆、杭州。
韩锐告诉澎湃新闻,截至上周的统计数据,上海外滩花间堂·愉园的春节预订里,境外客人约占20%。“我们也希望这个数据能再往上涨一涨。”韩锐称,“因为客观来讲,境外客人的综合消费能力比较强。”
“有一次我在带境外的线下旅行社的组织方,他们对于我们的旗袍旅拍是非常感兴趣的,询问是否可以给团队客人定制旗袍旅拍服务。”韩锐告诉澎湃新闻,酒店的旅拍服务非常受欢迎,80%的客人会选择额外购买3张免费照片以外的照片,“之前甚至有一位东南亚的客人来消费了两次(旅拍),总共花费了近3万元(人民币)买照片。”
“其实大家还是有花钱的欲望的。”韩锐认为,以酒店为例,从经营者的角度出发,如果能够找到客人愿意买单的产品,客人其实很愿意消费。
据上海文旅局1月9日披露的数据,2024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超过600万人次,“入境第一站”的格局逐渐形成。随着免签的政策红利和展会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大,预计今年外商和海外观众人数将进一步提高。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3月2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948
- 上海发力微短剧赛道 推出一揽子扶持计划
- 西部,描绘繁荣发展新画卷
- 2024年全国民航旅客运输量达7.3亿人次 创历史新高
- 北京构建“人才+产业”发展模式 打造制造业人才高地
- 江西推进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 去年新增学位27.4万个
- 磨憨边检站今年验放中老边境出入境旅客突破100万人次
- 警方通报“天津一医院厕所现弃婴”:已将弃婴母亲传唤到案
- 热力十足!未来三天北京高温“炙烤”持续 需注意防暑防晒
- 【透视】哈佛民调:美国年轻人对公共机构的信任度骤降,政府不服务民众
- (身边的变化)甘肃环县“菜园风景独好” 空院荒地成“聚宝盆”
- 新疆阿图什市发生5.5级地震 救援先遣队已赴震中探查
- 我国将在四地试点扩大电信领域对外开放
- “碳”路先行|做好“水文章” 煤炭大县山西襄垣开启“美颜模式”
- 总投资超千亿 24个项目“牵手”呼和浩特航天经济开发区
- 2023(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开幕式暨天山论坛举行
- 中外商会海上沙龙在沪举行 携手扬帆出海
- 点赞鄂尔多斯 韩磊、腾格尔等为家乡赋能
- 第十四届中国社工年会在北京举行
- 中证协在全国推广境外证券专业人才从业特别程序
- 热门推荐
-
- (成都大运纪事)银行保险机构助力成都大运会 已布局237个金融服务网点
- 安全漏洞频发老年手机成“手雷” 银发族的信息安全如何守护?
- 元旦假期国内游订单量同比增168%,出境游订单量增388%
- 黄河进入本年度封河期 凌情总体平稳
- 2024年服贸会倒计时1个月 门票预约已启动
- 法定假期无法转账 延迟付款是否违约
- 太原海关助企进口设备减免税款507万元
- 北京国际音乐节 以国际立节以中国为心
- 胰腺癌发病与饮食有关,糖尿病人是高危人群
- 山西七部门联合当“红娘” 为晋籍在京青年架“鹊桥”
- 财政部:1-2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6285.3亿元,同比增长0.3%
- 艾叶飘香话“融”情 台胞“花式”迎端午度佳节
- 十多架世界名机亮相第六届(中国)广州商务航空展
- 内蒙古悄兴“赛马产业” 牧民瞄准进口品种改良
- “五一”假期福建口岸出入境旅客超10万人次
- 外国展商消博会“秀中文”:明年还来!
- 吃有机食品能防癌?专家:夸大其辞
- 中国视听佳作走向世界
- 自贸“头雁”引领中国高水平开放之路
- 菲律宾多地拉响赤潮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