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与粤港澳:城市群时代,如何协同推进文旅融合?
中新网北京10月28日电 (梁小燕 王庆凯)当区域发展进入城市群时代,城市间交融共享成为大趋势。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地区作为中国南北两大重要世界级旅游城市群,担负着开放“窗口”、经济引擎、辐射带动和改革示范的重要使命。两大城市群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协同推进文旅资源融合,备受关注。
10月25至27日,在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京津冀携手粤港澳:区域协同发展文旅推介活动”上,多位专家表示,推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旅游协同发展,需要将两个区域之间的独特优势和发展互补性相融合,催化产业联动,引导多元参与,扩大游客来源地。
在文化和旅游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文旅融合铺就了旅游发展的新底色,也成为了旅游发展的新动能。过去传统“走马观花”的旅游思维模式,如今已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旅游业提质升级的要求。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烁认为,两大城市群可以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发挥各自文化影响力,挖掘新兴业态,在互为客源地、目的地,以及吸引高质量国际游客上加强跨区域合作。“在国家顶级城市群架构下携手发力,通过资源要素共享,互融互通提速,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充实旅游内涵,推动旅游消费提质升级。”
“京津冀与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协同发展要构建更深层次的旅游价值链分工合作发展新格局,实施更主动的高水平旅游空间布局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国内外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全国政协常委、澳门旅行社协会会长刘雅煌表示。
京津冀与粤港澳两大区域在地缘区位、经济规模、历史文化底蕴、旅游资源禀赋等方面各具优势、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奕民看来,通过进一步促进优势文旅资源互相导入,构建优势互补的跨区域文旅产业市场,将有力推动两大区域经济文化深度交流和高质量联动发展。
“京津冀和粤港澳一南一北,虽然地理空间上距离较远,但两者可以优势互补,合作前景非常广阔。”原文化部副部长、国家博物馆首任馆长潘震宙建议,两地要从完善文旅融合机制、优化文旅营商环境、建构多元化文旅融合实践平台三方面加强合力,以政策机制助推两地文旅活动互促,促进文旅融合向纵深推进。(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欧盟中国商会呼吁欧盟尽快改正FSR涉中企调查不当措施
- 成都字库街遗址出土秦简牍或可揭秘秦代蜀郡西工位置
- 阿塞拜疆总统宣布12月26日为阿航坠机事件哀悼日
- 满洲里铁路口岸运量突破2500万吨 创十年来历史最高
- 锦绣中国年|看文物 做手工 在博物馆里过一个“知识”年
- 国家邮政局: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已达500亿件
- 日本地震致多条新干线停运 震中附近有核电站
- 山西辣椒干首销中国台湾
- 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力潼南柠檬走出国门
- 受泄洪影响 海南琼海全市交通停止运行
- 青海“东大门”民和:甜糯玉米成为民众致富“金棒子”
- “链”出新动能|环球网评:动能转换闯新路,山东“链”出新未来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福德文化节在厦开幕
- 今年以来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81%
- (寻味中华|饮食)海派下午茶:中西合璧的生活乐趣
- 领福字 赏灯会 看展览 逛美术馆过文化年成热门
- “海洋地质二十六号”调查船完成首次“船装”结合海试
- 多项“首次” 《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将呈新亮点
- 少儿科普读物风头正劲 想破圈更需要与时代共舞
- 老年人如何老有所乐、乐有所为
- 热门推荐
-
- 音乐戏剧《少年的,莎士比亚奇旅》谐趣讲述文豪一生
- 一天被15条短信“轰炸”真搓火
- 多国人士: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带来发展机遇
- 北京启动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汉语知识闯关活动上线
- 2023北京国际舞蹈影像季闭幕 《满堂红》获评委会大奖
- 天津:立足大环保理念,推进京津冀生态联建联防联治走深走实
- 冬交会很“潮”:火龙果有了“鸳鸯锅” 种地用上“智慧脑”
-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卓有成效
- 关注皮肤健康从“头”开始 专家呼吁“科学护发,理性护肤”
- 成达万高铁华蓥山隧道出口贯通
- 龙头车企吸引供应商汇聚京津冀 区域携手打造科技创新生态
- 如何用音乐剧讲好中国故事?业内专家探讨音乐剧发展和机遇
- 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3月28日将在蓉开幕
- 羊儿身上采“黄金” 新疆巴州逾61万只山羊脱下“春装”换“夏衣”
- 国铁沈阳局开行今冬首趟冰雪旅游专列
- 网络“推书”火花四散的文化冲击
- 文旅部:2021年全国演出场次达233万次
- 一季度中国五矿归母净利润大涨124.8%
- 陕西洛川:早熟苹果迎丰收 果农田间采摘忙
- 铁路上海站国庆运输四天累计发送旅客超230万人次 预计当日发送旅客59.5万人次