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成为网络动画的底色
网络动画是数字时代的新兴艺术形态和文化业态,是全年龄段受众都乐于接受、用心欣赏的文艺形式,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在线动画市场规模达285.8亿元。网络动画特色鲜明,市场潜力可观,既充满机遇,发展空间广阔,同时又面对许多新课题和新挑战,需要寻找到独有的创作规律和传播特点。观察网络动画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路径,可以发现,传统文化正在成为网络动画的底色,成为网络动画实现健康、有序发展的底气。
网络动画的出现,拓展了动画的创作风格和传播方式,其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追求创新。网络动画呈现出新的动态视觉效果与创意,借助不断翻新的动画技术,呈现更加生动、绚丽的视觉效果,并以独特的、富于时代气息的创意吸引观众。比如,网络动画《三体》关注科幻小说这个热门题材,故事的想象力令人惊叹,强大的视听冲击力给人带来沉浸式的体验,画面风格写实感与厚重感并重,跟原著的宏大气势和史诗风格相呼应。
伴随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网络动画形式更为多样,动画不再是原本横屏构图、单集完整故事的单一叙事形式,而是出现了一系列竖屏构图、结构精巧的短剧动画。有些传统文化题材的网络动画作品,以极短的篇幅,精准还原和表现生活细节,重在展示传统的美好和文化的氛围,更多强调人物个性、画面风格和文化气息,更加突出快节奏与戏剧化。对于这类网络动画,观众利用碎片时间就可以观看,剧集更新更快,也更容易产生黏性。动画短视频具有强大的文化信息传播潜力,可以说是网络动画寻求发展突破口的新方向。而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网络动画的推广和传播提供了广阔舞台,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创作者也更容易、更快捷获知观众的感受,在后续的创作中及时进行调整。创作者与接受者在网络空间里开展更直接的互动,让网络动画的创作少走弯路,二者的理念更加合拍,从而可以提升创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网络动画数量激增,创作内容中也出现了更多细分领域。网络文学的改编作品尤其是传统文化题材的网络文学作品,成为网络动画的主要内容板块。有的作品由网络文学平台牵头,将网络小说作品交给动画制作公司进行可视化改编,成品后再投放到网络视听平台播放。有的则由网络文学平台和网络视听平台直接合作,实行“网文漫改计划”,打造一条高效率、流水线的制播产业链。据统计,2021年播放量排名前十的网络动画中,一半以上为网络小说改编作品。改编成网络动画的网络小说往往是网文平台的重磅作品,具有大量初始用户,由网文改编的网络动画就有了用户的“基本盘”。优秀网络小说到网络动画的转化过程,有利于促进文化消费、激发文化活力、强化文化价值。
同时,也需要看到,网络动画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创作质量参差不齐、总体上创新乏力、作品内容比较单一的问题。有些网络动画作品过于依赖改编题材,而且题材大多局限于魔幻、仙侠等类型,缺乏独特性、创新性和多样性,从而导致审美疲劳,创作空间比较有限。如何不断开拓新方向和新领域,挖掘原创题材的潜力,为网络动画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和能量,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和思考的问题。
网络动画要不断持续发展和进步,必然要强化原创作品在其中的占比。只有抓住网络传播的特点,根植于动画创作规律,关注网络受众的特征,从网络这片土地生长出来的艺术作品,才能具有更为旺盛的生命力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原创网络动画创意的重要源头和主要素材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浓厚、博大精深,深刻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认知思维、思想内涵和精神风范,深刻展现着东方哲学的深度、力度和高度。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挖掘和呈现,是网络动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必然路径。
网络动画作品《中国奇谭》聚焦中国神话与民间故事,以现代视角进行全新的解读与再创作,得到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市场的热切反响。剧中被职场困扰的小猪妖、胡同里的神仙精灵、山中的独行书生等原创的人物形象源于传统文化,又鲜活、生动、接地气,与现代人心灵相通,因而让作品迅速获得很高的关注度和普遍赞誉。
