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的唯一作用,是让老版再红一把”
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记者 上官云)在很多人心目中,《上错花轿嫁对郎》是一部经典老剧。李玉湖娇憨直率,带着点侠气;杜冰雁冰雪聪明,很有大家闺秀的气质。
前段时间,由该剧翻拍而来的《花轿喜事》播出了,关注度还不错,一度是热搜榜上的常客。但该剧口碑褒贬不一,比如被质疑选角不合适、部分演员演技不到位等等。
《花轿喜事》不是第一部引起争论的翻拍剧。这些年,提起“翻拍”二字,观众往往会报以一声叹息,原因就在于很多翻拍剧质量不过关,甚至槽点满满,实在看得心累。
新版翻拍,老版翻红?
播出没多久,《花轿喜事》的选角就遭到了质疑:李玉湖甜美有余,但少了些英气;齐天磊的造型不像腹黑精明的富家公子,倒有些神似反派柯世昭。
至于新版杜冰雁,网友们一度“吵翻了天”,一方吐槽演员选得不合适,长相过于现代,不太像温婉秀丽的古代闺秀;一方则觉得,先入为主的观念可以改改,要给新人机会。
抛开选角,新版中一些演员的演技也不被看好:遇到剧情中需要表现出比较大的情绪时,演绎方式流于形式,依然是瞪眼、皱眉的套路,很难让观众共情。
此外,服化道上的一些细节,也是争论的焦点。
有网友指出,剧中喜字牌出现酷似丘比特的装饰。《花轿喜事》官方微博回应称,送亲喜字牌设计,参考自朱金木雕宁波花轿中的“小天仙”元素,并贴出了图片。
但很快,有人对此提出不同观点:就贴出的图来说,那是清末民初的万工轿,是民间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反馈,原型就是西方丘比特。
《花轿喜事》的豆瓣开分不到4分,之后又有缓慢增长。而《上错花轿嫁对郎》的热度一路飙升,评分升至8.6,引来网友感叹,“新版翻拍的唯一作用,就是让老版再翻红一把。”
翻拍,拍了个寂寞
从选角等方面来看,《花轿喜事》确实有瑕疵,但要吐槽是它“翻拍届最最最最差的翻拍剧”,似乎也不够客观。因为如果考虑评分的话,确实还有比它更差的。
所谓“翻拍”,比较常见的是翻拍文学著作,以及翻拍经典影视作品以及动画片、漫画等等。武侠类题材和中国古典名著都是大热门,《红楼梦》、《西游记》等更是拍了又拍。
反过来看,这些热门题材,恰恰也是翻拍剧“翻车”的重灾区。就在近几年,新版《鹿鼎记》开播后一度遭遇差评,韦小宝变得咋咋呼呼,挤眉弄眼,表演风格很浮夸。
前两年,新版《天龙八部》开播后,口碑一直比较低迷。全剧节奏挺快,有点像爽文的路数,选角、剧情、台词、服化道,几乎遭遇了全方位的吐槽。
比如段誉戴着耳钉,木婉清的造型头上像是顶着马鞍,台词风格不统一,既有“外子”,也有类似“什么情况”等颇具现代感的台词。
2019年版的《新白娘子传奇》也没好到哪里去,滤镜和特效一言难尽,人物看上去像开了重度美颜。而新版的《寻秦记》,截至目前,豆瓣评分还不到3分。
还有一些翻拍剧,剧情改得“天雷滚滚”。新版《封神演义》曾被质疑“过度演义”:将武王伐纣的故事,变成了妲己、杨戬、狐妖之间的三角恋情,人物关系一言难尽。
为何乐此不疲?
