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今日开考,1291万考生奔赴考场!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记者 袁秀月)6月7日,2023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全国将有1291万考生奔赴考场,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近期,多地出台措施保障考生顺利考试,同时,为保证考试安全,多部门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打击替考作弊等专项行动,综合治理考试环境。
各地出台举措,保障考场秩序
今年高考,各地都将防范手机作弊作为重中之重,多地考场首次配备使用智能安检门。
比如,浙江的高考试卷由专人专车护送,并全程开启监控。各个涉考场所同步远程监控、全视角监管。全体考务人员已完成考务相关业务培训并通过考核。所有考点均实行标准化管理,配备智能安检门、5G信号屏蔽仪、金属探测仪等设备,配置视频监考室和视频监考员。考试期间,还将启用无线信号监测设备,对考点周边可疑信号进行巡回监测,严防各类高科技舞弊。
在防疫上,多个省份教育考试机构明确表示,一般情况下,考生进入普通考场就座后,可自行决定是否佩戴口罩。多地通知,考生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或出现相关症状,请立即向学校或当地考试机构报告,届时可在备用考场或应急考场参加考试。
比如北京明确,每考点至少设置3个备用考场。配备专职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各考点安排1名校医负责卫生防疫工作。做好考点考场消毒通风等工作,根据需要配备口罩、免洗手消毒液等防疫用品。
各地为考生护航:静音降噪、调整上班时间
为给考生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多地出台措施,静音、降噪,调整上班上学时间,缓解交通压力。
比如,山东淄博市张店区烧烤协会、淄博高新区烧烤协会,以及烧烤城“临淄大院”等纷纷发出倡议书,高考期间各烧烤店铺暂停营业,八大局便民市场也宣布在高考期间休市,全力为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考试环境。
为缓解高考期间考生赴考时间段的交通压力,确保广大考生顺利出行,按时到达考点,辽宁沈阳、湖南涟源,湖北黄石、恩施、鄂州等多地发文,2023年高考期间,各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将调整上班时间,实行错峰上班。比如沈阳全市机关和事业单位作息时间向后顺延一小时,午休时间不变。
湖北襄阳还发布通知,部分考点周边小学将调整作息时间,高考期间放假。同时,在高考期间,关闭电铃和广播操等定时广播。
此外,多地都开展高考志愿服务活动。如天津启动“高考应急服务车”志愿服务活动,60辆出租车值守30个考点。合肥动员100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与考生爱心护航、考场秩序维护、考点停车保障、陪考家长防暑降温、电信诈骗防范宣传等志愿服务。
多地还开启“静音模式”,如对考点周边公交车禁止鸣笛、禁止使用车辆报站机外扩。此外还包括高考期间禁止进行施工作业及其他噪声污染活动,禁止开展产生噪声的露天娱乐、广场舞、集会、商业宣传和燃放烟花爆竹等活动。
防作弊、加强对高校学生管理
在考试纪律方面,教育部近日发布2023年高考预警信息,结合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典型案例,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务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做到诚信考试。
教育部还发布消息,2023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会同教育等部门对各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继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依法严惩组织考试作弊及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违法犯罪人员。高考前夕,各地公安机关已陆续侦破一批组织考试作弊案件和涉考诈骗案件。
公安机关、教育部门提醒,考生切勿携带手机等电子设备进入考点考场,以免触犯考规考纪;切勿相信售卖高考试题、答案等网上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此外,多所高校官网通知,2023年高考期间高校学生不得请假离校,坚决杜绝学生违规参加高考或替考。比如河南周口师范学院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高考期间学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强高考期间在校学生管理,防范高考替考作弊等违纪违法行为;实时掌握毕业班学生校外实习实践所处的位置和状态,确保学生没有违法违规参加高考。
山东工商学院也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高考期间学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原则上高考期间学生不得请假离开学校,对特殊原因确需请假的,应核清原因,严格履行请销假程序。除常规审批程序外,坚持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高考期间学生请假情况需学院党政主要领导审核把关,并报学校学生处备案。(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贵州全面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 这些“脑洞大开”的开学礼,你最喜欢哪个?
- 广西西林县村民家门口可扫码反映问题 政府后台接单办理
- 青海累计23条线路入选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线路
- 美媒:如果美国发生债务违约,将造成这些影响
- 国际锐评|打开这份中国经济“成绩单”,解码外资在华新机遇
- 长庆油田:科技创新赋能天然气增产增供
- 哈萨克斯坦推出“数字游民”签证
- 乘联会:4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55.6万辆 同比增长31%
- 中国增发1万亿元国债 首批资金预算已下达
- 首批推出2000套 南京国企试点推动存量房“以旧换新”
- 电力赋能“庭院经济” 优质服务助山西乡村振兴
- 逾500家海内外企业参展第三届RCEP区域(山东)“进博会”觅商机
- 多位诺奖得主齐聚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 聚焦可持续发展
- 业界学者古城热议城市更新的可持续生命力
- A股游戏公司“吸金术”观察:买量费用居高不下 出海寻觅增长空间
- 在微信群发布地震假消息 石嘴山市蓝天救援队一志愿者被开除
- 广东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新春见闻)守护乡愁 广西百年华侨古街焕新
- 外媒:以色列轰炸加沙南部 致71人死289人伤
- 热门推荐
-
- 刘慈欣:不想从很功利的角度看科幻阅读
- 1-2月光伏压延玻璃累计产量450.9万吨 同比增长27.4%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将开展
- 伊朗媒体:伊斯法罕机场和谢卡里空军基地附近听到爆炸声
- 英方发布所谓涉港“指南” 中国驻英国使馆:坚决反对
- 7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289元 上调16个基点
- 中企承建 泰国千吨重塔器吊装成功
- 美媒:重点囚犯被袭暴露美监狱管理混乱
- 闽澳首个校企合作创新实践基地正式揭牌
- 电影春节档8部新片4部撤档引热议 无奈之举还是任性而为
- 印尼萨满连环杀人案新进展:警方收到18份失踪人员报告
- 可可西里藏羚羊产仔后第一批开始回迁
- 公募证券交易费用管理新规发布 促券商研究业务生态再优化
- (第六届进博会)寻“味”进博会:进博会上的全球硕果
- 又到食菌季了!“防中毒”指南了解一下
- 重庆巴南实施“党建统领·百村振兴”行动 铺展乡村振兴画卷
- “华夏第一洞”故乡甘肃武都“结亲”九寨沟共谋文旅发展
- 《甜甜的陷阱》杀青 讲述中国传统美食文化
- 并非所有胆结石 都能靠啃猪蹄解决
- 控制总磷污染 鄱阳湖如何守护“一湖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