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司法政治化愈演愈烈
近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短短两天时间内,接连作出三项重大裁决,在舆论界引发了一场风暴。这三个案子所涉及的,都是当前美国两党斗争最为激烈、民意最为分裂的领域,而其结果无一例外,在6名保守派大法官的通力合作下,以三次6比3的表决作出了有利于保守派共和党的裁决。一时间,美国司法体系不断加剧的政治化倾向再一次引发了各界人士的批评,法律是否还能够代表美国人民意志和切实利益的问题也成为舆论焦点。
三项裁决,三次右转
6月29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在高校录取中系统性考虑种族因素的做法违宪,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务必将学生的个人经历而非肤色作为关键考量因素。这项裁决推翻了此前奉行的基于《平权法案》的政策,该政策旨在推动校园中的种族多元化,并一定程度上补偿在美国漫长的种族歧视过程中受到迫害的少数群体。外界普遍认为,非裔和拉美裔学生在美国高校中的比例将被压缩。
美国最高法院的第二项裁决同样涉及教育领域。最高法院以“违反重大问题原则”为由,裁定美国总统拜登提出的学生贷款减免计划违法,导致关乎4300亿美元和4000万美国借款人的免债计划正式宣告破产。其实早在竞选总统期间,拜登便承诺要减免学生贷款来争取大学生群体的选票。2022年他正式宣布了该计划,主要内容是个人年收入低于12.5万美元或家庭年收入低于25万美元的学生,可以在申请后获得1万美元的联邦贷款减免。然而,该计划在国会共和党人的阻力下未能通过,拜登不得不以总统行政权强制推行。现如今最高法院的判决意味着拜登以行政命令实施该政策的努力也以失败告终。拜登本人直接表示“当前的最高法院不是一个正常的法院”。
就在第二项判决出炉的同日,美国最高法院就反对性少数群体一案也给出了裁决结果。在这一案件中,最高法院以“言论自由”为依据,支持了科罗拉多州网页设计师洛丽·史密斯对本州的起诉。史密斯认为,科罗拉多州通过的反歧视法律将使自己在未来出现被迫创建同性婚姻网络的可能性。毫无疑问,这是继最高法院推翻“罗诉韦德案”后,美国右翼保守派在分裂的美国价值观战场上的又一次胜利。
美国最高法院已是政治的附庸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是美国司法系统最终上诉法院,是美国宪法的最终解释者,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提名,享有终身任期。由于近年来总统在提名大法官时只青睐跟自己政见一致的人选,最高法院的运行模式从头到尾都带有鲜明的政治烙印。对于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而言,谁能控制多数的大法官,谁就能利用美国宪法与法制作为武器攻击其对手。
目前,联邦最高法院有6名保守派大法官和3名自由派大法官,这一格局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一手缔造的。2016年2月,保守派大法官斯卡利亚在民主党任期内去世,时任总统奥巴马试图推举自由派法官接替斯卡利亚,但当时共和党人以正在举行大选为由拒绝立即举行听证会,最终特朗普于2017年胜选后提名了49岁的保守派法官戈萨奇出任该职位。在此后的2018年和2020年,又先后出现大法官离世的情况,特朗普抓住机会任命了卡瓦诺和巴雷特两位保守派法官。至此,保守派几乎彻底“掌控”了联邦最高法院。
据悉,最高法院的大法官还与政治献金脱不开干系。知情人士透露,曾有神秘捐赠者向支持特朗普的保守派政治团体一次性捐赠了16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已知的最大一笔秘密政治献金。然而这笔巨款的捐赠过程却异常神秘,是通过“一系列不寻常的交易”成功避税后完成的,最终流向了由伦纳德·利奥领导的“联邦党人学会”。该学会40年来专注于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提名,目前共和党任命的6名保守派法官都与该学会有关联,其领导人正是特朗普任期内的司法顾问。据报道,特朗普在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曾多次与伦纳德讨论大法官人选。
新任法官上任后,不仅弱化了对政治捐款的监管,使得保守派进一步通过各种渠道募集政治献金,而且在案件审理上被指责不顾是非曲直,只以政治立场作为唯一标准进行裁决。6名保守派大法官之一的克拉伦斯·托马斯曾对媒体直言:“自由派让我的生活痛苦了43年,现如今(保守派占多数),我也要让他们痛苦43年。”
司法体系政治化加速美国走向混乱
美国正面临着建国两百多年来最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美国社会在种族、教育、控枪、妇女权益等各种问题上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这种分歧原本可以通过公正的立法来消弭,但对于美国来说,不断加剧的司法体系政治化使这种可能性化为泡影。如果说日前美国司法机构在种族、教育问题上的决定只是引发了争议,那么在控枪和妇女权益问题上的裁定则是彻底点燃了美国人民愤怒的“导火索”。
