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0件文物首次亮相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试运行
中新社成都7月27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三星堆博物馆新馆27日进入试运行。新馆共展出1500多件(套)文物,除了Ⅰ号青铜神树等1986年出土的珍贵文物迁移新馆外,还有近600件文物首次和观众见面,其中包括三星堆遗址6座新发现“祭祀坑”出土的300多件文物以及1986年1号、2号“祭祀坑”出土的200多件文物。
拍摄于7月17日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外观。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建筑面积5.44万平方米,展陈面积2.2万平方米,是目前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遗址类博物馆单体建筑。新馆建筑以“堆列三星,古蜀之眼”为设计理念,3个沿中轴排列的覆土堆体寓意“堆列三星”,蓝色玻璃幕墙构成巨大的“古蜀之眼”。建筑延续原青铜馆经典的螺旋曲线,与现有展馆形成风格统一、形象融合的博物馆群落。
新馆展览分为“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三大篇章,采用丰富的文物组合和视觉、听觉等多种表现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展示三星堆遗址“前世今生”及考古发掘、研究最新成果。
据介绍,此次“上新”的文物堪称新馆最大亮点,3000年后再“合体”的青铜鸟足神像、“月光宝盒”青铜龟背形网格状器、“出道即出圈”的扭头跪坐人像等重器悉数展出。
另外,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展陈运用了裸眼立体新媒体技术、多媒体沙盘等,提升观展体验。观众还可看到青铜神坛、青铜骑兽顶尊人像等多件国宝重器及其数字化虚拟修复成果。(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推动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展
- 铁路12306手机客户端务工人员预约购票服务12月15日上线
- 通讯:“外籍院士”郭洪飞助力内蒙古国际化的300余天
- TVB监制陈维冠:翻拍“鹿鼎记”要有新奇感
- 2023年人民文学奖颁发 梁晓声肖复兴获特别奖
- 西南地区首个9H级燃气电站项目1号机组在川投产
- 美国冬季风暴肆虐 近2000个航班被取消
- 江苏发布长江江苏段洪水橙色预警
- 山西省交响乐团大型原创交响套曲《九曲黄河诵》在京首演
- 中越互联互通从通到畅:朝尝邕城老友粉 午品河内咖啡香
- 人能“死而复生”吗?人体冷冻鼻祖:这是基于科学的科幻
- 中国证监会将重点打击五类财务造假行为
- 非遗传承开“新花” 评书名家马岐收六徒弟
- “火焰蓝”郭自豪的“不解之缘”:有小家的期盼,更有社会的责任
- 哈尔滨首推夏季江上实景演出 百余名中外演员联袂献艺
- 7月2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比昨天上升0.2%
- 三季度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超10亿吨
-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累计开行突破700列
- 武铁完成管内京九铁路第一阶段集中修施工
- “蹭老式消费”为何得到部分年轻人追捧
- 热门推荐
-
- 2024粤港澳大湾区老字号(文化)博览会在深圳开幕
- 台风“格美”导致两条“小三通”航线停航
- 普京签令:俄军总兵力增至132万人
- “柳州—塔什干”中亚班列首发
- 十城入选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
- 长春农博会展示关东农耕文明发展历程
- 我国共有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338个 外商投资企业参与超六成
- 国际识局:这场“不亚于美国总统大选的选举”,特朗普又赢了
- 皇艺中国论坛“艺境无隅 恣意生长” 2022冬季峰会线上举行
- 塞上林海“生金”记
- 青春逐梦乡野间:“新农人”变“兴农人”
- 华东地区解放战争时期重要战役革命文物展在江苏徐州开幕
- 利比亚发生客车翻车事故 已致23死、10余人伤
- 中老铁路磨憨口岸:春运列车 “体检” 畅通货运之路
- 门头沟一男子被困河道 众人上演“生死救援”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从“粘膏染”到“马尾绣” 贵州黔南民族技艺何以“出山”又“出海”?
- 蒙脱石散“一夜售空” 上市医药流通平台:近期就会到货
-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量超融合”将成未来算力发展趋势
- 国家发改委:采取务实措施,更大力度吸引外资
- 中国北方首单液化天然气国际中转业务落地大连自贸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