一系列高口碑原创网络动画,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题材资源和价值来源。网络动画的特点就是能够创作独一无二、带有鲜明个性特征和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实现跨平台、跨媒体传播。因而塑造更多有中国特色、原创的经典艺术形象,进一步提升网络动画的整体品质和特色,才能使之成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一个重要文艺样式,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股重要力量。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开发原创题材,不仅是文化传播的需要,更是网络动画观众的审美和情感需要。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受青睐,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潮流。观众对于网络动画的风格探索有着越来越高的期待。这不仅源于大家的文化认同和精神需求,也源于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有了需求,如何找准方向,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是值得创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在开发优秀传统文化题材时,需要守正创新,不仅要深刻理解文化内涵,更要了解观众的心声,让好的内容、好的理念、好的创意落地,在观众的心间生根发芽。
网络动画作品既要满足观众的情感和审美需求,又要引起观众的深入思考,引导他们的心灵成长,开阔他们的视野,这就需要网络动画在创作中不断创新开拓,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结合不同艺术形式,充分运用现代动画新技术,着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样才能让网络动画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打通与观众情感交流的渠道,让中国的动画在网络平台这条新赛道上跑得更远、更稳。
(作者:葛竞,系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张艺谋陈凯歌 “相逢”国庆档
- 贾玲减肥成功,私人教练这行火了?
- 台风“格美”登陆 江西境内多条铁路启动防洪防台风应急响应
- (年终特稿)“幸福感”背后的杭州:从“人间烟火”看城市美学
- 聚焦率真抒写 首届儿童文学与生态文学创作论坛举办
- 从“负面清单”到“零关税待遇” 中国对外开放举措受关注
- 德专家:中国为中东和平提供新选项
- 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庆祝建团15周年 浙江交响乐团登台国家大剧院
- 滇粤警方携手侦破特大跨境贩毒案 缴毒逾35公斤
- 巴基斯坦参访团在成都体验“巴适”生活
- 一书读懂古埃及文明 《伟大的世界文明 古埃及》新书在沪首发
- 青海西宁“星星的孩子”迎世界自闭症日:有爱,就有希望
- 假期旅游市场热度攀升 各地特色“文旅大餐”激发消费热情
- 中国证监会: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
- 浙江杭州打破“周一闭馆”国际惯例 倡“每天有博物馆可逛”
- 报告: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呈现出五大趋势
- 朝鲜宣布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 进博会上体验“未来生活”
- 美国政治失能,“两党合作”成空谈
- 热门推荐
-
- 2023成都车展闭幕 成交金额达60.87亿元
- 中国发现“南漳—远安动物群”早三叠世牙形化石
- 优化环境引凤来 老工业基地吉林力促人才振兴
- 首届中国健康产业大会医疗“黑科技”带来就医新体验
- “北溪”爆炸现场附近的神秘物体竟然是……
- 市场监管总局:严厉查处网络销售、直播带货中侵权假冒违法行为
- 加拿大卑诗省一直升机坠毁 已致3死4重伤
- 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汽车技术革命进入深水区
- 有老花眼问题者人数众多 专家:科学、合适诊疗可改善视觉质量
- 《世界记忆、和平愿景——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在西班牙举办
- 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全线“电通”
- “禁区”变景区 揭秘现实版“云南虫谷”哀牢山
- 到宁夏贺兰山东麓,赴一场葡萄酒之约
- 河北武安民众追忆伊莎白·柯鲁克的什里店情缘
- (第七届进博会)GE Vernova高管:AI电力需求激增为能源公司带来市场机遇
- 新冠病毒抗原自测需连测5天结果才作准 不建议普通人群随意使用
- 7月25日将现月掩土星罕见天象
- 博鳌经安论坛第二届大会长沙举行
- 宁夏希望工程“及时雨”救助项目为患病儿童家庭“雪中送炭”
- 2023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4.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