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迪:中国书画是灵性的表达
年过五旬的西班牙女汉学家迈迪,举手投足温婉娴静、含蓄内敛。她虽受西语文化浸染熏陶,却因长期精研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而带有东方气质。在迈迪的求学、工作与生活中,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跨文化研究,始终是她不变的初心。
与中国古典书画结缘
迈迪自幼即表现出绘画天赋,墨西哥以“陆上桥梁”著称的人文与自然风情更浸润着她富于艺术细胞的幼小心灵。移民到艺术名家辈出的西班牙后,迈迪进入大学就读,坚定地选择了美术专业。期间,她偶然读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登的一篇关于秦始皇兵马俑的文章。迈迪说,“这是我与中国文化的初遇”。自此,一睹中国艺术品的真容,成为迈迪内心的强烈渴望。
在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美术学院攻读美术学士学位期间,迈迪第一次来到陌生又神奇的中国。虽然她当时还不会说汉语,但中国之行的见闻,极大震撼了她的心灵。“北京故宫、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馆(现西安博物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我还到香港、台湾等地参观,见到了青铜器、陶器、漆器、瓷器等众多中国艺术瑰宝。”迈迪说。
这次中国之行,迈迪与几位中国大学生相伴而行,她不仅从他们那里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中文单词,更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化和艺术的特有魅力。其后,无论身处西班牙、墨西哥、美国、法国,还是世界其他地方,她都是当地中国艺术品展览、拍卖等场所的常客。“中国古典绘画作品对我而言,是一种情感寄托。”迈迪说。
为了更好学习、理解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迈迪开始在西班牙官方语言学校刻苦学习汉语,并到马德里的中国语言文化学校延请教师为自己开设中国传统书画私人课程。在获得继续深造机会时,她决定攻读有关中国文化艺术的硕博学位,终于得偿所愿,将中国绘画教学与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以整体视角观察中国书画
面对中国艺术的浩瀚宝藏,迈迪如饥似渴地系统学习了中国艺术特别是书画方面的理论与实用知识,同时还努力扩充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西班牙阿尔卡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她对中国历史、地理、哲学、社会、文学、电影等方面的课程都有所涉猎。之后,迈迪在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美术学院攻读美术博士期间,专攻中国传统书画艺术。
在迈迪看来,迥异于西方,中国书画艺术拥有独特的书写工具——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形成了独有的表意方式,经由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的传承发展,传递着中国文化特质。她认为,中国书论画论的批评范畴堪称是了解中国传统书画的密钥。由此,她不仅梳理了“阴阳”“无为”等中国哲学术语的内涵,还辨析了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诸种标准与美学原则。其中,南朝画家谢赫的“六法论”引起她浓厚的兴趣。她认为,“气韵生动”论与山水的内在灵性相通。令她讶然的是,中国传统山水画通过山、水、花、草、树木、动物以及四季变迁中的意象符号讲述故事、传达画家主体的生命感受,这与中国古典诗歌之间相互融通,共同诠释着中国艺术精神的人文诉求。
迈迪觉得应将中国艺术视为社会文化整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予以观察和研究。例如,她在研究清代宫廷绘画作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时,不是做孤立地描述,而是还原了郎世宁、王致诚等画家创作时,中国绘画、雕刻、印刷情况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这一作品而后运至法国,由法兰西皇家艺术学院制成铜版画后,西方消费者趋之若鹜,之后法国雕刻家、书画刻印作品商赫尔曼应欧洲对异国情调的追逐,制作了简化缩小版模型。这一串联中西的艺术交流事件,通过迈迪的讲述生动鲜活起来。
迈迪也是一位身体力行传播中国书法艺术的使者。她的《龙的秘密:关于中国书法艺术的故事与游戏》通过书法艺术传递中国文化整体图景。她还为该书配置了大量插图,旨在综合展现中国书法艺术精髓,帮助西语读者通过书法了解中华文化。
