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剧正走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
歌剧在引入中国之后,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歌剧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歌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在今年5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歌剧节上,来自全国21个单位创作演出的24部优秀歌剧作品集中展示,吸引了四万多观众走进剧场,线上播放总量超1.6亿次。这一盛况昭示着,中国歌剧正走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
1.走进大众、深入民心
一直以来,中国歌剧坚持走民族化道路,发挥本民族艺术形式的优长,将民族演唱风格、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与歌剧艺术相结合,用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审美标准、艺术情趣等创作歌剧作品,实现了歌剧的本土化。国家大剧院复排版的民族歌剧《党的女儿》在音乐表演方面就遵循了原版的创作,剧中大量融入中国传统戏曲的音乐元素,将戏曲文化、民歌与西方歌剧进行创新性结合。比如,从江西地方民谣与山西蒲剧中汲取的音乐元素,使得剧中《杜鹃花》这首主题歌既有西方歌剧咏叹调的高亢又有我们民族旋律的柔美,唱段朴实又极具戏剧张力。
中国歌剧的民族化还体现在它能够真实记录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生动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让人民群众看得懂、听得懂,并随着剧情的推进、音乐的渲染,与剧中人物同喜、同悲、同感动,使歌剧艺术对接大众审美品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如,同名热播电视剧改编的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精彩再现20世纪90年代以涌泉村为代表的宁夏西海固人民易地搬迁至永宁县,从零开始建设经济开发区的移民史。其中,故事发生地宁夏西海固最流行的地方音乐是“花儿”,于是剧中就用“花儿”作为主要的音乐素材表现当地村民的音乐形象,并在合唱中加入激越振奋的伴奏音乐表现开荒劳动,用艺术形式书写了自强不息的人民史诗。
2.融通东西、根深叶茂
歌剧民族化,极大丰富了这门艺术的表现形式,并使其日益体现出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
因为源于西方,歌剧的故事建构、作品风格、旋律特点、演唱方式、演唱语言、舞蹈动作等都有着浓郁的西方文化色彩,要想让中国观众广泛接受,就必须在注重学习西方歌剧艺术优势的同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戏曲的艺术特点。比如,歌剧《原野》的音乐风格和作曲技法,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和西方现代美学的融合。创作者在声乐表现中使用高度西方歌剧化的演唱形式——咏叹调、宣叙调、独唱、重唱等,同时加入中国传统古诗词吟诵、京剧韵白等元素。该剧不仅在国内屡获大奖,在欧洲演出也广受好评。
繁荣发展的中国文化也对歌剧创作起到引领作用。近年来,中国歌剧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等资源中吸收营养,创作了一批题材丰富、技艺精湛的作品,包括历史题材的《楚庄王》《西施》《赵氏孤儿》,革命文化题材的《方志敏》《党的女儿》《同心结》,现实题材的《山村女教师》《再别康桥》《盼你归来》等。这些歌剧作品反映人民心声,回应时代需要,展现中国特色,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使歌剧艺术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老少咸宜、雅俗共赏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演出市场的消费主力是18至39岁的年轻人,他们在购票用户中占比达76%。全国主要演出场次共计18.97万场,这一数据涵盖了话剧、音乐剧、儿童剧、戏曲、舞蹈、音乐会、演唱会和音乐节、相声、脱口秀在内的主要艺术门类,其中歌剧演出的数据占比还非常低,在歌剧创作蓬勃发展的态势下,歌剧演出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培育和拓展。
繁荣发展歌剧艺术必须注重市场引导。要使歌剧更多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就要注意雅俗共赏。在市场定位上,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让大家能够在欣赏歌剧中受到教益;制定扶持政策,减轻歌剧演出团体负担,提高演职人员待遇,适当降低演出票价,让更多人受到艺术熏陶。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其中不乏叫好又叫座的歌剧精品力作。
表现老区人民抗战故事的民族歌剧《沂蒙山》于2019年上演后,所到之处场场火爆,观众感动落泪无数。该剧在斩获业内大奖的同时,还在线上演出中吸引了一群年轻观众。其创作经验非常值得借鉴,创作伊始,主创人员就有针对性地吸纳《沂蒙山小调》《赶牛山》《凤阳歌》《我的家乡沂蒙山》《谁不说俺家乡好》等民间戏曲、民歌以及现代流行歌曲元素,这些旋律本就为人民群众所熟知,它们被创作者有机地融合进歌剧音乐中,让走进剧场欣赏歌剧的观众感到熟悉可亲。
歌剧艺术更需聚焦年轻群体。歌剧传播要着力培育受众,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让年轻一代接触、接受和喜爱歌剧。在表演形式上,一些歌剧在音乐中加入流行、摇滚等音乐风格,使舞台设计和人物造型更加符合现代审美;一些歌剧歌舞并用,兼具音乐、舞蹈、戏剧特性。这些探索为歌剧提供充足的展示空间,也更有益于青年观众接受。
发展中国歌剧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相信在广大艺术家的努力之下,中国歌剧一定会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作者:赵思童,系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来源:光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驻日美军回避基地水污染事件调查 日本媒体人制作纪录片讲述真相
-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 11月经济运行呈现这些亮点→
- 中国移动发布“86 NEXT” 率先实现行业大模型应用破冰
- 经济观察:前三季度中国外贸显现四大积极信号
- 10年来南京大屠杀史料收集及国际研究成果在南京集中展示
- (新春走基层)花城看花 广州花团锦簇迎八方来客
- 永州男子新疆勇救落水者
- 佩斯科夫:俄方看不到续签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积极前景
- 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 朝中社:金正恩指导试射新型地对舰导弹
- 青海油田油气产量完成全年任务80%以上
- 中国—东盟溪山论坛:为世界青年搭建人类社会发展创新交流分享的桥梁
- 银川直飞阿勒泰航线正式开通
- 中国16岁女高中生成功登顶珠峰
- 山西阳高3.9级地震后 再次发生较大地震的风险很低
- 受降雪影响 安徽46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关闭
- 定日县震区启动老年人冬季流感疫苗免费接种工作
- 沙尘天气是否能根治?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回应
- 朝鲜庆祝建军75周年 金正恩携妻女出席阅兵式
- 中国贸促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 热门推荐
-
- 中法青少年共跳《科目三》赢得掌声,人文交流氛围活跃
- 黑龙江黑河恢复中俄互免签证团体旅游业务
- 河南封丘一男孩疑推智障老人下水 当地回应:正在处理此事,已与老人、小孩家属沟通
- 外媒:伊朗副总统宣布辞职
- 不妨以理性心态看待“高考房”
- 陕西法院家事审判工作白皮书发布
- 美国得州一辆汽车撞入急诊室 造成1人死5人伤
- “草地老乡”御寒毛靴成今冬青年时尚单品
- 聚焦“古老文明的诗意表达”等话题 “扬帆计划”文学沙龙举办
- 1至11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17亿元 同比增长11.1%
- (神州写真)音疗园艺服务悦己 “疗愈经济”成新赛道
- 海内外拥有百万读者 浙江女教师用漫画传递中华传统文化
- 成达万高铁华蓥山隧道掘进成功突破6400米
- 财政支出花在哪?一文读懂“国家账本”
- 四川:五一“熊猫专列”启程 载游客趣玩大凉山
- 国风盛宴亮相泉城大明湖超然楼
- 以色列国防部长前往加沙地带北部城镇拜特哈嫩
- 拼多多“百亿减免”新政满月,助力千万商家降本增效
- 第137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圆满结束
- 普华永道: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人员数量的充足度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