枪支暴力问题是困扰美国多年的社会性问题。据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网站数据,截至7月22日,今年美国各类涉枪事件已造成超过2.4万人死亡,2.1万多人受伤。可以说,美国是世界上枪支暴力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然而面对如此紧迫的治安问题,美国政府在控枪方面却迟迟不采取行动,原因之一可归咎于司法体系的政治化。作为反控枪集团的“幕后黑手”,美国全国步枪协会通过大量的政治献金,不断游说政客,阻碍控枪立法。2016年的美国大选中,该协会在公开渠道就给予特朗普3000万美元的捐款。特朗普上台后,坐拥右翼国会势力和6名保守派大法官,驾驶着立法和司法两大“民主马车”,成功将“控枪法案”拖入死胡同。在这场政治交易中,政客和资本实现了双赢,代价则是平民的鲜血。
不仅如此,美国司法机构在妇女权益问题上的立场更是令世界震惊。2022年6月24日,美国最高法院宣布推翻“罗诉韦德案”,美国女性堕胎权从此不再受到美国宪法的保护。受此影响,多达十几个州颁布了极其严格的堕胎禁令。这一决定使得2200万女性无法在本州获得堕胎途径。就在世人痛斥这一决定是“文明的倒退”时,特朗普却高调为其操控下的保守派大法官背书,他称最高法院的这一裁决是“一代人中最伟大的生命胜利”。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专家威廉·高尔斯指出:“宪政民主的成败取决于制定和实施法律的制度的有效性和可信度,如果你彻底怀疑这些制度,那么宪政民主作为一个整体就会陷入困境。”根据美国广播公司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超过四分之三的民主党选民认为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是受政治驱动的,此外还有三分之一的共和党选民和超过一半的独立政见人士持有此观点。和2022年1月的结果相比,认为美国司法体系被政治裹挟的人数增加了20%。
美国政客将恶斗延伸至司法体系,“美式民主”的地基岌岌可危。也许美国人已经发现,无论选票投给谁,他们的利益都会被当作政治筹码出卖。自诩的“民主灯塔”已经沦为笑柄,如今的美国正在一条不归路上狂飙。(光明日报)
(作者:于泽乾)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陌生人社交新模式 网上兴起异地交换“特产盲盒”
- 采购商快速回归 广交会成交恢复性增长
- 杭州:基本实现对外开放收费停车场信用停车全覆盖
- 提升影响做大市场 福建宁德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美国联邦陪审团裁定特朗普就其诽谤案向作家卡罗尔赔偿8330万美元
- 特朗普接受提名正式成为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
- 广州出台“个转企”意见 8项措施助力个体户转型升级
- 文化中国行|苏州同里古镇:莫道园林小 佳景知多少
- 英特尔宣布扩容成都封装测试基地 提高中国本土供应链效率
- 电力巡检、飞播植保 青海大学生初识无人机应用新场景
- 中国光谷以“光车联动”布局汽车产业新赛道
- 探访中国北方毛衫名城:“智织”毛衫俏销海外
- 中国央行发文:优化中央银行账户服务职能 提升防范资金结算风险能力
- 进入工程验收阶段 京蔚高速即将全线通车
- 感恩节当天美国康涅狄格州多名民主党议员遭遇炸弹威胁
-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美企进博会参展面积连续六年排首位
- 北方将有降水和冷空气天气过程 南方高温天气再次发展
- 新研究:大脑在睡眠时听觉反应比预期要强烈
- 中基协发布《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资产管理合同内容与格式指引》等自律规则
- 银发经济供需不平衡?浙江代表委员建言发挥市场优势
- 热门推荐
-
- 工信部: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
- 羽绒服先别收!寒潮未来几天会影响哪些地区?如何应对?
- 合肥滁州六安安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 福建泉州启动首个跨境电商“保税展示+网购保税”项目
- 留学中国的菲律宾师生:和美好“不期而遇”
- 澳大利亚政府发布审查报告 移民制度面临“彻底”改革
- (新春走基层)“90后”小伙儿闫佩伦:梦想加持,从“草原小子”到“臻爱大使”
-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杨乐逝世
- 中国贸促会:全球经贸摩擦冲突形势略有缓和
- 国家统计局:国内需求稳步恢复 CPI涨幅有望继续回升
-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提速
- 送别郑怀兴:中国戏曲界的“三驾马车”之一
- (年中经济观察)极端天气频发会否影响中国粮食安全?
- 漳州核电1号机组并网发电
- 中国、巴西心血管专家研讨心脏瓣膜病最新治疗进展
- 天津早餐好 处处“西北角”
- 龙年春晚:常沙娜首次为春晚设计《年锦图》亮相
- 职业农民职称评定是一个新的开始
- 千余名志愿者上岗服务东博会 三成具备专业语言技能
- 湖北赤壁黑茶检测中心护航青砖茶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