早前有记者采访路人,提到会不会看某翻拍剧,答案是看,“可以吐槽”。这固然可以视作一种调侃,但也能从侧面看出,人们面对翻拍剧时的潜在心态,着实不太乐观。
有些影视剧的翻拍,很像是影视圈版本的“啃老”,情节缺乏新意,时间过去了那么久,布景、妆造没什么进步,个别粗制滥造的翻拍剧,甚至会被嘲讽“审美降级”。
曾有观点认为,经典被频繁翻拍,是影视原创能力不足的表现。但话说回来,翻拍剧想创新不是特别容易,算得上机遇和风险并存。由于珠玉在前,也很容易被拿来和老版对比。
实际上,经典之作经过了观众和时间的检验,自带高知名度和“情怀”效应,拥有精彩的故事内核,翻拍的话,收益比较有保证。
通过翻拍剧,大概率可以有效地“捧新人”:参演经典IP,拍好了会为演艺履历表增色;剧“糊了”也问题不大,依然能够以“演过XX经典角色”的名号,混个脸熟。
如果不以艺术价值为创作导向,胡乱翻拍,就有可能给剧集带来“隐患”:情节缺乏逻辑,演员气质与原作相去甚远,服化道拉胯等等,最后观众看个剧,发现槽点比亮点还密。
天长日久,大家的耐心渐渐被消磨掉,脑海中则烙下了“翻拍容易毁经典”的印象。
喜欢老剧,就是“岁月滤镜”吗?
这些年,好一些的翻拍剧也有,比如电影《误杀》等等。2017版《射雕英雄传》被评价忠于原著,豆瓣评分达到了8分,观众比较认可。
总结下质量比较好的翻拍影视剧,大多在细节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故事内核源自经典但又不是完全照搬,找准了与当下观众内心情绪的共鸣点。
比起崭新的翻拍剧,观众更欣赏“老版”,这并不是某些网友口中的“媚旧”。时间可能会给一部作品加上滤镜,但只有剧集自身质量过硬,才能赢得大家的喜爱。
经典IP历久弥新。只是,翻拍时如果抛弃其精髓,一味注重讨好市场、靠制造话题博关注,这样的作品也可能挣到“快钱”,却不一定赚来好口碑。
一句话,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劣质的翻拍剧,终究会在岁月流逝中被慢慢淘汰。(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3·国际面孔|创新与突破
- 外媒:美一意孤行打“芯片战”扰乱世界
- 广州会展西路过江隧道项目建设整体进度完成三成
- “中国正成为驱动世界创新的新引擎”
- 德国社民党经济论坛代表团访皖
- 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发生4.5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 龟兹文化“刻”入铜器 新疆匠人兄弟传承老手艺
- 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迎接“冬眠”
-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鼓励限购城市放宽车辆购买限制
- 乌克兰首都基辅遭无人机袭击 住宅楼受损两人受伤
- 全国工商联、中国银行业协会倡议:共助小微企业加速回暖复苏
- 仅剩微弱心跳的她,熬赢了“癌王”
-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因飞机技术故障滞留印度
- “视频讲书”受欢迎 你会在直播间买书吗?
- 美国市长谈大规模枪击:枪支暴力在美太普遍 正困扰整个国家
- 一些青少年滥用的处方药从哪来
- “锦绣中华:传统织染绣艺术与生活展”首展亮相苏州
- 【清澈的爱】从生活圈到朋友圈,美好愿景何以成为实景?
- 印度巨型广告牌倒塌已致17人死 警方成立特别调查组
- 热门推荐
-
- 海南旅游文化推介活动亮相天津 30条措施推动冬旅“热”起来
- 浙江一季度风光发电超百亿度
- 重庆:AI影像诊断系统助力临床血细胞检验
- 中国税务部门曝光五起涉税案件
- 湖南娄底:以硅钢“薄度”提升市场“高度”
- 江西南昌中稻生产全面展开 良种良法助农增收
- 东太平洋海隆南部海域发生5.1级地震
- 全国老旧厂房协同发展联盟暨文旅产业赋能城市更新交流活动举办
- 世界奶业大会开幕 “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再添两荣誉称号
- 和合之美丨弦外之音 中式浪漫
- 中国首台可用于临床的科研型7T磁共振投入使用
- 广西环卫夫妻档国庆“洁”尽全力 守护城市美丽
- 【中国那些事儿】南非学者:金砖合作机制为全球南方国家带来切实利益 中国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 吉林提速“智改数转”进程 为振兴发展添活力
- 首个“匈牙利点”落户天津 天津大学留学生搭建“一带一路”文化桥梁
- 印尼登革热疫情已致475人死亡
- 云南72所高校师生参与艺术展演 展现云岭学子风采
- 2023两岸博物馆文创品特展福州开展
- 市场监管总局启动第三批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
- 攀枝花5月5日山火明火被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