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部类型片到丝路新电影
【文艺观潮】
2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先辈们从西部出发,穿越草原沙漠,开辟丝绸之路,迈出通往世界的坚定脚步。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铿锵乐曲,西部类型片同样在这里腾飞,获得海内外电影人的高度认可。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壮丽实践渐次展开,以前所未有的幅员和深度,为西部艺术与丝路艺术接轨提供现实和文化基础,助力丝路电影崛起。近日,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举办,再次将丝路电影创作的相关话题引入大众视野。从西部类型片到丝路新电影,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升级迭代?如何借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从新的视野和高度开掘西部乃至丝路的深层思想内涵和审美内蕴?这些问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现实主义创作理念一脉相传
1984年,钟惦棐在西安电影制片厂提出面向大西北,开拓新型的“西部片”的理念。于是,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积极响应,纷纷将目光定格西部,创作出《黄土地》《老井》《黄河谣》《红高粱》《人生》等电影精品。这些影片因强烈的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屡次在国际电影节斩获大奖,不但缔造西部类型片的艺术流派,还成为中国电影的知名品牌。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因受到新兴媒体和文化娱乐方式的冲击渐入低谷,连带着西部类型片也呈式微之势,创作者只能跟随时代语境不断调试改变。
2013年以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下,丝路电影逐渐崛起。它以反映包括中国西部在内的所有与丝路文化相关的历史人物、民族习俗等为创作内容。不同国家的丝路电影因文化观念和创作理念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与审美诉求。其中,由中国主导创作的中国丝路电影在继承西部类型片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挖掘与中国相关的丝路故事同时,重视叙事空间的跨地性,以达到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比如,《巴铁女孩》从真实事件中汲取灵感,以中国女孩陆游与巴基斯坦女孩纳莎相互帮助的跨国友谊切入,展示巴基斯坦的社会现状以及中巴友谊的绵长真挚。《血狼犬》的创作者受西北犬王的经历启发,将影片的空间背景置于苍茫的天山脚下,讲述护林员朱广生及其家人与爱犬蓝波之间的感人故事,折射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宏大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丝路电影是对西部类型片的承接和拓展:承接的是理念,用现实主义精神开掘内容深度与思想厚度;拓展的是视野,将故事置于更宏阔的国际背景下,讲述中国与其他国家交往合作的历史与现实。这种传承创新为新时代中国电影提供了具有建设性的发展力量。
唤醒“一带一路”上的共同记忆
创作视野决定着作品的思想高度、现实宽度和价值厚度。西部类型片反映西部人民的生活情感、民俗风情,透过多姿多彩的时代书写向世界展现一个丰富立体的西部形象。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的《人生》《黄土地》《老井》《红高粱》,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双旗镇刀客》《黄沙·青草·红太阳》《秦颂》,或是新世纪以来的《美丽的大脚》《狼图腾》《可可西里》《图雅的婚事》《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西部作为“流动的风景”一直是西部电影的叙述主体和空间场域。创作者围绕人们离开、回归这片土地的叙述母题展开书写。比如《人生》《老井》中,主人公高加林、孙旺泉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纠葛都与土地产生密切联系。影片将他们置于“城市—乡村”的二元框架中,呈现土地与人的互动,赋予西部类型片传递民族进取精神、饱含民族忧患意识的主旨意蕴。
与西部类型片不同,中国丝路电影不再局限于对西部空间的呈现和西部故事的讲述,而是站在国际视角,展示丝路文化相关的历史和现实,唤醒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这就要求创作凸显叙事意蕴的多重性,在情感价值上追求共鸣。比如,《大唐玄奘》聚焦唐朝高僧玄奘远赴天竺取经的传奇故事。创作重走玄奘西行之路,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他穿越古丝路的跋涉,与沿途百姓、僧人的交往,以及取得真经、返回长安城的信念。《音乐家》既讲述冼星海因战争辗转来到阿拉木图,得到音乐家拜卡达莫夫救助的一段人生经历,也表现他通过创作音乐作品,治愈战争中百姓的心灵,激励人们为抗击法西斯而战的过程。
一条路,引出一部世界史。几千年来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产品流通、技术传递、艺术互动的故事不仅成为世界文化宝藏,也为电影创作提供丰富素材。电影人潜心挖掘,精心创作,于驼铃帆影、东去西来间塑造鲜活立体的丝路人物,于文明互鉴、现实互动中讲述精彩感人的丝路故事,谱写出“一带一路”的动人诗篇。
多元合作打开新格局
