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探索危旧楼改建新模式 居民原地换新家
中新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 杜燕 陈杭) 在推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北京积极推动危旧楼房改建工作。其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桦皮厂胡同8号楼危旧楼房改建是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启动的第一个成套产权房危旧楼改建项目试点,是西城区首个危旧楼改建项目。该项目从启动楼体拆除到建成封顶仅历时三个月,今年5月居民拿钥匙“焕新归家”。
桦皮厂胡同8号楼,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街道,是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5层住宅楼房。“由于该楼建成年代久远,配套基础设施老旧,空间布局不合理,再加上原产权单位已无管理能力,经房屋安全鉴定为D级,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已无加固改造价值。同时,居民频繁通过12345热线、信访等方式反映诉求,改造意愿强烈,成为民生关注热点。”北京市西城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委四级调研员王勇介绍。
民有所忧,我必念之。经多部门研究讨论,桦皮厂8号楼被确立为西城区首栋危旧楼改建试点项目。
依据2020年6月北京市住建委、市规自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危旧楼房改建试点工作的意见》,这是首个西城区通过拆除重建方式进行改造的危旧楼改建试点项目,也是北京全市首个整楼居民均为产权主体的试点项目。
“因为没有对此类项目的专项审批路径及相关政策等作为参考,我们需要克服许多困难与障碍。”王勇说,西城区突破制度藩篱创新机制,以“三创新”破解项目核心堵点:创新“审批思路”,针对现有产权主体无法直接办理审批手续问题,打破常规审批模式,提出“产权主体不变、实施主体代建”的办理思路,打通规划、建设审批堵点;创新“登记模式”,打破“先首次后转移”的传统登记模式,提出“一户一首次”的办理路径,一并解决了子女入学问题,解决项目的核心问题;创新“指导流程”,通过见面会商、电话答疑等形式“提前介入”“靠前指导”,率先将“告知承诺制”引入危旧楼改建项目,选址、划拨、规证办理总用时减少87%,规划审批时限由39个工作日压缩至3.5个工作日。
与此同时,西城区属国企——德源集团作为实施主体积极推进桦8危改项目,中建海龙科技作为项目承建方参与桦8危改项目,依托混凝土模块化集成技术,建筑从工地搬进工厂,解决了现场施工难的问题,3个多月即建成封顶。工厂生产和现场施工双线并行,90%以上建筑工序由产业工人在工厂完成,相较传统建造方式减少75%的建筑垃圾排放,减少25%材料浪费,实现了“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让老房子快速变成“好房子”。
自2022年1月起,历时16个月,解决了资金筹集、税费负担、交通占路、燃气管线等各项难点、堵点,实现全体居民签约协议,正式具备实施条件。2023年9月28日,正式启动楼体拆除,12月26日建成封顶。2024年,完成工程验收、业主大会引入物业管理、居民房屋所有权证办理等事宜后,于5月28日实现交房交证,居民“焕新归家”。
“墙体裂开,厨房、厕所有沉降现象,燃气管线都挂在楼体的外壁上。”靳桂莲对过去的“桦8”印象深刻。如今,明亮的客厅、崭新的设施,尤其是两房变三房切空间布局优化了,让靳桂莲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和期待。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居民住得更舒服,设计时将室内户型进行了调整,完善套型使用功能、动静分离、户内公共区域融合共用。在楼房的结构方面,也做了相应的调整,由原来的砖墙承重优化为钢砼墙体,此举节约了空间提升了户内使用面积。同时,对公共区域进行了优化,比方合理退线,管井外移,增设电梯,增加适老设施等。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副主任张浩表示,目前,桦8居民已在街道的指导下成立业主委员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未来将引导居民建立市场化付费意识,有效建立了老楼新生后的长效管理机制,使单体楼物业管理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可持续性,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老旧小区改造,尤其危旧楼更新尤为迫切,这不仅关乎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北京在危旧楼房原拆原建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经验。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鑫谈到,北京在全国率先发布《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初步构建了城市更新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2021年-2023年,市属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986个小区,完工565个小区。
“试点项目之所以能够圆满完成,我觉得主要得益于全市不断出台城市更新政策措施,给予了我们积极指导。”北京市规自委西城分局副局长张亮表示,此次桦皮厂胡同8号楼危旧楼房改建是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启动的第一个成套产权房危旧楼改建项目试点,是将满足民生需求与改革攻坚、社区自治等紧密结合的一次大胆尝试。
在张亮看来,西城结合实际勇于创新、敢于担当,逐个在规划手续办理、产权登记等方面大胆尝试,为后续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积累了经验。
2024年,北京启动危旧楼房改建(简易楼腾退)20万平方米,不断扩大危旧楼房改建政策覆盖范围。记者了解到,2024年至今,西城区完成简易楼解危排险22栋,为348户百姓彻底改善生活质量,建筑面积共计11488平方米。下一步,西城区将持续深入推进危旧楼、简易楼解危排险工作,助推首都高质量发展。(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金三银四”求职季 “00后”花式择业追梦
- 文化中国行|聆听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 辽宁大连推行水产市场“明秤”工程 严查“螃蟹过度捆绑”等行为
- 【时事观察】特朗普被起诉或引发三重后果
- 科技赋能助力新疆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 述评:让老年人吃得好,为何是共富头等大事?
- “五金之乡”湖南邵东打造“工匠营优选” 三万余种产品一站式批发
- 酱香“老铁”碰瓷不可取
- “90后”唐卡画师“接棒”千年技艺
- 中国、阿联酋共同呼吁巴以实现紧急人道停火
- 北京支持国际专业展会 最高奖励100万元
- 招供细节公布!俄媒公布莫斯科恐袭嫌疑人审讯视频
- 中欧班列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开辟新途径
- (新春走基层)福建永定:蝴蝶兰小镇兰香醉客
- 包装垃圾总体回收率不足20% 治理仍存在短板
- 五部门出手!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
- 济南法院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 切实保护家暴受害人人身安全
- 教你五招 应对日常视疲劳
- 北京演艺集团人才演出季10日启幕 七台新创作品将在京上演
- 《徽商发展报告2023》发布
- 热门推荐
-
- 印尼545个地区同时举行地方首长选举
- 希腊学者在山东青岛体验“非遗里的中国年”
- 浙江义乌市场6.0时代:海量新技术成为商人“三头六臂”
- (中国新貌)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迎新机遇
- 戴震诞辰三百年 徽学促进中外文化交融创新
-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强降雨已致22人死亡
- 2023厦门国际秋季茶博会为经济复苏注入信心与动力
- 渝湘复线高速公路磨寨乌江特大桥完成桥梁荷载试验
- 美国信用评级遭下调 拜登经济学“败”了?
- 德媒:调查显示“北溪”管道爆炸案多项线索指向乌克兰
- 【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国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
- 白灼生蚝:味道出奇的“蚝”
- 降首付、降利率! 京沪楼市新政落地,影响几何?
- 台风“格美”进入24小时警戒线 福建海事局启动II级应急响应
- 美国9月成屋销售量跌至14年来最低水平
- 官方: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 中国国家文物局与山西省政府共建云冈研究院
- 马来西亚“猫山王之乡”牵手广西 东盟榴莲搭“快车”直供中国
- 北方省份呼吸道疾病发病上升 儿童就诊有哪些注意事项?专家提示
- 江西对长江鄱阳湖区启动防汛二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