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厚文化底蕴+高度电影工业化成为更多国产电影的底气
暑期档影评
2023年电影暑期档至7月22日总票房已突破100亿元。最新上映的《封神第一部》上映4天票房已破3.8亿元。
历经十年,中国首部神话史诗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以下简称《封神第一部》)终于面世。作为耗资30亿元打造的《封神三部曲》的开篇之作,《封神第一部》果然不负众望。不仅具有高度工业化打造的大场面、大制作,文戏的“现代化”改编也令人惊喜。
《封神演义》是最好的电影创作题材
《封神演义》内容兼具历史性与民俗娱乐性,是无数中国人的“青春读物”“国民神话”。 “哪吒闹海”“武王伐纣”“姜太公钓鱼”等经典传说流传甚广,就连每个人物身上有何“法术”,书迷们也是倒背如流。有人说,《封神演义》才是中国玄幻文学真正的鼻祖。
《封神演义》已有多个影视版本。还记得20世纪90年代的电视剧《封神榜》吗?傅艺伟饰演的妲己、蓝天野饰演的姜子牙、达奇饰演的纣王,无一不是深入人心的经典角色。2001年TVB也拍了一版,据说当时电视台专门做了调查,将调查结果中人气最高的哪吒、杨戬、雷震子作为主角来改编剧本。近年来,《封神演义》更多被拍成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迄今仍是中国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
“每个中国人都有各自对《封神》的想象。”导演乌尔善曾这样说。从电影创作的角度,它是最好的创作题材。既有神仙、法术这种幻想的东西,又有动作、战争这种史诗级电影的场景,最适合做成一个神话史诗超级巨制。
但在笔者看来,影片的文本、美术、服装、音乐,无一不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追溯与提炼。正是璀璨的传统文化,给予了《封神》这样史诗级的大片得以拍摄出来的底气。影片对商周文化的挖掘,同戏剧结构和人物塑造不露痕迹地结合在一起。乌尔善在影片开拍之前带着概念设计师前往山西、河南和陕西等地的博物馆与古迹,找到“封神”文化的根基与视觉形象来源。音乐团队还专门前往河南博物院进行古代乐器考察,片中登基大典的音乐,歌的部分使用了《诗经·商颂·玄鸟》这首诗歌,龙德殿上,质子战舞的音乐是采用了古琴曲《神人畅》中的旋律制作而成。
文戏的“现代化”改编令人惊喜
《封神演义》中众多的标志性人物和事件,为影片提供了绝佳的故事基础。但神话历经千年,在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和价值观方面,影片也有更为现代化的改编。例如,妲己这次就舍弃了印象中红颜祸水的设定,而是成为纣王野心的一面镜子。而原作中比较模糊的姬发升格为核心人物,也是一个大胆的设定。从他的视角出发,带着观众看一个英雄的成长。
影片中没有太多神仙斗法的场面,而是展示了多组父子关系。“对我来说,《封神》是两个家庭的故事。”乌尔善曾说过,他读神话故事时,最深受触动的,就是父子情。神话故事之所以能流传数百上千年,就因为,它是关于人类内心的故事,是人的处境、心理和情感的投射。所谓封“神”,最终落点还是“人性”。这个落点让观众重新感受到一个好故事的重要性。
高度工业化令影片得以实现
当然,有好的内容,还得有技术才能得以实现。那些从小就在脑海里想象过无数次的神话画面终于被电影构建出来。
中国电影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是影片的另一层底气。“这不是中国的《指环王》,这是中国的《封神三部曲》”,有网友这样评价,《封神三部曲》对于中国电影工业的意义,远大于电影本身的意义。
历经十年打磨,《封神三部曲》采取三部电影连拍模式创作, 剧组登记在册的工作人员达8000多位,拍摄时间长达300多天,比《指环王》三部曲拍摄的时间还长。巨无霸式的剧组,再加上三部连拍极大地增加了制作难度,管理难度超出想象。为此,剧组探索出了通过制度和流程实现科学管理的方式,用最少的环节去衔接各部门,影片执行制片人吴学军曾说过,《封神三部曲》是一个无法用过往经验来总结和评价的项目。
这让我想到最近的另一部国产影片《长安三万里》,48首唐诗跨越千年历史,与现代观众产生共鸣,“仿佛在千里江山图中上了一堂国学课”。而这份独属于中国人的文化情怀,同样以动画科技的形式传递到更多人的身边,许多孩子在观影现场跟着电影诵起唐诗,成为银幕之外最美的一幕。
文化的底蕴加上高度工业化的发展,让更多国产影片成为可能。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岸)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用“国家安全”大筐扣向中企,专家:已超出“零和游戏”范畴
- 2024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在西安落下帷幕
- 【冰爽古井 燃爆尔滨】年份原浆·古20&马迭尔冰棍发布暨哈尔滨中央大街龙年雪雕落成仪式隆重举行
- 特鲁多就这件事道歉!英媒:他的“总理之路可能走到头了”
- 多项“首笔”!建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业务加速落地
- 精测迄今最亮伽马暴高能辐射能谱 中国“拉索”开启新物理探索之门
- 北京启动“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试点
- 定了!克宫:普京将于2月29日发表年度国情咨文
- 山西阳曲:村落“活起来” 农民富起来
- 中国摸清经济家底 五年发展现五大变化
- 福建船舶行业持续保持平稳发展 三大指标均保持较快增长
- 中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9.2万亿元
- 首趟车发出!广汕高铁今天上午正式开通运营
- “为环卫工定制夏天制服”,对劳动者的关爱可以更多
- 云南将发放1亿“彩云消费券”
- 中俄两大界江进入20天秋季禁渔期
- 9个项目入选“2023年度川渝地区重要考古发现”
- 《自然》最新论文:韦布望远镜探测到已知最遥远复杂芳香分子
- 饱受盗版困扰,2024年《故宫日历》发布打假攻略
- 加沙卫生部门: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38243人死亡
- 热门推荐
-
- 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开幕
- 以真实叙事聚焦网络犯罪 电视剧《公诉》研讨会举行
- 粤港澳三地书画名家作品展在澳门举行
- 中国电商企业在西宁联合发布电子商务绿色发展倡议
- 合理举措!商务部回应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出口管制
- 22岁女孩独自爬野山被困悬崖
- 美国站在国际社会停火呼声的对立面
- 浙江江北携手安徽怀远“跨省通办”:进一扇门 办两省事
- 读一百遍心灵鸡汤,不如体验一次深夜谋生
- 元宵渐近各式汤圆热销:“团圆”好卖 “新宠”辈出
- 去年北京新开业大型商业设施240万平方米 消费环境持续优化
- 血液学大型医学人文纪录片公映 记录高速、创新发展
- 四川: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
- 为穿行风雪的高铁列车“体检” 他们是深夜除冰人!
- 第六届进博会6月1日起接受专业观众报名
- 中华遗嘱库公布“十大旧改典型案例”
- 杭州:柳树打“结扎剂” 柳絮明年会更少
- 江苏盱眙盘活“沉睡”土地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 俄乌局势进展:乌总统称冲突正“回到”俄领土 俄官员称若领土丢失将动用核武器
- 下馆子点菜下单都悠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