从西部类型片到中国丝路电影的转变,还体现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更新迭代。20世纪80年代,西部类型片产生伊始,主要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创作出品。20世纪90年代,为了适应市场环境,西部类型片开始探索跨地区联合制作之路,涌现出一批跨地区电影机构合作出品的作品,比如西安电影制片厂与大连影视制片公司合拍的《西域响马》等。这种模式增加了电影生产的融资渠道,也打开了电影人的创制思路,为市场转型中的西部类型片注入活力。
随着2015年3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电影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为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互利共赢,跨国合作成为中国丝路电影的必然选择。从2015年开始,涌现出中国与印度的合拍片《大唐玄奘》《功夫瑜伽》《大闹天竺》,以及中国与巴基斯坦合拍的《巴铁女孩》、与哈萨克斯坦合拍的《音乐家》、与法国的合拍片《狼图腾》等。
从国内跨地区合作,到国内电影机构与有条件的国家开展联合摄制,电影的创制道路越走越宽阔。电影人在跨国投资、跨国拍摄、跨国营销,以及导演、编剧、演员的跨国合作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实现人员、设备、技术多元优化配置,对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成为文化桥梁和情感纽带
从西部类型片发展到中国丝路电影,这是一种连绵不绝的文化现象,也是一种不断演进的艺术思潮。研究其发展轨迹,一方面体现时代与历史变迁中艺术样式的嬗递,另一方面也关涉政治、经济、文化与电影艺术的互动影响。
在一段时间里,西部类型片扛起中国电影本体变革的大旗。作品对西部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风物民俗近似影像志式的展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对民族文化的探索寻根,形成一种壮美、阳刚的美学风格。创作强调对民族文化的体认和民族情感的认同,在神秘而瑰丽的影像肌理中灌注充沛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建构起独特的审美空间,成为世界不同国家的观众感受中国电影、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与西部电影相比,中国丝路电影因跨区域、跨国家、跨民族的创制特征,需要兼顾不同的政治制度、文化基因、民族情感,所以内涵与外延更加宏大复杂。它在中国与其他国家,乃至世界之间搭建起一条文化桥梁,让观众进行情感交流和理念沟通。这种创作转向恰恰与“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高度契合,使中国电影实现了价值诉求的不断演进、精神格局的日益提升。
总之,西部和丝路不只为中国文化提供动能,更为世界文明注入活力。在新时代,无论是西部类型片,还是中国丝路电影,都面临迭代、转型、升级的发展挑战。如何把电影创作置于世界影像背景之下,有效促进其与丝路语境的融合,这些思考将对中国电影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提供有益经验。
(该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西部电影学术史研究[1984—2020]阶段性成果。作者:赵涛,系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来源:光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专访土耳其驻华大使:看到中国西部发展潜力 期待深化两国关系
- 国网重庆电力升级改造农村电网 助力黄精变“黄金”
- 上半年上海清算所集中清算业务量达319.3万亿元
- 香港与青岛两地画家同绘40米水彩长卷讲述“双城故事”
- 湖北咸安挂牌保护红豆杉群落 打造绿色生态村湾
- 考古遗产管理专委会于杭州良渚成立 立足构建中国特色
- 妇女儿童权益得到全方位保障 妇女儿童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十三
- 大连港迎来全球最大集装箱船“地中海尼古拉马斯特罗”轮
- 民航局:7月民航运输规模创月度历史新高
- 美民调:美国父母对枪支暴力担忧加剧
- 积少成多,稳健风格理财看过来
- (两会速递)陈军:未来一两年要让电车充一次电能跑上千公里
- 入职切莫轻信“高薪保底”
- 全景展现正定历史文化书籍:《品读正定》出版发行
- 2023内蒙古·亚太音乐节举办 “音乐节+”赋能草原夏季嘉年华
- 15万人怒而请愿!消防员失踪 市长缺位 洛杉矶山火失控谁来担责?
- 浙江金华发布今年首次高温红色预警
- 以色列决定切断西外交机构与巴勒斯坦的联系 西班牙回应
- 乐见楼市“先交付后还贷”式创新营销
- 青岛啤酒:洞察潮流引领消费 新意中更有心意
- 热门推荐
-
- 新纪录产生!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500亿件
- 德国萨安州经济部长:进一步扩大与中国的密切合作非常重要
- (年终特稿)浙江2024:“新变量”激发共同富裕“新气象”
- “杜苏芮”强势来袭 华东空管多地“汛”速行动全力抗台
- 为中国画输入怎样的工匠精神
- 湖南出台改善货车司机从业环境十大优惠政策
- 一架飞机在以色列北部坠毁 致1死1伤
- 晶采观察丨最新!四个维度解读新质生产力
- “碳”路先行|对“症”施策 山西交城优化服务助力转型发展
- 央广财评|事关明年经济!强有力信号彰显稳增长信心与决心
- “体验经济”凸显中国消费活力
- (第七届进博会)前瞻:进博会的国际“新期待”
- 3.5%增额终身寿险并未“消失”
- 杭州举行古树名木主题展 千年古树祈福未来
- 吉林省高校2024届毕业生春季双选会火热开场
- 浙江三门核电累计安全发电1000亿度
- 端午民俗游热度持续攀升
- “老年旅游团”里的年轻人:被70多岁的老爷爷调侃体力不行
- 湖北实现住房公积金异地委扣还贷
- 驻日美军性侵案频发 日本冲绳知事向美政府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