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迎接“冬眠”
中新网银川10月16日电 (记者 李佩珊)进入10月中下旬,天气逐渐转凉,宁夏贺兰山东麓各葡萄酒庄陆续结束榨季,工作人员穿梭于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对葡萄藤蔓进行修剪、下架、捆绑,有的已经提前进行埋藤,开始迎接“冬眠”。
冬藏埋土、春季展藤,是中国北方酿酒葡萄产区一项独特的农耕措施。冬季来临之际,需对葡萄藤进行修剪并用土压埋,帮助葡萄藤顺利度过严冬。春季到来时,则将葡萄藤从土壤中重新挖出来,上架、绑扎,开始新一轮的生产。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冬季干旱、多风,地面最低温度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为避免低温冻伤葡萄藤,该产区是世界上少数冬季需要埋土的产区之一。每年自10月下旬开始,埋土作业将会陆续开始,持续至11月中旬左右。埋土前,必不可少的则是剪枝工作。
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剪枝还有一个专有名词——“冬剪”。“‘冬剪’不等于冬天剪,而是在酿酒葡萄成熟后,完成采摘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对葡萄树进行修剪,为埋土越冬做准备。”据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冬剪”时,只保留葡萄藤靠近主蔓基部的两个芽眼,作为来年新生命的希望。适当剪枝可调节葡萄生长和结果的平衡,使植株生长健壮,延长结果年限和葡萄树的寿命,确保葡萄的持续稳产、优质。因此,“冬剪”质量的好坏,也会影响到来年葡萄的正常生长与挂果。
每年“冬剪”时节,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各酒庄用工量也大幅增多,为节省人力成本,酿酒葡萄地里也随处可见智慧农业的身影。在以前,修剪后散落在种植行间的葡萄枝条的清理十分费时费工,如今,移动式枝条还田机等新型设备的应用,使枝条粉碎后直接还田,不仅省了搬运,还实现了废弃物循环利用。
今年,在位于青铜峡市的甘城子产区,许多酒庄还开始尝试酿酒葡萄“挂枝越冬”实验,有的酒庄选择让葡萄藤挂枝,待来年3月初用工不紧张时再抽条。这样的方式,不仅防风固沙,让冬天的葡萄地不再一片荒凉的同时,也让葡萄园形成小气候,提高葡萄园地表温度,取下来的枝条来年还可以秸秆还田,实现葡萄枝条循环利用和葡萄酒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据悉,“冬剪”结束后,各酒庄还将再次进行系统滴灌和消毒,为葡萄树送上今年的最后一次“肥料”。随后,漫长的埋土作业将拉开序幕。(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接入绿电实现大规模减碳 一个5A级景区的低碳探索
- 广州2023年动漫游戏集群营收约1300亿元
- 安徽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雪)Ⅳ级应急响应
- 北京市郊铁路:1月10日起 怀柔-密云线列车开行时点调整
- 韩政府重申医学院扩招等政策不变 促医学界尽快拿出方案
- 2024中小学美育成果展演在沪杭举行 用艺术浸润青少年成长
- 毕马威中国:大模型将引领制造业向智能化迈进
-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发生5.4级地震 震源深度17千米
- 北美票房:《芭比》强势蝉联北美周末票房冠军
- 经济观察:长春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斑块逆转关键在控制胆固醇
- “首尔—大连”国际货运航线开通 满足腹地企业与韩国进出口需求
- 福建龙岩:黄连盂山上的救援故事
- 加拿大政府计划对石油天然气行业排放量设定限制
- 洪都拉斯总统任命首任驻华大使
- 国庆假期京郊住宿火爆 北京酒店市场呈现量价齐升
- “早到一分钟,震区老百姓的安全就多一份保障”
- 中汽协: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88.3万辆 同比增长35.3%
- 许镜清与《西游记》音乐的“九九八十一难”
- 防范奥密克戎 疾控专家给您划“家居消毒”要点
- 热门推荐
-
- 丰满水库连续7日泄洪应对松花江汛情
- 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第5000列发出
- 今年浙江极端天气历史罕见 梅雨量为近30年同期最多
- 游湖赏枫冰雪竞速 吉林市秋冬文旅频出新
- 上海外高桥口岸:上半年超16万辆出口新能源汽车经由海通码头“出海”
- 洪都拉斯发生里氏5.6级地震 无人员伤亡报告
- 共青团浙江省委:与“青牛”同耕乡村振兴、逐梦沃野
- 油价年内第五次上调 加一箱油多花约2.5元
- 2023世界福州十邑春晚录制完成 除夕面向全球播出
- 中国首个海区渔船推荐航路公布实施 推进“商渔共治”
- 锦绣中国年|“大秧歌”舞出多彩生活
- 从“网红”变“长红”小帐篷撑起身边的“诗与远方”
- 深度交融、拥抱世界:中国经济的底蕴与气度
- 增加土地使用弹性 上海浦东张江推出新举措
- 运河文化说 | “大运河织就的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 植保无人机挑麦田春管“重担” 山东“新农具”解锁耕作新模式
- 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最长单头掘进隧道贯通
- 寒风吹热保暖市场 火锅市场也热了
- AI眼中的中国|2024,一起成为正能量同路人
- 英国中北部迎来强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