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领先、韧性充足……数据见证“磁吸力” 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
央视网消息: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2%,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由于中国经济增长超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上调了2024年中国经济和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预期,高盛、瑞银等国际金融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中国经济竞争优势依然存在,中国仍将是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基于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增长充满韧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3.1%。亚洲新兴经济体今年的整体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5.2%,比去年10月的预测提高0.4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为4.6%,较2023年10月的预测上调了0.4个百分点。
高盛、瑞银等国际金融机构也在近期发布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消费和服务业将延续疫情后的复苏趋势。英国经济学人智库等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基本面将更加稳固。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机构认为,中国电动汽车电池、电子产品、矿产等出口强劲,不少产业全球竞争力领先。
除了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中国美国商会、欧盟商会、德国商会多项调查显示,有50%的受访美国企业将中国列为全球首选或前三位投资目的地,59%的欧盟受访企业将中国视为三大主要投资目的地之一,91%的受访德国企业表示将继续扎根中国市场,超过半数的受访德企计划未来两年内增加对华投资。
近期,日本经济界访华团、世界银行执行董事访问团、法国达能集团、美国安利集团、德国宝马集团等国际机构和跨国公司负责人纷纷到访中国,看好中国市场、深化务实合作。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了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并将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上调到3.1%,认为中国经济加速复苏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中国始终敞开怀抱,真心欢迎各国企业投资中国,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我们将同世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新机遇,推动实现共同发展。
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赴中国代表团团长索纳莉·贾殷·钱德拉日前表示,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带动其他国家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2024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仍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国仍将是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公安部:对欺诈发行证券犯罪,坚持毫不姑息、一查到底
- 高端访谈丨专访多米尼克总理罗斯福·斯凯里特
- 天安门、井冈山、橘子洲……清明红色旅游升温 你去哪个景点了?
- 导演维伦纽瓦对话郭帆:希望去《流浪地球3》片场参观
- 台风“格美” 携风雨逼近 福建宁德转移1.8万余人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探访中国首个跨省域共建省级新区:从“川东一隅”到“川渝热点”
- 福建龙岩找到3名防汛巡查中落水失联干部 均无生命体征
- 蓝调禾木村 满洲里冰雪 谁是你的冬日旅游MVP?
- 外资持续看好中国债市
- 强震已致土耳其逾3.5万人遇难 联合国吁捐资3.97亿美元援助叙利亚
- 中新网评:鲁山“丑且贵”的雕塑为何一路绿灯?
- 众志成城 多方力量驰援西藏地震灾区
- 第三届“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讨会召开 发布两份相关研究报告
- 加沙一医院遭袭致至少12人死亡 以色列宣布召回驻南非大使
- 包银铁路惠银段首条接触网导线架设成功
- 沿“路”看中东丨“书中画、波斯蓝” 万里千年的中伊文明邂逅
- 朝鲜发声:已完全封闭南部边境与韩国连接的公路和铁路
- 传承与创新:闽南祖传柳丝工艺匠人的坚守
- 西藏林芝森林消防开展防火专项行动
- 法国豫园灯会正式拉开中法建交60周年序幕
- 热门推荐
-
- 存量房贷利率今日批量下调
- 新版《瑶族舞曲》MV发布 助力广东连南旅游业发展
- 房地产市场仍需增信心促转型
- 3月6日起西安青岛符合条件人员可申领往来港澳“个人旅游签注”
- 中新健康|天津大学针对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取得新突破
- 出国旅游发条朋友圈流量费1.6万元?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回应
- 长安巷弄里的西洋乐:从殿堂到市井 “松弛感”引年轻人共鸣
-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4.1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
- 一系列经济数据不及预期 美国经济衰退担忧重创东京股市
- 福建省将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
- 普京:将批准新版俄罗斯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 湖南怀化新晃县发生山体滑坡 有人员失联
-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纪念邮票将发行
- 消费品以旧换新 河北承德汽车消费季启动
- 数智时代来了,高校如何应对?
- 北京·密云鱼王美食文化节开幕 打造区域标志性品牌活动
- 蓝皮书:2025年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需求凸显
- “有偿探店”莫成虚假推广 探店要“探”得规范
- 海评面:出入境政策再放宽,释放中国“扩大开放信号”
- 王旭东:冀望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发挥展示平台和对话窗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