呼唤更多中西书画跨文化对话
早在读博期间,迈迪就把以中国艺术为基础的跨文化研究作为方向,其后的专著《山水画:从中国道教到欧洲浪漫主义——艺术与美学比较》,在西班牙学界引发强烈反响。她追溯了中西山水画各自的起源与发展、欧洲人关于传统中国山水画的评述以及中西山水画交互传播的文化动因。
迈迪逐渐认识到,西方绘画艺术审美外化、技巧娴熟,但中国画需着力从内在把握,方可领悟其艺术真谛。在比较视野中,她将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特征界定为以黑白为媒介的质朴美。她以元代曹知白创作的《疏松幽岫图》为例,认为画中不乏道家美学,山、瀑布、天空、树木以及笔墨与纸张的留白,共同生成了阴阳共生的绝佳意境。迈迪说:“中国画中的画面空白、书法中的疏密相映,无不彰显着中国文化思想的哲思深度,为鉴赏者提供了开放式的精神体验空间。”
目前,在西班牙乃至整个西语语言区,有关中国书画艺术的研究尚属小众。针对这种情况,迈迪将目光聚焦于中国艺术品在西班牙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以此激发本土研究活力。她详细梳理了中国书画及手工艺品传至西班牙的进程及其影响,以西方文艺复兴精神及代表世俗思想的拱门意象,参证研究中国传统文人思想及其艺术创作,认为中国书画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的完美平衡,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进程。
被问及她目前最大的心愿是什么,迈迪说:“希望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能够在与西方艺术的相遇与交汇中,引发跨文化想象并绽放出别样光彩,为西语世界带来跨时空的丰富审美体验。”
(作者系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教授)
胡燕春
胡燕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万千气象看上海丨你好,新动能 ——“寻找中国经济新动能”网上主题宣传启动丨寻找中国经济新动能
- 中检集团开始对韩国医美机构展开认证评价
- 2024年中国航海学术年会天津开幕 共议科技创新与航运发展
- 今年以来赴泰中国游客累计超百万人次
- 中新健康丨专家共识正式发表 中国儿童抽动障碍中医外治从经验医学迈向规范诊疗
- (经济观察)中国证监会连发四文释放哪些信号?
- 瑶族青年盘健与中越边境小城河口的“蜕变”
- 成渝高速重庆段改扩建开工 将是成渝首条“八车道高速”
- 三联韬奋书店将落户内蒙古乌海 助力民族地区全民阅读事业
- 法国将遭遇新一轮热浪袭击 部分地区气温将突破40摄氏度
- 工会助力港口行业产业工人“跨界”联合创新取得新成果
- 中国首个城市级数字化虚拟电厂在烟台发布
- 青海湟中:在“白凤凰落过的地方”唱响苏、青协作的山海情歌
- 山东“防洪卫士”搭载“智慧大脑” 精准调度助平稳度汛
- 黑龙江省“童心港湾”增至54个 服务乡村儿童超14000人
- 西藏山南下巴水库开工
- 韩政府发布航天产业集群计划
- 平安空港的守护者:满屋锦旗背后有故事
- 融通中西 抽象于意:刘德维(子墨)当代水墨作品展在京开幕
- 美国将于明年1月9日为前总统卡特举行国葬
- 热门推荐
-
- 流星雨妆点七月夜幕 “七仙女”伴“嫦娥”亮相
- 菲律宾中国了解协会成立50周年庆典在马尼拉举行
- 聚焦第十三届旅博会:三大亮点让人期待
- 象鼻上的须能发挥什么作用?国际最新研究称或助提升象鼻感知力
- 金融论坛观察: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何需要“耐心资本”?
- 11月中国70城房价回稳 一线城市房价环比总体上涨
- 明年宏观经济政策重点将从哪些方面发力?国家发改委回应
- 用AI“复活”逝者,伦理和法律的边界在哪?专家解读
- 【我们的家园】传承与创新并蓄:父女共绘堆绣唐卡新辉煌
- 京津冀携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 四川阿坝州茂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 如何管住那些不该制定下发的“红头文件”?
- “关键年” 我国将全面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
- “热血”涌动 浙江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县市区全覆盖
- 数读中国 | 中国制造向“高”攀登 彰显高质量发展坚实底气
- 全球IPv6支持度白皮书 :中国用户数快速增长位列全球首位
- 中缅边境云南临沧为7名入境就医患者开通绿色通道
- 最新:加沙停火换俘协议即将生效 以方将按协议释放737人
- 韩媒:疑似载有尹锡悦车辆到达总统办公室
- 渝昆高铁江底牛栏江特大桥首跨顺利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